第07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青年担当
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董艾辉  田芸芸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努力。青年是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应强化青年担当,奋力谱写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新篇章。

  增强担当意识,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引导青年一代从全局高度认清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自觉做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促进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至为关键的一环,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引导青年自觉担当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广大青年要“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青年具备创新精神和青春活力,能为城乡融合发展带去新的理念、技术和方法;青年视野宽广,更容易将自身技能优势与精神文明建设充分结合,优化文化产业生产形式、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青年站在时代前沿,推动青年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农村旧式思想,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文化繁荣,促进精神文明的提升。可通过向青年展示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成功案例,比如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激发青年对城乡协调发展的认同感和参与热情,增强其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提升服务本领,加快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均衡化配置,是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教育文化资源、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以及文化惠民工程覆盖率、文明创建活动成效城乡差异还较大,要素投入和制度保障方面城乡融合不足。广大青年应努力提升服务本领,为加快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充分利用数智技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资源城乡共享。广大青年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迅速传播优质文化信息、现代文明理念;推动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数字化平台,用以发布活动信息、交流活动经验、展示文明成果,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的智能化、便捷化程度;培养新农民、新居民的数字技术与数字素养,积极消弭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和文化差距。

  深入了解城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精神文明建设资源精准有效共享。广大青年可依托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强大的算法推荐功能,了解城乡用户精神文化需求,精准推送相关内容,提高传播效果。同时走近城乡居民,把握领会民心民意,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创设、增加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丰富城乡文明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

  努力搭建互动平台,促进资源和人才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浙江台州“85后”乡村创客陈婷带领“95后”团队实施“乡识一场”项目,专注于乡村规划设计和运营,让乡村特色文化焕发新活力,并实现自我造血,受到共青团中央高度肯定。因此,要加强城市单位、高校、社会组织与乡村之间的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共建活动,鼓励青年用资金筹措和知识助力方式,加强乡村基础设施、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等方面建设,促进城乡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合理配置、双向流动。

  涵养乡土情怀,助力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关键在乡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才流失、文化空心化有所加深。鉴于此,应涵养青年一代的乡土情怀,使其成为反哺农村、激发农村文化活力的重要力量,助力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立足乡村文明,做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乡村所独具的民间故事、传统习俗、手工艺制作、耕读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是推进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青年学者应注重研究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要把承载着一代代人童年回忆的优秀民俗文化发扬光大;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适度利用,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积极赴乡发展,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其中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商相关领域创新创业的占50%以上,青年是其中的主力军。各级政府应支持青年到乡村创业就业,相关企业可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吸引青年赴乡发展。在乡青年可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使之与其他产业相融合,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农业遗迹重现活力、文物古迹活跃起来,提高文化的附加价值。比如盘活当地戏曲、服饰、美食、民俗等文化内容,实施产业化发展,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精品,提升文旅产业品牌内涵,推动形成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韵味的特色经济。同时可聚焦网络文化服务、创意设计等领域,采取“城乡文明建设+”模式,组织开展“村超”类文化活动,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村精神文明水平。在乡青年应以身作则,积极组织或参与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通过宣传教育、榜样示范、引导创新、加强合作交流、培养文化自觉等方式,带动中老年农民摒弃陈规陋习、践行文明新风、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比如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促进文明实践与健康生活方式结合,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不断提升乡村精神文明水平。

  【作者分别系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为2023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研究”(23A0261)阶段性成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