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 宸 通讯员 冷建新 杨 舟
3月末的南县,惠风和畅、水草丰美,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平原上,油菜花延伸到天边,金色与湛蓝辉映交融。又东村村民孙亮来到村中的小广场,将几簇菊花规规整整地摆放在一个花坛四角。花坛正中,一树山茶花静静开放。
“爸,清明节就要到了,我来给您打扫打扫。”孙亮一边摆,一边念叨着。
“这下边就是我的老岳父。”孙亮告诉记者。
若非特意告知,常人绝难将这座小小的花坛和坟茔联系在一起。
深埋、迁移、复耕复绿,曾经遍布又东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散落坟头,逐渐没了踪影。坟地变耕地,墓园变花园。
湖湘大地上,人们正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形式,寄托对逝者无尽的思念。
与碧水蓝天相伴长眠
孙亮是又东村第一户改造自家坟墓的村民。2022年,又东村开展美丽屋场建设,孙亮岳父的坟墓恰好在屋场的中心位置。
孙亮很是纠结——美丽屋场因为自家的坟墓美不起来,人们又多有介意,老丈人若泉下有知,绝对不想给大家添这种麻烦。
孙亮动起了不留坟头、就地深埋的念头。他把想法告诉妻子,却招来了一顿痛骂:妻子不解、反对,两人的矛盾闹了三天三夜。直到孙亮将想法画出来,看到了效果的妻子才勉强答应。
说干就干。清除杂草,平整土地,深埋骨灰,坟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小小的花坛。孙亮从宁乡买来一株山茶花,栽在花坛中。
后来,又东村在花坛周围安装了健身器材,小广场成为了村民的聚集地。“现在,我老婆对这个改造已经很满意了。而我老岳父要是知道身边这么热闹,应该也会很高兴吧。”孙亮感慨道。
在孙亮的带动下,又东村的村民开始整组整组地改造自家坟墓,他们或是就地深埋,或是将散坟集中迁葬,又或是迁到自家的房前屋后。无论哪种形式,不起坟、不立碑,成了村民们的共识。
生命涅槃点亮新的希望
阳光照在长沙市阳明山福寿苑陵园,黄蝶翩翩,莺啼阵阵。一尊凤凰雕塑静静伫立,雕塑周围的纪念碑林中,红底金字按年份排列,镌刻着一位位逝者的姓名。
这是长沙市红十字会、长沙市民政局、长沙市殡葬事业管理处在陵园中联合设立的红十字纪念广场,用以纪念长沙市遗体与器官捐献的志愿者。
3月29日,宁乡市民李新潮来到纪念广场,作为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他和前来参加2024年湖南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的人士一起,缅怀遗体器官捐献者。
2020年,李新潮的母亲熊子令去世,家属遵照意愿,填写捐献志愿表,捐献了角膜和遗体。
今年初,李新潮的姐夫周望池不幸因病去世,他也捐出了角膜和遗体。如今,李新潮一家6口都登记成为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我们决定弘扬和传承亲人们的大爱精神,把这份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延续下去,一起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他说。
根据湖南省红十字会数据,截至今年3月28日,我省历年累计志愿捐献报名登记256721人,历年累计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3919例。
纪念广场旁,黄色丝带挂满枝头,串串风铃下,“感恩缅怀无私大爱” “愿有一天成为您”等寄托思念的便签随风飘动,铃声清脆。
雁过留痕实现别样“重逢”
清明节前,在长沙工作的陈重收到了一封特别的电子邮件。打开附件中的视频,眼泪不住地流淌——去世多年的外公对着镜头,开口讲起了话。
“我在这边生活还可以,你们甭挂念……”短短1分钟的视频,让多年前的记忆重新鲜活起来。
10年前,陈重的外公因病去世,忙于学业的他没来得及见上最后一面,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2021年到湖南工作后,因疫情出行限制无法回家扫墓,每年清明节陈重都会通过“云上清明”平台寄托自己的哀思。
今年,他看到网上有一些用AI技术“复活”自己亲人的视频,便也有了类似的想法。他找到一家网店,花了150元钱,定制了这段1分钟的视频。
“给卖家一张照片,一段亲人1分钟的音频,再输入想让亲人说的话,不到一天时间,卖家便会把视频成品发到邮箱里。”陈重说,出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考量,这段视频仅供亲人缅怀,不会对外发布。他把视频发给母亲,母亲先是“骂”了两句“折腾”,随后却一遍一遍地重复播放,眼眶红了起来。
“人这一辈子,什么都带不走。可人这一辈子啊,总会留下自己的痕迹。”陈重的语调再次哽咽,十年前错过的那一面,在新技术的帮助下,以一种别样的方式被弥补。
生命的尽头不只是告别,也是思念,是永恒,更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