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24日召开的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对我省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和创新人物进行了集中表彰。我省科技奖励是如何发挥评审导向激励创新的?这些获奖项目和人物又如何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湖南日报记者走近部分获奖专家和团队,并采撷了几项有代表性的获奖成果,与您一起领略湖南科技创新的魅力。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2月24日,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会上公布了202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此次共有293项项目(团队、人选)获奖,其中杰出贡献奖1项、自然科学奖95项、技术发明奖25项、科技进步奖166项、创新团队奖5项、国际合作奖1项。
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获奖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学发现和原创性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心系“国之大者”“省之大计”, 科技创新结硕果
在202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中,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研究,阐明了科学原理,实现了重要的理论突破。
非交换分析便是国际上新兴的研究热点。高分辨高光谱遥感图像识别则因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国家关键战略领域的重大应用需求,成为世界各国硬实力竞争的制高点。
以中南大学“非交换分析”、湖南大学“高分辨高光谱遥感图像高效识别理论方法”为代表的项目,以高质量的科学成果获得2021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获奖的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绝大部分是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相关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光纤通信器件的高性能封装技术与装备”,不仅解决了光纤通信器件高性能耦合封装难题,也为我国光纤通信器件制造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核燃料组件制造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突破了我国核燃料组件制造领域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二代、三代及四代核电。
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省之大计”,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配电网自愈调控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工程应用”聚焦电力建设现实需要,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双碳目标下能源与环境协同数智管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等聚焦算力算法,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雷达对抗电磁环境效应模拟技术及应用”为国防安全等重大需求提供动力支撑。
此外,获奖项目在脓毒症、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原发性青光眼等疾病的致病机制、诊治方法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科技支撑。水稻、油菜、辣椒等大宗农作物育种成果丰硕,为国家粮食安全、油料安全和我省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奠定了种业基础。
搭建人才出彩广阔舞台,创新创造热情高昂
2012年以来,我省共获国家科技奖201项,获奖项目绝大部分曾获省科技奖一等奖,较好发挥了省科技奖对国家科技奖的遴选培育作用。
这也是科技工作者数十年磨一剑,勇挑时代重任结出的硕果。在辣椒育种领域长期探索耕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获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为全省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标杆和榜样。此外,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盛岱超因积极参与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建设,获得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脱颖而出的还有5支创新型团队获颁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有的团队引领硬岩矿山开采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有的团队围绕绿色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设计持续开展创新研究,有的团队在新型微纳半导体材料可控制备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省科技厅奖励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93项授奖项目中,高校占61.4%,企业占24.9%,科研院所及其他事业单位占13.7%。全省全面创新也呈现新格局,项目主持单位位于长沙的占60.4%,位于其他市州的占39.6%。
湖南科技战线凝心聚力,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授奖的286项“三大奖”项目中,45岁以下青年学者作为第一完成人的共148项,占51.7%;30项一等奖项目中,45岁以下的第一完成人共9人,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