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纪实

    西湖智慧芦笋产业园。 曹维 摄

  李 杰  王成英  曹 维  李 宙

  初冬时节,西湖管理区绿祥农业蔬菜合作社蔬菜大棚温暖如春、瓜果飘香。“使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开启喷淋系统、温控系统。”合作社负责人张学年介绍,智能大棚内种菜,通风、控温、控湿、灌溉、施肥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管理,蔬菜稳产丰收。

  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增产扩收,近年来,西湖管理区大力发展培育特色高效农业,打造“超级大棚”示范基地,勠力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设施农业 

  引领农业转型蝶变

  “前天刚采完,今天又冒出一批笋。自动化水肥直接浇到芦笋根部,效果好、见效快。”在西湖管理区智慧芦笋产业园的芦笋大棚里,近百名工人正在采摘芦笋。芦笋产业园负责人王铁青介绍,引入设施农业,智能系统科学管理水肥,节省一半以上人工。2021年,芦笋产业园引入数字农业云平台,将传统大棚改造成智慧大棚,建立智慧农业系统,一根芦笋瞬间进入数字“云端”。

  “发展设施农业,引领农业转型蝶变,农民持续增收。”西湖管理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琪介绍,近年来,该区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努力打造智慧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目前,全区设施农业生产基地近1万亩,主要种植芦笋、辣椒、水果黄瓜、西红柿等农作物,产量约1万吨。

  西湖管理区开展智慧农业推广试点建设,成功打造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示范样板。700亩智慧芦笋产业园建设可视化全产业链大数据指挥系统,建成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实现作物生长环境远程监测、病虫害远程分析、灌溉施肥远程操作、土壤肥力远程分析,实行水肥一体化、培管智能化、操控网络化,建立产品溯源系统,让农作物种植销售更加精细、更加高效、更加科学。绿祥农业坚持走有机精品农业路子,建设4个“超级大棚”,打造高端有机果蔬生产基地,主要种植西红柿、水果黄瓜、特色水果等拳头品种,可实现亩产值过7万元,纯利润4万元以上。

  围绕保供给、减损耗、降成本、强产业、惠民生,聚焦鲜活农产品产地“最初一公里”,西湖管理区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598立方米,有效推动农产品提质增效。

  培育农业品牌

  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连日来,西湖管理区绿祥农业蔬菜合作社生产基地,工人将绿蔬采摘后,快速打包、张贴商标。合作社负责人张学年乐开了怀:“有了商标,蔬菜就有了身份,每公斤要多卖几角钱。”

  近年来,西湖管理区坚持培育农业品牌,助力农业提质增效。该区积极申报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通过“农超对接”、专供直销、订单营销、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农产品会展等渠道,强化农产品品牌包装宣传推荐西湖芦笋、西湖辣椒、西湖黄瓜等优势产品,提高知名度,为大棚蔬菜贴上西湖标签,逐步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知名拳头产品。

  “培育农业品牌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西湖管理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文兵介绍,该区培育壮大特色农业,着力做好提品质、创品牌、延链条文章。对特色果蔬等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营销计划,深入实施“两品一标”提升行动,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溢价能力,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为深入推进品牌强农行动,去年10月,西湖管理区编制农业品牌中长期规划,出台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扶持办法,进一步打响“德人牧香”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重点支持乳业、芦笋、果蔬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机和绿色产品认证的企业,最高给予50万元奖励。

  “3年来,全区培育28个农业品牌,农产品年创产值超10亿元。”张文兵介绍,目前,西湖管理区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2家、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3个。

  推进三产融合

  新业态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西湖牧业景区,沿着宽敞整洁的道路前行,在牧草海洋中徜徉,可以充分体验南方独有的农牧文化。

  近年来,西湖管理区将牧业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列入工作重点,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

  西湖管理区党委副书记王贤成介绍,该区以德人牧业为龙头,融合旅游、观光、科普、体验,打造牧业小镇农旅融合。小镇立足牧业产业,充分挖掘牧草、奶牛种养和奶产品发展潜力,致力于打造集“产业兴、环境优、生态宜”于一体的生态循环牧业小镇。

  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来,景区完成投资2.7亿元,新改扩建了草业、乳业、奶牛养殖、产业融合等一批产业项目,完善牧场种植基地道路基础设施,促进三产融合,延伸“种-养-加-销-游-创”产业链条,实现全程“智能化、生态化、无害化”养殖,并配套建有奶牛科普馆、牛出没乐园、拓展基地、儿童乐园等互动娱乐设施,成功打造从田园到餐桌到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全生态特色产业链,年接待游客能力超过10万人次。

  凭借资源禀赋,西湖管理区在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时令水果种植业的同时,推广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农业,既“种出好产品”,又“种出好风景”。

  今年3月,首届桃花节正式开幕,300亩桃花盛开,各地游客纷纷前来赏花观景,在举办第一天游客量便达到了11000余人次,日均客流量超8000人次。6月,“洞庭蜜”黄桃成熟,不打农药,品质极佳,吸引一批游客前来采摘。以西湖智慧芦笋产业园、生态梨园、金色桃海等果蔬基地为依托,开展各类采摘活动,将农业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