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凝聚复兴伟力 奋进伟大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山海 相约造车
中车株机公司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纪实

    株洲城区远眺。  (株洲市委宣传部供图)

    2022年9月22日,由中车株机公司研制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新造列车亮相墨西哥。

    当地时间2023年1月22日,土耳其最快地铁——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开通,中车株机研制的中国首个出口海外时速120公里等级全自动驾驶地铁项目列车投入运营。(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车株机公司提供)

    中车株机公司研制的德国汉堡混合动力调车机车。

    将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上展出的中车株机公司超级虚拟轨道列车(SRT)。

    中车株机公司研制的马来西亚米轨动车组。

  颜常青 张建平 张灿强 平朝斌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间,3600多个日夜,“一带一路”迎风生长,成长为促进全球合作的繁茂之树。

  12月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株洲举行,中车株机公司携6款新品精彩亮相,展现大国重器的魅力。

  跨越山海,相约造车。大道之行,命运与共。  

  中车株机公司与各方携手同行,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沿着古丝绸之路经济带延伸,新丝绸之路跨越高山大海,回荡其间的是阵阵火车汽笛声。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正焕发勃勃生机。

  产业落地相约造车  

  坐落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融合摩尔哥式、伊斯兰式和印度式元素的“百年车站”——吉隆坡火车站见证了在米轨之间和“丝路”之上,中马在轨道交通上的新合作。 

  自2010年起,中车株机公司在马来西亚已获16个项目共计854辆(台)各类轨道交通产品订单,其中已经实现交付762辆(台)。马来西亚有80%的干线轨道交通车辆都是中车株机公司制造。车站内外两国深度合作发展不仅记录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故事,更见证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共建国家落地生根、枝繁叶茂的合作成果。

  2015年,中国首个海外制造基地——东盟制造中心正式投产,标志着该公司在马来西亚已全面实现由产品输出向“产品+技术+服务+投资”的转变。

  跨越山海,翻开“一带一路”项目名单,类似马来西亚铁路的项目还有很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车株机制造”频频走出国门,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超级工程”。

  实现了模式创新。10年间,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中车株机公司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出口产品从中低端到中高端,出口模式从单一产品销售向全要素“输出”,展示着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

  土耳其伊兹密尔轻轨是中车株机出口海外的第一个地铁项目。列车高速行驶在海岸线上,宛如蛟龙蜿蜒,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见此场景,很多市民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拍照,客户也会竖起大拇指。

  如今,中车株机公司在“一带一路”推动下犹如奔驰的骏马,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国门的先锋,不仅扩大了市场份额,也为共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了市场升级。欧洲是全球轨道交通的发祥地,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历来为一些跨国公司所垄断。如何进入和服务欧洲高端市场,参与欧洲轨道交通装备建设是几代株机人的梦想。

  2016年,中车株机(欧洲)有限责任公司在奥地利维也纳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车株机公司在欧成立的首家子公司。海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株机欧洲公司在奥地利维也纳成立。

  为更好地服务欧洲高端市场,2020年,中车株机公司完成对德国福斯罗(Vossloh)机车公司100%股权收购,成为首个在欧洲拥有机车研制基地的中国企业。此次收购的完成,是中国轨道交通制造企业更好服务欧洲市场的里程碑事件。

  履约能力广受称赞。全球疫情形势严峻时期,中车株机公司研制的中国首个出口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铁列车下线,从签约到下线仅仅6个月的时间,创造了新造地铁列车同类产品研制周期最短的世界纪录。中国首列出口欧洲双层动车组发往奥地利,蓝白相间,造型时尚大气的动车组,是中车株机自主研制的满足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的TSI标准双层动车组。

  德铁柏林柴电混合动力调车机车出口德国,整车产品获得世界高端市场认可。德铁轨道网络设施运营公司车辆管理部门总监蒂莫·埃施特鲁斯说:“中车株机公司高效务实的履约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中车株机公司在人员配置、物流保障和试验验证等方面优先保证项目执行,凭借创新的项目管理方式、完善的车辆设计平台、强大的供应链保障体系,克难攻坚、高效协作,确保机车顺利下线。中车株机对承诺的兑现,超强的履约能力,将传奇般的项目展现给整个世界。

  十年来,中车株机公司探索实施“五本经营”模式(本地化生产、本地化采购、本地化用工、本地化服务、本地化管理),与当地企业深入合作,零部件本地化采购,本地化率达60%,带动配套企业发展。

  海外订单纷至沓来,中车株机出口产品的市场范围不断拓展,实现了从纯产品销售到全要素输出,从中低端市场到高端市场的巩固升级,从服务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市场的华丽转变。

  中国产品丝路花开  

  相约造车、开花结果、相得益彰,中国产品、技术越来越多地在海外被认可和应用。

  近年来,中车株机公司在满足欧洲TSI、北美FRA、1520mm轨距铁路国家的GOST三大技术要求的产品已进入初始突破阶段,逐渐具备成熟的系列化产品。

  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拉布车站牵引客运列车驶出,奔驰在亚吉铁路上。亚吉铁路是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而成。中车株机公司吸取国内高原电力机车和出口非洲其他电力机车等多方面优点,为亚吉铁路量身定制,研制出能够在高达50℃的环境下持续运行,也能够在高原低氧和沙漠高风沙环境下稳定运行,堪称“耐热型”的大功率电力机车,其功率和性能在同类产品中堪称一流。

  在马来西亚的混合动力米轨动车组,是专为马来西亚东海岸非电气化线路打造,在马来西亚SCS动车组、马来西亚ETS动车组等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上设计制造。它的运营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带动和完善了周边产业链的发展,为马来西亚轨道交通运输系统注入新的活力。

  10年来,中国中车“量身打造”的产品飞驰在“一带一路”上,一列列“量身定制”机车的背后,是中车株机公司创新迭代“软实力”的强大展现。

  产品向高端延伸,市场向广度开发,业务模式朝着全系统、全生命周期不断掘进。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深入推进新型轨道装备制造产业,勇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力争为中车株机公司迎来更强动能、迎来更多的增长点。

  无论是优质的轨道交通产品,还是投资、组建研发中心、建设制造基地,深度探索价值创造,无不释放着中车株机公司借“一带一路”春风大踏步走出国门的信号,相继在海外市场捷报频传,走出去寻求合作已经成为新常态。

  依托中车“链长”的力量,中车株机公司集结产业链顶尖专家和产业集群的强大产业协同力,带动集群融通和供应链自主可控,由最初的买卖关系向合作伙伴关系迈进,与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抱团,从地理空间“聚集”,到研发创新“协同”,到发展壮大“裂变”的联合体,助力海外产业向高端迈进。十年来,海外订单纷至沓来,国际市场全面开花。

  中车株机公司主导的联合体与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获签吉隆坡3号线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42辆列车项目,车辆采用GOA4级别技术,由自动驾驶技术升级为无人驾驶技术,智能化水平是无人驾驶轨道车辆中的最高等级,满足多种无人驾驶运行场景的需求,实现“自己跑、自己回、自己检、自己修”。

  中车株机公司带领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走进墨西哥,服务北美市场,与蒙特雷地铁局签订26列轻轨车辆,满足墨方关注的绿色环保、人性化设计、低成本高性价比等方面的需求,使用株机首创的铰接式转向架技术,为墨西哥提供安全、环保和全寿命周期的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中车株机公司研制的出口欧洲多流制电力机车,外形酷似“野牛”,牵引功率5600千瓦、牵引力300千牛,最高运行时速140千米,是满足多种供电制式的高端绿色牵引装备,承担欧洲干线提高铁路货运效率的重任。机车运用自适应多流制交流传动技术、零排放的“最后一公里”技术,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和“欧盟绿色协议”政策,能减少公路运输的温室气体排放,作为高效、环保的运输方式在欧亚贸易中越来越重要。

  2022年,中车株机公司研制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工程“系统+”项目首列车下线,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胶轮地铁列车首次出口海外。该项目涉及投融资、车辆新造、既有车辆通信信号系统、线路及机电系统全面现代化升级改造、全系统维保等内容,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轻量化设计结构,让整车能耗更低,同时可实现车地之间的双向通信,确保行驶安全。前沿的创新技术,让传统制造生产更加数智化,极大的推动企业未来数智工厂的发展。

  文化交融精彩纷呈  

  幸福的列车连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当地人民,丝路大道,贯通东南西北,一座座“连心桥”、一条条“幸福路”、一道道“发展带”打通阻隔,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注脚。

  在浪漫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线地铁列车上,外观设计融入郁金香元素,整列车犹如一朵灿烂的郁金香,盛开在亚欧大陆桥上。这是株机公司研制的首个出口海外的120公里/小时速度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列车,跑出了土耳其地铁最高运营速度。CCTV《朝闻天下》“丝路故事”栏目推出《守护列车 我们在土耳其共同成长》。该报道以小见大,讲述了中国中车售后员工魏功益在土耳其守护“中国造”列车的故事。

  对当地许多年轻人而言,中车株机公司逐渐实现轨道交通产品本地化生产,意味着更多就业机会。株机-MNG公司土耳其籍员工沃坎感言:“在中国师傅的指导与帮助下,我掌握了电焊工等多工种技能,通过了不锈钢电焊的资质认证,取得了土耳其铝合金焊接的资质证书,感谢中国人慷慨地把技术教给我,让我有机会参与到自己国家地铁的建设。”

  从提供产品到分享文化的深度融合,融入当地文化、服务当地需求、履行社会责任,中车株机公司用行动践行丝路精神、传递温暖,所及之处尽显繁荣与生机,使中车株机成为马来西亚、南非、土耳其等项目各地民众认可、喜爱、尊敬的“社区好邻居”。

  中车株机公司“走出去”不仅仅是做生意,更重要的是获得产品服务所在国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尊重。中车株机公司从获得订单到赢得喜爱和尊重,完成了从“走出去”到“留下来”再到“座上宾”的完美嬗变。

  一路同行,中车株机以创新产品、过硬技术、至善服务,赢得了海外客户的肯定,接连收到来自塞尔维亚、墨西哥、巴基斯坦的感谢信,一封封跨越山海的感谢信,无不感谢中车株机公司对项目的大力支持,赞赏服务团队的认真、负责和奉献,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从引进产自中国的动车组、到列车相继实现就地维保和本地化生产,奔跑在吉隆坡的多条轨道交通线路,见证了中国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在马来西亚实现从单纯产品输出升级到全方位服务当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进而深度合作实现共赢的精彩故事,展示了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崭新形象。

  马来西亚国家铁路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希米·宾·哈森高度评价了双方的合作。他由衷地感慨:“运营‘中国制造’列车是安心的,车辆交给你们检修是放心的,员工交给你们培训是有信心的。”

  一些周边国家也对中车株机在马来西亚的发展模式产生兴趣,泰国、菲律宾等国客户组团到马来西亚实地考察参观。借助东盟制造中心,通过“以点带面”与东南亚各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分享中国企业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和维保经验,以此实现互利共赢,为双方创造更好的未来。

  从不断深化维保服务能力建设,到带动区域产业链发展,再到拉动项目所在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中车株机公司越来越多地成为众多国家和城市的“座上宾”。2022年5月31日,由中国中车联合体负责执行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项目,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十大PPP项目经典案例。

  十年来,中车株机公司乘着“一带一路”东风,从传统市场迈进高端市场,成为首个在欧洲拥有机车研制基地的中国企业。从多点开花到全球布局,产品实现六大洲全覆盖,累计出口签约总额约150亿美元。

  一个个海外轨道交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宛如一颗颗闪亮的明珠,串起中车株机公司与当地民众繁荣发展的梦想,一条气势恢弘的共同发展繁荣之路铺展开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千里。

  面向未来,中车株机公司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车指示精神为指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支持下,按照中国中车总部的部署,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世界一流企业。

  把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在新征程上再写传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