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观点·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4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求职没跟上“社会时钟”不必过度焦虑

  王志顺

  “从高考到上大学,再到读研,一路都挺顺利,现在却在找工作上被‘卡住’。”吴浩是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他表示自己曾每一步都合上了“社会时钟”的节拍,但临近毕业找不到工作,让他有种“没跟上节奏”的感觉。

  “社会时钟”是指一种由主要生活事件排序而成的规定性时间表,它约束着个体要遵守固定的规范。我们常听到的“到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就是“社会时钟”的直观体现。如果人生节奏落后于社会规定的时间线,这种“时差”就容易使人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尤其是当指针指向“毕业”这个节点时,就业与否就成了衡量毕业生有没有跟上节奏的标准。但现实情况是,202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求职处境不容乐观。对于大多数应届毕业生来说,如果错过了春招,就意味着要等到下半年的秋招,与2024年的毕业生“竞争”工作岗位。因此,不少忙于求职的毕业生,难免会产生“时间”上的紧迫感。

  诚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毕业生们无法“背着手,从容地踱方步”,但也不必过度焦虑。因为“社会时钟”虽说划定了“人生步骤”,却不是非得按照既定路线走,有时候“另辟蹊径”反倒更有可能看到“柳暗花明”。

  就目前来看,除了毕业生要有面对压力时的“松弛感”,父母的理解与社会层面的支持也很重要。比如,有些父母会“关心我找工作的进展,但不会催促我,而且会在经济上尽可能支持我”,而日前苏州推出“大学生到当地求职可免费住宿14天”的政策,也是对毕业生实打实的帮助。

  在学习时秉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紧迫感,在找工作时保持“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淡然心态,再激烈的就业市场,终归会给自我定位清晰、个人能力过硬的学生发挥的舞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