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好战地,就是守好祖国的大门”
——记株洲市渌口区朱亭镇抗美援朝百岁老兵邹寿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沙兆华 通讯员 邝丽莎

  “烽烟滚滚中,战友们血流满江河……”11月9日,株洲市渌口区朱亭镇黄龙村抗美援朝百岁老兵邹寿生面对记者采访,描述着那段刻骨铭心的战斗岁月,让人动容。

  老人拿出了珍藏着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从1944年到1955年,十余年间,邹寿生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四等功一次,历经生死考验,完成了一个战士解放全中国、保家卫国的使命。

  1924年,邹寿生出生于株洲市朱亭镇小花村,儿时家中贫苦,上过2年学之后,就帮家中挑起生活的重担。

  19岁加入抗日行列,邹寿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勇敢善战、爱憎分明、思想进步的战士,195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志愿军5次强大攻势,将敌人锁在“三八”线。进入秋季攻势后,邹寿生所在的24军奉命入朝,加入战斗序列,此时他为72师269团3营9连5班班长。

  “守好战地,就是守好祖国的大门。”1952年9月,部队翻山越岭、奔袭千里,到达指定地点,接替海岸防御任务。在白雪覆盖的山地间练兵,邹寿生保持着旺盛的斗志、高昂的士气。

  “背着5公斤的炸药包、4颗手榴弹,雪地里,上山靠爬,下山靠溜。”老人回忆,一次溜下山时,炸药包的引线被树枝缠绕拉松,差点牺牲。

  令老人骄傲一生的是,用生命保卫了上甘岭。

  1952年底,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气温低达零下40摄氏度,部队克服重重困难,穿过无数道敌机敌炮封锁线,风雪四百里,奔赴上甘岭。

  以班为单位,抵近射击先发制敌,积小胜为大胜。在部队战术指挥下,邹寿生带领全班8名战士近战奇袭,屡获战果。但在一次战斗中,在阵地坚守五天五夜后,遭遇敌人炮弹袭击,全班6人不幸阵亡,邹寿生左臂被弹片炸伤,至今仍留有10公分的伤痕,成为永远的“军功章”。

  “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现出丝毫的怯懦。”邹寿生坚定消灭敌人的决心,作战更加英勇。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部队担负西海岸防御任务,直到1955年10月。

  回国后,邹寿生复员回到家乡务农,历任生产大队会计、队长等职,带领乡亲们发展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着勤劳淳朴的劳动本色。2014年,他还被推选为朱亭镇首届道德模范。

  近年来,每逢“八一”,当地人武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都会慰问老人,听老人讲述战斗经历。

  11月2日,邹寿生迎来百岁寿辰,株洲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渌口区人武部、渌口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当地镇村负责人以及乡亲们齐来贺寿,陪老人度过了一个热闹祥和的生日。

  时光荏苒,岁月留痕。老人谈笑风生中,充满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满足,不变的忠诚和信仰,历久弥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