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匠心独运 向“新”而行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山河星航研制的新一代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起飞重量达到1.6吨,成为国内外低空经济市场的“重磅”新品;

  以衡钢标准生产的钢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助力全国能源重地建造万米油气深井;

  国网湖南电力水电公司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改变了过去水库调度泄洪凭经验、蓄水靠“赌”、发电看天的不利局面,让防洪安全与发电效益兼顾……

  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湖南,从民生工程到产业项目,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

  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到实效,新质生产力如何培育成型?

  “这需要我们持续储备、培养‘新’的高技能人才,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力度培育“湖湘工匠”,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技能,千方百计赋予生产力更多的创新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与持久动力。

  催生充满希望的新产品

  2010年前后,“塑化剂风波”席卷全球,医疗器械和儿童玩具正是塑化剂重灾区。为了保障民众生命健康,各国迫切需要开发全新的热塑橡胶。

  “热塑橡胶是一类在常温下显示橡胶弹性、受热时呈可塑性的高分子材料,被称为‘第三代橡胶’,是世界各国重点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新型材料。”巴陵石化橡塑中心莫笑君介绍,塑化剂问题爆出时,许多医疗器械只能依赖进口。

  用了整整六年时间,通过千万次试验,莫笑君确定了过去用于制作医疗器械的聚氯乙烯类热塑性体为何“有毒”,并针对其聚合物结构造成的技术瓶颈,开发出“零”增塑剂的非聚氯乙烯医用热塑橡胶材料成套技术,建成年产20000吨医用热塑橡胶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

  “新产品一经问世,就供不应求。”巴陵石化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7年开始,莫笑君带领团队不断探索热塑橡胶技术“无人区”,先后成功开发出超临界发泡材料、环保人造革、安全玻璃夹膜及油气田钻井自修复材料等。这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技术,为企业开拓出一个又一个新产线,成为创效“明星”。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新质生产力甚至能带来“新生”。

  多年前,科力尔电机集团有限公司进军欧美市场,因电机使用寿命与客户要求相差较远,样品送检连续几次都不合格,摔了不少“跟头”。

  2002年,曾利刚大学毕业进入该企业,全身心投入微电机研发制造。反复试验、不断改进,他摸索出一套烤箱电机加速寿命测试的方法。用这个方法,电机只要在实验室运行一周,就相当于实际使用一年。也正是通过这个方法,电机设计、材料应用等不断优化,一度被国外“卡脖子”的电机寿命技术,被曾利刚一举突破。

  这次攻关,让科力尔电机集团的电机性能实现质的飞跃,相关产品上市后,很快打破了欧美垄断,产销量迅速升至全国第一、全球前列。

  如今,科力尔电机销往世界各地,出口到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科力尔电机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永州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

  三湘大地,一项项先进技术通过工匠们的开发和应用,催生出一个个充满希望的新产品,带来质优效高的经济增量。

  激发传统产业更新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

  我省传统产业盘子大、领域广、提升空间大,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意义重大。

  在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沅江分公司,钳工曾辉通过工艺改善、工装防护、组合配送工装制作等优化,实现零部件装配过程不落地和面漆质量提升,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21.39万元;通过将装配环节斜撑配焊优化为装配式,为企业节约成本数万元。

  在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焊工首席技能大师刘连兵则匠心独运,以巧思巧技为企业带来新质生产力。

  他创造性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替代常用的手工氩弧焊,提升了高炉煤气预热器焊接质量,使煤气预热温度有效提高,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500万元/年。

  企业关键设备1台高炉、2台热风炉炉壳与热风管交接处经常发生开裂。刘连兵关注到这一问题,经过数次尝试,找到最为适合的新型高塑型焊材,配合精准的焊接工艺,成功解决问题,节约检修成本5万元,间接创造经济效益200万元。

  在钢铁行业,帘线钢的冶炼一直是评价钢铁企业冶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控制不好,就会出现‘冷钢’现象,造成大损失。”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精炼首席技师陶恩琼牵头成立攻关组,精湛运用钢包炉操作工艺、设备电气、液压等多项专业技术,总结出帘线钢短流程温度控制模型,可彻底解决生产过程的“冷钢”问题。炼钢厂将这套操作方法命名为“陶氏操作法”,经实施推广,这项创新技术年创效益200余万元。

  在这项新技术基础上,陶恩琼又进一步突破了帘线钢夹杂物攻关,成功开发出帘线钢细丝产品,助力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拓全国高铁、城铁项目。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保持制造业活力的重要密码。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一位位工匠的生动实践,正推动着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