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0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湘北门户“守护神”
——记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临湘市公安局羊楼司派出所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如兰 

  通讯员 许德军 陈稳

  临湘市羊楼司镇辖区内有省界线近70公里,京港澳高速、武广高铁等4条大动脉穿境而过。临湘市公安局羊楼司派出所扼守湘北门户。

  羊楼司派出所多渠道化解信访、边界、邻里矛盾,织密防控、数智、宣传“三张网”,推出“一站式”办结服务,确保矛盾不上交,服务群众不缺位,辖内湘鄂边界30多年来无大型群体事件发生,获评全国首批一级公安派出所、湖南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近日,该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竹木产业园进入“无火期”

  羊楼司境内龙窖山盛产南竹,该镇260多家竹木家居企业支撑起一方富民产业。然而,火灾隐患不仅给企业带来损失,还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羊楼司派出所召集竹木家居企业负责人、镇综治工作负责人、消防专家与民警举行消防安全专题会。

  “我们只当扑火队员还远远不够,帮助企业找出失火原因,开出预防火灾的‘方子’才是关键!”羊楼司派出所所长陈青松提议。

  该所创新园区警务模式,向临湘竹木产业园200多个企业派驻民警,护航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整合社区民警、驻村辅警、村(居)委会联防队员、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组建“红袖章”队伍,全镇860人加入,每天巡逻6小时。

  该所还邀请长岭炼化公司消防专家“坐堂开方”,锁定火灾“罪魁祸首”就是油漆喷枪聚集的静电。

  经过培训,200多家企业在油漆喷枪上安装除静电装置,竹木家居产业园从此进入“无火期”,2021年至今,未发生一起火灾。

  丢失的一只蜂箱找回来了

  羊楼司镇三港村邹家组民风淳朴、夜不闭户,村民多以种竹养蜂为生。

  2022年5月,村民邹长安在数蜂箱时发现少了一箱,于是拨出邹家组近30年来的首个报警电话。接警后,羊楼司派出所民警张旭阳、黄河马上赶到现场办案。

  “一只蜂箱也就值三四百元,龙窖山方圆几百里,派出所还真能帮你找回来?”村民笑道。

  羊楼司派出所通过调取“雪亮工程”监控视频,锁定作案车辆,顺着监控指引开展摸排走访,3天时间排查蜂农20余户,最终在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找回邹长安那只带有“邹”字标记的蜂箱。

  群众的急难愁盼,再小也是大事。蜂箱虽小,花大气力也要找回来!

  临湘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杜卫东介绍,羊楼司派出所按照智慧派出所建设,增加监控密度,下放视频查看权限,全面助推辖区平安不出事。近两年,该所民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270余件,被当地群众称作“百事通”“贴心人”。

  “好邻居”协调止纠纷

  羊楼司镇、赵李桥镇分属湘鄂两省,边界漫长,犬牙交错。

  2022年底,羊楼司镇中洲社区居民陈某外出务工多年,回家过节,却发现自家山头繁茂的竹林已“秃顶”。

  “这块地祖祖辈辈都是我家的,你凭什么砍我家竹子?”陈某质问。

  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司村村民李某则称:“我签合同承包整片山地,砍我自己的竹子,要你同意吗?”

  一场跨省冲突一触即发。

  “都不准动手,有事好好说。”说话的是羊楼司派出所民警找来的“湘鄂好邻居”自治联合协会协调员李国武,“谁要再动手,警察就在这里,你们自己想一下,要么到牢里谈,要么到我那里谈。”

  “和事佬”李国武是全国道德模范,也是当地颇具群众基础的民营企业家。

  最终,经“湘鄂好邻居”协调,卖竹收入两家各得一半,双方握手言和。

  “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乡里乡亲,相逢一笑泯恩仇嘛!”李国武的一席调解,成功遏制冲突升级。

  两省有界,平安无界;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羊楼司镇组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自治,培育“义警”,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利用人熟、地熟、情熟优势,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近两年,该镇23个群众自治机构化解矛盾纠纷145起,排查安全隐患80余处。羊楼司派出所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7%,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边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