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握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规律 助力人才强省战略

  屈振辉 王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目前,国内省域之间人才竞争激烈,留住并用好省内毕业生是各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2022年,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编撰的《湖南省普通高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供了大量数据,对把握我省毕业生就业创业规律,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对策,助力湖南人才强省战略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这些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毕业生外流现象较明显,须加强本地化留用工作

  《报告》显示,我省普通高校2022届毕业生中本省生源约占3/4以上,但所有毕业生在省内就业者还不到60%,外流现象较明显。从学历层次看,外流最多的是本科毕业生,其中本省生源超过60%,而本科毕业生正是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的人才主体。从学科门类看,外流最多的是工学门类毕业生,该门类的毕业本科生及研究生在省内就业者均不到40%,而该门类毕业生恰是促进我省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人才。高职专科毕业生中与我省新型工业化相关的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和生物与化工等大类,毕业生省内就业者仅占50%左右。上述现象表明,我省应高度关注普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关键学科门(大)类毕业生留用工作,将更多省内毕业生留在省内就业,保证我省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人才资源供给。他们的留用虽然与我省宏观经济环境相关,但从微观来看,仍可通过一些具体举措有所作为。例如,吸引这些关键人才主要靠驻湘央企、省市属国企、省内大型民企甚至跨国企业在湘分支机构,它们是我省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增长源,也是留住关键人才的主阵地。在这些企业中深度挖掘高质量就业岗位,就是留用这些关键人才的举措之一。

  毕业生集中于长沙,须引导向各个市州分流就业

  《报告》显示,我省普通高校2022届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中,在省会长沙就业者就约占60%,超过其他市州总和。2022年4月,湖南省委实施“强省会”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在长沙召开。“强省会”离不开强人才,省会长沙的相关数据充分印证了这个道理。从学历层次看,省会长沙吸纳了在省内就业毕业生中超过60%的研究生,近60%的本科、高职专科毕业生。三个学历层次基本持平,显示出省会长沙海纳百川的胸怀;研究生高于本科生和高职专科生,则与长沙科教文卫事业较发达有关。但这一现象也存有隐忧,主要是长沙人才竞争激烈甚至人才过剩,而在其他市州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过少。因此,有必要通过宏观政策引导和微观措施激励,引导毕业生向各个市州分流就业。

  行业分布集中,农、林、牧、渔业就业的仅占1%多一点

  《报告》显示,在我省普通高校2022届毕业生中,就已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就业和其他录用就业者而言,就业行业分布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教育、制造业、信息传输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之和超过总行业约三分之一。省发改委下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列为重点发展的行业。数据表明,我省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基本符合规划,起到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我省自古崇文重教,发展教育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从学历层次看,毕业生中有近20%的本科生和超过20%的研究生在教育行业就业,为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有超过10%的高职专科生在制造行业就业,位居高职专科生就业行业分布第一,为我省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力量。深入来看,这一分布仍存在着短板。例如,湖南是鱼米之乡,但毕业生分布在农、林、牧、渔业就业的仅占1%多一点;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就业的占比不到1%。补齐上述短板,不仅需要党委、政府支持,高校引导,更需要行业本身增强吸引力。进一步优化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将更加有益于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分别系湖南女子学院商学院副教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