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在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中,湖南将有更大作为。”1月23日,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上,省政协委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常硕其言谈间信心满满。
推动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是端稳“中国人饭碗”的国家战略任务。湖南是粮食大省,为此作出过突出贡献。当前,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在过去基础上取得新进展,必须在经营模式上探索出新。
作为农业科技带头人,常硕其在与汨罗屈原管理区的合作实践中探索出一种“211经营模式”——两夫妻经营管理100亩水稻,年纯收入达10万元。剖析常硕其的“211经营模式”,其蕴含的价值取向可望为我省粮食产业发展提供启迪。
凝聚契合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的诸多元素。细察“211经营模式”,“增产”“效益”“环保”“科技含量”“适度规模”是其关键词。国家统计局汨罗调查队去年在该市河市镇古罗城村随机测产,测得亩产1220斤,同比提升140斤。据介绍,推广过程中,“211经营模式”在提升全域水稻单产的同时,十分注重粮食生产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推广了高产优质绿色水稻品种,还推广了“六适三高”再生稻种植技术、水稻生长全过程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得益于多措并举、多维发力,粮食获得了丰收,农田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
重在“能复制可推广”。“选好种、育好秧、插好禾、施好肥、收好谷、储好粮”,这“六部曲”在屈原管理区已成为农户“种地经”。从“靠天吃饭”,到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屈原管理区依靠科技赋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粮食增产潜力不断释放。据悉,有关方面正准备大面积推广“211经营模式”。
让生产者获得收益、增强信心。常硕其说:“我一直想探索一种新的种植模式,让农民群众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种田赚钱的目的。”如今,屈原管理区共培育7个“211经营模式”的家庭农场,通过适度规模、精细化管理,“每年10万元纯收入靠得住”。
期待“211经营模式”助益粮食产能进一步提升,在广袤的田野种出更多幸福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