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寒露
通讯员 吴东林 郑送清
春光映古城,花开沱江畔。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古城,华灯初上。清澈见底的沱江,紧贴着振翼欲飞的吊脚楼,汩汩流淌。
黄昏时分,凤凰雪桥、跳岩、虹桥周边人声鼎沸。游船缓缓地在沱江晃悠,荡出阵阵涟漪。在悠扬的音乐中,穿着民族服饰在此拍照“打卡”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桨声灯影里,古朴的人文历史与现代时尚定格,如梦似幻,美得令人心痛。
3月22日,由水利部等部门主办的第二届寻找“最美家乡河”活动揭晓仪式在重庆举行,凤凰沱江等11条河流入选“最美家乡河”。凤凰沱江也是我省唯一入选的“最美家乡河”。消息传来,沱江这条自然与人文交融共生的河流,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河与岸,刷新历史篇章
沱江,发源于凤凰县境内南山峡谷之中,全长131公里,在县境长96.9公里,流经县城沱江镇等乡镇,至吉首市河溪镇汇入武水,在泸溪县武溪镇汇入沅江。沱江曾在2018年荣获“长江经济带美丽河流”称号。
“凤凰古城依沱江而建,虽历经沧桑,仍古风依旧。城内有古街巷弄30多条、文物古建筑85处、古遗址116处、古民居建筑300多、古庙馆阁30多座,是中国西南地区文物古迹最多的县城。”湘西籍作家刘世树如数家珍地介绍。
城楼石墙在江边巍峨耸立,吊脚楼与绿水青山和谐交融,石板街巷纵横交织,大小院落雕梁画栋,石桥古朴典雅……沅水楚巫文化与外来文化在这里交汇,孕育并积淀了独特、璀璨、厚重的历史文化。民国总理熊希龄、文学巨匠沈从文、知名画家黄永玉等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从沱江走出。
在凤凰长潭岗乘船,沿着沱江逆流而上约10公里,就到了麻冲乡竹山村。这是一个纯苗族聚居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近年来,这个村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将农村传统建筑、农耕器具、民间技艺、民俗礼仪等资源进行活态化传承和创新,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新路子。
“如果把沱江比喻为一条珍珠项链,那竹山村就是其中的一粒明珠。”凤凰县旅投集团副总经理吴金梅说,竹山村的文旅开发模式,既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传承和复兴了传统文化,同时打开了偏远乡村与外部世界交流沟通的大门。
人与水,细微处享美景
“水真清,冰清玉洁,清耳悦心……”在凤凰古城沱江边,不少游人禁不住感叹。
3月22日傍晚时分,在距离凤凰县城6公里的高峰村,是这样一番景象:一辆辆满载着城镇生活垃圾的卡车,缓缓驶入专门的处理场所,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这个投入约5000万元的场地和设施,已运行10多年,年处理量超过5万吨,为保持沱江的一江碧水功不可没。
近年来,凤凰县完成沱江污水管网收集26公里,实现城市生活污水进管网,并对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有效解决城区污水排放难题。
沱江是凤凰人心中的母亲河,是一条货真价实的“乡情的河、生态的河、安全的河、发展的河、文化的河、幸福的河”。为呵护沱江生态,凤凰县深入推进河长制,狠抓沱江河流域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河流水质优良,连续3年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
凤凰县坚持治理与景观并重的整河治理思路,通过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水系整治、“水美湘村”建设等项目,建设沱江河长潭岗段、无愁河沿江水利风景区,打造竹山乡居、老家寨等一批名扬国内外的“水美湘村”品牌,以点带面建设全流域幸福河湖样板。
凤凰县还以沱江为舞台,打造中国首个水上沉浸艺术游船项目“湘见·沱江”节目,实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今年春节假期,凤凰县累计接待游客49.47万人次,其中在沱江乘坐游船的游客日均过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