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5月2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核心提示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破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关口前移,通过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营造良好教育成长环境,主动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其终身幸福奠基。

  彭玮婧 段慧兰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是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培育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引发全社会普遍担忧,也成为摆在党委、政府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不能仅仅是被动筛查、干预,更重要的是关口前移、找准病因,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治,形成系统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治本之策”。

  坚持系统观念,找准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源头因素

  心理健康问题何以形成?首先需要追本溯源,探明心理健康的本质。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人们能够不断学习有效的方法和技能,改变自身行为模式和应对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促进自身成长。心理健康不是终极目标或最优标准,而是每个人在适应自身发展与环境变化时需要主动维持且促进的状态。基于此,我们可以从学生成长的环境变化与个体发展的阶段特征中找到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当今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普遍被越来越快的前进节奏裹挟,产生了群体焦虑。一方面,有的学校忽视“教育应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基本常识,抢赶教学进度、增加考试频次,使学生承受了与其心理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压力与负荷。一些具有“高显示度”的活动、指标成为教育评价的主要手段,学生的成绩和成就被赋予过高价值,而内在的个体价值被轻视。趋于表浅和功利的评价让部分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有些学生由于得不到外界认可,进而怀疑、否定自己。另一方面,有的家庭不断“抢跑”,实施超前教育,不仅牺牲了孩子应有的快乐,造成自主性、创造性的缺失,还带来了知识过载。研究表明,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当学生被知识塞得太满,会来不及深入思考、沉淀,难以深度体验求知探索的乐趣与突破困难后的喜悦,学习的意义感骤降,学习效率与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教育期望不断提高。新时期,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许多家长过多关注孩子的课业辅导和学习成绩,而忽视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这种成绩驱动式的家庭教育不仅使孩子被过高的教育期望所“绑架”,还让他们难以感受到家庭本该有的温暖和轻松,内心压力无处排解,焦虑无处释放。另一方面,同伴友谊本可以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乐趣、缓冲压力,但高期望带来的高竞争却在学生群体中蔓延,学生之间难以发展出良性互动和深厚友谊。竞争伴随输赢,由此还带来学生对群体中成绩落后者的歧视、排斥。

  家庭结构日趋多元。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家庭结构和居住模式正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离异家庭增多。父母离婚虽不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但离婚前后的父母冲突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大规模流动、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隔代抚养儿童不断增加,生活环境的不稳定、亲情的缺失成为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身处其中的孩子往往需要获得更多情感支持、学习更多应对生活应激的策略。

  信息技术带来冲击。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在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便利学习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筛选的挑战和对学生内心的干扰。一是长期使用社交媒体、面对面交流机会减少,使学生适应复杂环境尤其是人际环境的能力减退;二是短视频已成为学生电子产品的首要应用,它精准推送个性化内容,增强了学生电子产品使用黏度,更易造成网络沉迷和手机依赖,而网络“短平快”信息加剧了知识获取的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力;三是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中存在不少对“一夜暴富”“快速成名”的宣扬和推崇,无形中加剧了学生因比较而产生的“相对丧失感”,滋生浮躁、焦虑、失衡等心态,此外,网络环境中的欺凌、与暴力色情有关的游戏等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巨大隐患。

  成长环境的变化,使学生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善于接受新信息,但认识片面、理解不够深刻,思想容易陷入偏狭;表达愿望增强,看重自己的观点和权利,不轻易信服于外界的“说教”;等待期变短,延迟满足的能力下降,生活历练缺少,意志品质磨炼不足;注重精神需求,渴望被认同,却又有着越来越强的边界意识,人际支持不足;更早、更快地接触复杂世界,展现出“早熟”的一面,却缺乏价值观的支撑,容易陷入抑郁和迷茫等等。然而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对当代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浑然不觉,依然用过去的思维方式培育今天的学生,以致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

  实施健康促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治理

  防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须针对“致病因素”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并协力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为其终身幸福奠基。

  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鼓励学生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生命承担起责任,并实现对生命活动的有效管理。学校须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通过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培养学生开放理性的思维、好奇心与求知欲、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教授其应对成长过程中各类问题的基本技能,比如心理问题识别与求助、情绪觉察与调适、亲子沟通与冲突处理等,以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优化校园心理环境。校园心理环境包括物理和人文两个维度。其中物理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外观与内饰、学校的规模与师生比、教室座位的排列组织、教学资源的获得等;人文环境包括学生被公平对待的程度、学生之间的竞争程度、师生参与学校决策的程度、教育教学质量、家校沟通与合作的程度等。学校须重视校园心理环境建设,“以学生视角看校园”,避免张贴引发学生过度紧张、焦虑的标语和图示,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给学生带来过多干扰的活动,为处于弱势的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支持与帮助,邀请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总之要回归教育本质,让学生体验到安全和有序,提升师生的参与和合作,维护校园的公平和公正。

  柔化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微系统,对其成长至关重要。要引导家长改变“唯分数论”的片面成才观,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既引导孩子追求卓越,又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尊重其成长规律和主观意愿;积极提升家长的亲子沟通能力,做到认真倾听、好好说话、“感同身受”,让孩子在与家人的良好互动中释放天性、享受爱与被爱;培养家长把握教育时机的能力,使其了解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知道哪些情况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情况不必过度关注,能够在孩子遭遇挫折、挑战时给予及时支持与帮助;引导家长创设有益孩子探索的养育环境,保障充足睡眠,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会交往、习得规则、练就生活技能。

  净化社会与网络环境。鼓励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学生生活环境。各级政府应制定实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比如丰富文化服务供给,在社区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增加运动场馆建设,加强面向学生服务的从业人员队伍管理,增设安全游戏活动场所和设施;大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建设,提高优质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与可获得性;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集中专项治理,查处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食品、文具、玩具、读物、游戏等;加强网络环境治理,聚焦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等学生上网重点区域,及时发现并处置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互联网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日常监管,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育与生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湘青年英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员,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