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鹏 黄娜丝
常态化、多层次志愿服务惠及百姓;义务劳动扮靓家园;精彩文娱活动成为文明茶陵新名片……文明是温暖,是底气,更是追求幸福的力量。
近年来,茶陵县积极打造县、乡、村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平台,实现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思想内涵如蒲公英一样在茶乡随风传播,并生根发芽,凝聚起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茶陵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满足群众“最后一公里”,用一个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幸福画卷。
肉价随礼,引领文明新乡风
近日,茶陵县龙匣村礼金只收30元的传统在网络上引起关注。该村的村支书说,这个传统已经持续了很久,来源于老一辈人“一斤肉价随礼”的习俗,后来,村民按照市场价,将其折现。为了避免受肉价起伏不定的影响,他们约好一户30元的随礼金额。无论家里经济条件如何,都按这个标准来。
据了解,龙匣村90%以上为同族李姓村民,过去一家有个红白喜事,全村都来贺喜随礼,宴席规模动辄五六十桌,礼金也水涨船高,村民不堪重负颇有怨言,好于面子又无人带头缩减。2019年,由村党支部组织,红白理事会、老年会和德高望重长者牵头,深入了解村民反映强烈的人情消费高、相互攀比等问题,专门制定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
除了随礼,在龙匣有人家婚丧嫁娶请客时,村民们还会拿出自己家的桌椅、碗盘,送到对方家里。如果去出力帮忙了,办酒席的人家就不会收他们的礼金。
据统计,自2019年至今,龙匣全村共有83户村民申报红白喜事办理,累计为村民节省开销80余万元。
不仅龙匣村,通过近年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茶陵各乡村以“婚丧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为目标,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加强教育引导、鼓励相互监督等方式,已逐步形成了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人情适度、合理收礼、新式祝福的新风尚。
如今,茶陵县着眼乡风民风建设,实现了“好家风带好民风、好民风扬好乡风”的良性发展。
文明实践,凝聚精神力量
12月20日,夜幕降临,火田镇卧龙村召开一场特殊的“屋场会”,党员干部、村民代表探讨沟渠改造、红色文化教育、村民微心愿等事宜。
会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项项抓落实。随着一批微心愿被落实、全民参与清理沟渠、红色宣讲不断开展,卧龙村村民的精气神焕然一新,发展冲劲十足。
“不论是乡村发展,还是精神文化活动,大家商量着办,村民们参与度越来越高,积极性越来越强!”卧龙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卧龙村第一书记袁桂雄欣喜地说。
在高陇镇石冲村,数百名村民每个月都会在道德大讲堂齐聚一堂,分享孝老爱亲、友善互助等故事,学习村里的文明典型,听取了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情况介绍。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的建立,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载体。去年来,茶陵县分级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四级机构,即1个实践中心、18个实践所、246个实践站、800余个实践点,制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讲习制度等,规范“讲、评、帮、乐、庆(大讲堂、评比、志愿服务、文娱活动、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开展。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展开以来,越来越多的文娱活动,丰富了百姓生活。“现在业余时间打牌的少了,跳舞健身的多了,一到节庆日更是‘能人’辈出,节目花样繁多。”茶陵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彩的文娱活动正成为展示茶陵形象,助力文明创建的一道靓丽风景。
志愿服务,构建治理新格局
12月21日,茶陵县犀城志愿者协会来到枣市镇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送去了保暖的冬衣和蛋糕等,陪伴老人们过集体生日。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详细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及生活所需,为老人们进行爱心义诊、义剪,并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洗衣服、搞卫生。
不仅城市,像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茶陵乡村也屡见不鲜。严塘镇湾里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平时不乏前来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的学员。
“每天接待的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游客多了,服务接待、环境卫生等一时难以跟上,也成了问题。”湾里村党总支书记陈广平说,随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伍,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湾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后,将志愿者团队组建放在首位,经过组织动员,40多位村民主动报名,并注册成为志愿者,与村支两委干部组成志愿服务队,每天负责开展游客接待、卫生清扫等服务。
茶陵县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打造“犀城同行”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倡导“犀城有爱,志愿同行”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爱心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平台,构建“1+11+N”三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460个,广泛吸收各类懂政策、擅专长、热心公益的优秀人员加入,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力量,持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如今,茶陵县遍布基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挥各自优势,让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