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昂昂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中最核心的生产力之一,如何充分发挥我国人工智能规模市场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促进算力资源的供需对接,培育算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算力服务发展的关键。”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要强化多样性算力服务建设,激发数字经济发展动能。
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智能调度,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陈晓红认为,如何进一步优化算力服务建设,释放算力创新动能,是下一阶段算力服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陈晓红看来,随着5G网络、边缘计算的规模建设,智能算力需求呈几何级增长,对算力的多样性、易用性、异构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她建议从新基建的角度出发,持续支撑消费互联网的算力应用需求,加快打造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同时推动多样算力资源储备,提升算力统筹调度能力,保障高速网络系统支撑,推进软硬件研发创新。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我国算力发展面临结构性失衡难题,呈现出明显的供需匹配不平衡问题,也缺少高效完备的任务协同机制和资源流通共享途径。”陈晓红建议,支持湘江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平台的科技创新,持续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和重要产品研发,加强前沿领域战略布局,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全方位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陈晓红说,国内算力领域起步较晚,标准化进程相对迟缓。同时,企业各类专用芯片产生的诸多类型算力在精度、形态等方面差异化明显,缺乏“标尺”。她提出,要构建多样性算力评价标准与性能评测成效评估体系,打造算力互动全新服务模式,降低算力服务使用壁垒。在建立高效协同的多样算力产业供应链方面,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算力服务产业发展,着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