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菁 王利华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以存量提质助力城乡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
把握人居环境“存量提质”的内涵。城乡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通过建设改进现存的住区环境“碎片化”现状,以最低成本推动城乡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须深刻把握存量提质的内涵。一是转变发展模式,从“粗犷式”到“集约式”。相比传统城乡建设模式以增量扩张为主,存量提质、增量转型则倡导在现有城乡基础设施和建筑资源基础上,通过改造、提升和优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从而实现城乡建设发展模式的转变。二是优化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型”转为“绿色可持续型”。以往城乡建设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实需要,应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拓宽发展视角,从“同质化”转为“差异化”。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各异,乡村规划不可能一种模式打天下。当人居环境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从“精神文化+物质环境”双重角度对住区环境进行建设,强化地域归属感,修补环境过于均质的不足。
紧扣“高质量”,找准提质着力点。一要功能疏解,以片区优化带动周边发展。老城住宅区存在着业态陈旧、用地效益不高、交通负担重等问题。为保障城乡传统功能与历史风貌的延续,需要对原有功能进行疏解。包括空白、外迁或废弃居住空间的重新利用,将老城区废弃空间植入新功能,通过片区功能优化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充分发挥场地的经济价值和景观效果;空间重构,突破原有的城乡住宅区空间形态、结构,通过住区空间重塑来建立城市、开放空间和乡村的联系,实现乡村住区景观与城市住区肌理的相互渗透;弹性设计,对人居环境提质改造留有余地,满足日后该住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变化,方便改善其空间的刚性不足,使环境拥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要城乡统筹,提升城镇承载力和宜居性。一方面,厚植基础设施网络根基,通过跨区域协同规划,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加强城市边缘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服务水平和城镇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推进基础设施绿色转型,通过绿色交通网络、绿化空间和雨洪控制利用,构成一个覆盖城乡的生态网络空间体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同时探索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核心,推进数字水电、智慧物业、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能建筑从建设、运行维护、更新等各环节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借助数字服务塑造住区环境新优势。
三要提质增效,挖掘城乡本土文化特色。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规模增量建设造成城乡街巷格局、历史记忆被破坏,对城乡文化特色延续带来威胁。要注重保护地域文化,立足湖湘文化特色,挖掘乡愁古韵、传承农耕文化、保留乡村风貌,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脉的人居环境,推进聚焦自然地理特征、红色文化、湖湘精神等的文化公园建设,使城乡本土意象空间延续,修补现代性过于均质的不足。要注重留与改的平衡,在改善生活条件、满足新需求的同时,保持城乡旧住区生活方式的延续性,如“业缘型”住宅凸显的企业文化、特殊街巷承载的历史记忆等,并将此投影到城乡空间改善,成为有深层意义的空间。要深度挖掘城乡居民人文气息,延续邻里关系和文脉,针对不同居民职业背景、受教育程度、性格特点、身体机能变化及行为习惯,如高知识居民、高技术居民、家族村落居民等,来进行定制化的提质改造。
【作者分别系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本文系202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ZJGB202254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