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鸿丽 鲁融冰 丁立君 范 晖
当洞庭湖畔晨曦微露,“鱼米之乡”汉寿处处洋溢着春日气息,勤劳的人们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汉寿县是中国龟鳖产业“启航地”,现有甲鱼养殖面积15万亩。眼下正值甲鱼销售旺季,各甲鱼批发企业一派繁忙,全县每天有6万多公斤甲鱼装车发运全国各地。前不久,大湖水殖汉寿中华鳖有限公司5.7吨甲鱼,经常德海关检验合格后发往越南,成为我省今年首批出口的甲鱼。
近年来,汉寿县不断夯实甲鱼种苗繁育基础,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汉寿甲鱼以品质和品牌赢得国内外市场。2022年,汉寿甲鱼产值达60亿元,出口量同比增长5.6倍。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章部署。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汉寿县牢牢扛起农业大县的使命与担当,围绕甲鱼这一“土特产”,持续推进“六大强农”行动,在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上下功夫,以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用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续写“汉寿甲鱼甲天下”的时代传奇。
做足做活物产文章,土味珍馐“高光”频现
不同的气候、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资源禀赋,使得每一片水土都有自己独特的物产。早在2000多年前,地处洞庭西滨的汉寿就盛产甲鱼,这种栖息于泥土中的美味珍馐,在《墨子》中有楚国“鱼鳖鼋鼍为天下富”的记载。
从20世纪70年代,汉寿首次攻克人工孵化甲鱼技术难题,成立有“神州第一所”之称的特种水产科学研究所,到1995年获评“中国甲鱼之乡”,再到汉寿甲鱼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双标”产品……汉寿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将大自然馈赠的这一特色物产,不断推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在县委“双区牵引 六轮驱动”战略引领下,汉寿将甲鱼产业当作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头等大事,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引领”,相继出台促进甲鱼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和指导意见,为产业发展明确“方向标”、制定“规划图”。拿出真金白银,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支持甲鱼产业做大做强。
强劲的发展势头,离不开强有力的推动。
近三年,全县已累计发放各类奖补资金1200万元,开展配套基础设施项目37个,涉及资金1.5亿元。
汉寿意识到,只有抓紧提升优势产业发展能级、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才能在激烈比拼中脱颖而出、赢得一席之地,提升区域竞争力。
基于这样的战略高度,汉寿县积极引导骨干甲鱼生产、加工企业联合经营,鼓励甲鱼产业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兼并、租赁等形式,实现“品牌重建、技术重组、资产重建”,建立紧密型甲鱼产业联盟,增强市场竞争实力。
目前,全县已拥有龟鳖养殖协会1个、生态种养协会1个,甲鱼规模养殖企业18家、养殖专业合作社37家,养殖农户达2000多户,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从业人员达5万人以上。
汉寿甲鱼,不断在广阔的产业深海中破浪前行,迸发出一股股强劲的发展动能。2022年11月,在中国(汉寿)甲鱼产业大会上,汉寿县被授予“中国龟鳖产业启航地”“中国生态甲鱼品质强县”称号。
时光荏苒,盛况难忘——
在这次甲鱼产业大会上,汉寿还出台了“汉寿甲鱼”品牌地理标志保护方案,发布并实施汉寿甲鱼地方标准,让甲鱼养殖生产更加规范;全国八大菜系16支名厨团队齐聚汉寿,同台竞技,各显神通,奉上128道色香味俱全的甲鱼养生大餐……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这一鲜明指向,更为汉寿甲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力支撑。
如今,汉寿县把甲鱼产业列入“十四五”发展目标,提出养殖产量实现10万吨,产值实现100亿元的宏伟计划,全县上下正铆足干劲,踔厉奋发,致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向全国甲鱼产业第一县目标冲刺。
厚植独特竞争优势,汉寿甲鱼擦亮“金字招牌”
汉寿甲鱼源于自然,风味独特,历来是餐桌上的珍馐,更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双标”产品。
然而,汉寿甲鱼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曾经,因水域环境遭到破坏,汉寿野生甲鱼产量逐年下降。后来,甲鱼养殖产业红火,养殖户大量涌入。不同品系甲鱼混杂,各种“洗澡甲鱼”“黄粉甲鱼”充斥市场,致使汉寿甲鱼的品牌影响力严重下滑。
面对蒙尘的“金字招牌”,汉寿人痛定思痛。大量的养殖经验和市场检验证明,只有通过生态养殖培育的健康安全、营养丰富的有机甲鱼,才能赢得消费者青睐;只有生态养殖模式,才是甲鱼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汉寿县沧港镇友谊桥村,华甲生态甲鱼产业园养殖水面波光粼粼。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稚鳖600万只,生态甲鱼1000吨,有机甲鱼200吨,实现年产值1.8亿元以上。“我们的甲鱼采取生态养殖模式,在养殖池外围栽种有水草,用于净化水质,下一步还将在大洋湖800亩水面养殖有机甲鱼。”湖南华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宇航说。
近年来,汉寿县加大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力度,从甲鱼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大力推进种源等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中华鳖种苗提纯复壮工作,夯实种苗繁育基础,做优龟鳖种苗。截至目前,已获国家级技术和产品专利4项、省级技术专利25项、市级技术专利4项,纯种繁育及标准化养殖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依托科技创新,厚植特色竞争优势。汉寿县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为汉寿甲鱼产业首席专家,带领专业团队推进生态养殖技术和模式创新。如今,鱼鳖混养、稻鳖共生、莲鳖套养等模式成为汉寿甲鱼养殖新方向,较常规养殖每亩增加产值5000元左右。
东仓湖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创新采取鱼羊鳖立体有机混养模式,运用生态学原理将鱼、鳖混养在同一水体,构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水生态良性循环。
“鳖可以及时吃掉死鱼,从而减少鱼发病;堤坡不用除草剂,按比例养羊,羊粪则是最好的有机饲料。”公司负责人蔡见华介绍,他们坚持遵循自然规律,让甲鱼正常生长5年才上市。在网络销售端,采取直播带货形式,本着“所见即所得”原则来保证汉寿甲鱼的品质,最高日销量达1万公斤,去年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
为扩大汉寿甲鱼的独特优势,该县加快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创建省级特色产业(汉寿甲鱼)示范园5个,拥有甲鱼专养(精养)、鱼鳖混养的水产健康养殖核心示范场(基地)23家,其中11家被认定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同时,强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行“大水面、低密度、仿生态”等健康养殖模式,全县健康养殖普及率达100%,获评湖南首批“农业农村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省级“稻渔综合养殖示范县”。
聚焦产业深耕细作,全链发展效益凸显
历经半个世纪的潜心孕育,汉寿甲鱼已形成从孵化、养殖到加工、营销的全链条发展规模,基本实现从基地到餐桌的全链条闭环体系。
目前,汉寿甲鱼以品牌专卖、餐饮直供、订单合作及市场批发等形式,在全国50多个城市建立20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入驻天猫、京东、拼多多、淘宝、盒马鲜生、抖音等网络平台,大力发展汉寿甲鱼鲜品电商外送服务。目前,线上年销售量超4000吨,仙湖、华甲、禾田、东仓湖等企业实现网络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汉寿甲鱼在产品加工上大做文章,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成为农业经济领域重要增长点。研发出“位上餐”“甲鱼钵”“甲鱼煲”“甲鱼汤”等16类甲鱼预制菜产品,推出酱板甲鱼、药膳甲鱼等精深加工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全县现有甲鱼加工规模企业13家,年加工甲鱼3000吨,实现销售产值6亿元。
其中,湖南华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推出甲鱼罐头、蛋白肽等精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销售端与乐享餐饮等大型餐饮企业合作,形成从基地到“餐桌”的供应链,仅乐享餐饮一家去年采购额就达1500万元。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在关于“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中明确指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预制菜产业迎来发展“东风”。
湖南华乐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去年6月启动甲鱼预制菜研发项目。公司挑选优质甲鱼,精心调制汤料……经过不断改进完善,甲鱼预制菜“华乐金甲”一经上市,销售火爆。“汉寿甲鱼从以前卖原材料为主,变成一步到位上餐桌,不仅赢得更大市场,还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公司董事长王华表示,甲鱼预制菜热销,让企业对做大做实“土特产”文章更有信心和底气。今后将依托企业出口优势,不断放大汉寿甲鱼的知名度和外销渠道。
走进汉寿县龙阳街道,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指着一波碧水介绍,即将在这里启动建设的天月湖生态产业园,目前已进入设计方案评审阶段。该项目计划占地1300亩,投资5000万元,主要以甲鱼养殖为中心,分设水产养殖区、观光体验区、休闲品鉴区,是融合养殖、种植、垂钓、餐饮、采摘、生态娱乐为一体的产业园。天月湖生态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汉寿甲鱼养殖新地标。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朝气蓬勃、饱含热情的汉寿儿女,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深入实施“强工稳农、活旅靓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双区牵引、六轮驱动”,书写汉寿甲鱼“土”有根、“特”有品、“产”有链的大文章,描绘洞庭西滨融合发展的好“丰”景,以实际行动作答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