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深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院坝议事,议出“最美零距离”
——泸溪县以“院坝会”激发乡村治理大效能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泸溪县兴隆场镇甘田坪村千亩烤烟种植基地。   张建辉 摄

    ▲泸溪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科技专家、技术人才到辣椒种植基地开展技术服务指导。

    张克宁 摄

    ▲泸溪县达岚镇村务协管员开展道路清淤,畅通交通运输。杨波 摄

    泸溪县委书记彭武学带头深入村居,召开院坝会,宣讲党的政策,与群众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为民办实事。张言文 摄

    泸溪县党员干部到联点村,以“院坝小讲堂”方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张克宁 摄

    泸溪县小章乡大水坪村的木耳种植基地。李寒露 摄

    泸溪县马王溪村鑫隆陶瓷厂生产现场。李寒露 摄

    武溪镇狮子山葡萄产业园。  (泸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李寒露 向晓玲 张建辉 姚俊锋

  山乡冬月,层林尽染,碧水流云,暖阳和煦。镶嵌在山与水之间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潭溪镇大陂流村,凭河临风,摇曳多姿,好似一幅俊秀的五彩画卷。

  12月11日上午,10多位党员和村民代表在村部前坪围椅而坐,召开污水设施改造议事会,通报动用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村民购买医保事宜。自今年4月以来,这已是该村召开的第11次院坝会。

  政策在此宣讲,思想在此碰撞,民意在此收集,服务从此展开,发展就此推动。干部沉下心、俯下身,与群众面对面,今年以来,泸溪县通过广泛开展院坝会,把治村之计上升到全县之策,构建起“组织扎根、资源下沉、服务进门”的“党建引领,五联共治”乡村治理新格局。

  以小见大,“微幸福”激发乡村治理效能

  碧绿沱江绕村而过,泊岸的小船一字排开,码头上行人往来,取暖的柴火堆升起袅袅烟雾,交织成一幅宁静温馨画面。

  离码头不到100米的一条巷子里,“叮当叮当”的打铁声不时传出,敲破山村的宁静。

  这里是泸溪县解放岩乡水卡村,位于湘西州沱江下游,与吉首市和凤凰县接壤,是一个临水而栖、掩映在翠绿山林中的美丽村庄。

  因紧邻沱江这条积淀了厚重历史文化的河流,原来村里100来户人家中,铁匠铺就有80多个。如今,村里只剩下街头两家打铁铺和几家铁器店。

  “我已经打铁38个年头。”在机械制造业迅速发展的今天,52岁的村民谢茂全仍然坚守着手工打铁这门手艺。他是远近闻名的“铁匠大师”,打制的锄头、菜刀等产品供不应求。

  “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证书马上就要发下来了!”谢茂全感慨地告诉笔者,在今年4月6日,泸溪县委书记彭武学,及黄鹏程、邓建军、杨晓波等县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村里,同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起召开的院坝会上,自己不经意将提出的“想把手艺传下去”的小心愿,居然以这种形式实现了。

  水卡村党支部书记向建军代表全村提出的建设“水美乡村·画中水卡”建议,得到全体村民和县有关部门全力支持:桥梁加固工程即将完工,沿河游道已投入使用,自来水扩容工程正在施工,水毁设施全面修复……

  “院坝会上,乡亲们的诉求得到及时回应,问题得到了解决。院坝会搭好了互联互助的‘大舞台’,干部联村组,村里人人尽责抓生产、搞建设、护环境,干群信心不断提振!”向建军感慨地说。

  在泸溪县,一个个“水卡”,激活“水动力”,培育壮大“水经济”,夯实了该县“打造武陵山区滨水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基础。

  今年以来,泸溪县全体县领导带头深入147个村(社区),以院坝会为纽带,搭建群众“家门口”的便民服务平台,聚焦群众“微幸福”,职能部门、有关单位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在解民忧、兴产业中,全面激发乡村治理效能。

   求真务实, “强筋壮骨”夯实乡村治理家底

  “现在在村里当保洁员,我不仅负责一段街道的清扫,还是这一区域的管理员,待遇涨了,工作效率高了,责任意识也强了。”泸溪县潭溪镇大陂流村的保洁员杨茶花笑着说。

  在脱贫攻坚阶段,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设定,一般都会对建档立卡户进行政策性照顾。而因待遇较低、人员能力素质不齐等因素,无法调动其积极性,也不便村里加强管理。

  “小智慧”集成“金点子”。按照“村民提事—院坝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流程,泸溪县全面梳理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建议、反馈、办理工作台账,对意见建议及时甄别、科学分析、定期会商,形成有价值、含金量高的决策参考。针对在各村院坝会上收集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泸溪县把“治村之计”上升到“治县之策”,优化顶层设计。

  今年5月起,泸溪县在20个村试点,将原相关部门分别设立的农村保洁员、护林员、护渔员、水管员、公路养护员等5类村级公益性岗位,以及村辅警(综治员),集中整合为“村务协管员”,并将“六员”管理权限下放到村,提高相应待遇,取得良好效果。

  六员联治理,是泸溪县创新实施“党建引领,五联共治”乡村治理模式(即“干部联村组、党员联农户、人才联产业、乡贤联家乡、六员联治理”)的重要基石。

  作为湘西州唯一一个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今年4月以来,泸溪县组建了147支志愿服务队,组织5000余名党员干部、200多名专家人才走村入户,开展产业技术服务、全域文明创建,实现智慧从群众中来、实惠到群众中去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夯实乡村治理家底。

  12月12日,笔者来到浦市镇马王溪村,冬日暖阳照在村部前的陶瓷景观上熠熠生辉。

  “在今年3月首次召开的院坝会上,村民们为村里发展献计献策,共整理各类建议23条,明确了‘打造陶瓷景观文化一条街带动周边现代精品农业产业园、陶瓷陶艺加工工业园、生态休闲文旅观光园的三产融合发展样本’目标。”马王溪村党支部书记石泽林介绍说。

  年产值2000万元,带动就近就业200余人的鑫隆紫砂陶瓷厂,是马王溪村支柱产业。目前,院坝会上被认为是“开玩笑”的“新建一个陶瓷厂和新开一条生产线”目标即将完成,村里陶瓷厂新增的生产线机械设备已入场,在泸溪高新区新建的陶瓷生产线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此外,190多户村民新装了自来水,2个山塘进行了坝体修缮,进村路口新安装了交通信号灯,溪坝改造项目全力推进,陶瓷景观文化一条街初现雏形……

  “原本以为那些只是院坝会上提的空目标,没想到现在都实现了。我非常期待到新工厂上班!”51岁的村民黄金花,看到村里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高兴地说。

  泸溪县广泛开展的院坝会,“小院坝”真正成为干部转作风、为民办实事、推动硬落实的“大平台”。

  浙江省建德市人沈燕明,5年前来到村里流转了10亩土地种植草莓。今年6月初,泸溪县遭受洪灾,沈燕明的草莓园被水毁,颗粒无收。灾后重建过程中,村里10多名党员和群众帮沈燕明的草莓园清理淤泥、搭建大棚。

  如今,站在清香扑鼻的大棚里采摘成熟的草莓,沈燕明感慨地说:“这里的配套服务越来越完善,干部们求真务实,经济发展环境好,我愿意在这里长期发展。我的草莓园今年又新增了10多亩。”

  目前,马王溪村党支部领导村经济联合社、泸溪县七彩旅游公司、村劳务公司实行一体化发展,率先在泸溪县实现村级集体经济过100万元目标。

  据统计,针对基层干群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诉求,泸溪县委及时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操作性文件政策,整合资金3.2亿元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2000万元用于75个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2022年,泸溪县在克服特大洪灾和罕见旱情的双重影响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优“三产”融合,做强实体经济,盘活资源资产,打造“飞地经济”,不断拉长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链”,全县14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截至12月12日已达2800多万元,收入10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

   内外兼修,“塑形铸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暖暖的新家,稳稳的幸福。

  12月12日上午10时许,在泸溪县易地扶贫搬迁武水花园安置区“小菜园”里,安置区群众杨成翠正在菜地里采摘蔬菜。

  “今年9月份就分到了菜园子,种了上海青、香葱、韭菜、大蒜、萝卜,长势很好。自家吃不完,摘回去就送给街坊邻居们。”杨成翠对笔者说。 

  “十三五”期间,泸溪县集中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1023户3575人,分别居住在3个集中安置点。虽然搬迁户住进了新房,但种地务农的习惯难舍。这一类诉求,在武溪镇上堡村的院坝会上反映强烈。

  今年,泸溪县在3个集中安置点附近流转土地近60亩,分配到有需求的安置户种植蔬菜,在满足搬迁群众土地情怀同时,降低其生活成本。

  “党员联农户”激活了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在泸溪县创新实施的“党建引领,五联共治”中,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党群连心、五个到户”,创新“158”工作机制(即1名党员至少联系5户村民,聚焦民情走访、文明倡导、法治宣传、纠纷调解、政策落实、产业对接、精准服务、带动发展等8项内容),坚持双向选择,合理搭配、优化结对建组,全县6220名农村党员,联结群众8.7万余户,实现家家党员联、户户见党员。

  在2022年抗洪救灾、防旱抗旱中,泸溪县积极组建党员先锋队,开展党员亮身份、公开承诺、积极践诺、支部评诺行动,实施村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三单”服务机制,着力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2年入夏以来,针对部分村寨出现用水短缺问题,泸溪县累计发动党员3700人次,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用水5000余人。

  乡贤联家乡,文明乡风拂面来。在乡村治理中,泸溪县大力实施“百名乡贤建家乡”活动,村村成立乡贤会,由乡-村两级党组织牵头,搭台聚贤、筑巢引贤,引导“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能人、大户、社会名人、企业家返乡,感召乡贤能人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出资出力。今年,泸溪县创新推出“名誉村主任”制度,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的方式,从县直机关事业单位正常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在职干部中,试点选派8名政治上靠得住、农村工作有经验、产业指导有技术、有事业责任心的优秀干部,到村担任“名誉村主任”,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思想进步是最大的进步。

  “院坝会议事,注重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拉近了干群距离,解决了实际问题。村里院坝会征集的20多条建议,在项目实施中,我明显感受到村民思想的进步。”省农业农村厅驻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第一书记徐飞良感慨地说。

  走进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一个个产业大棚鳞次栉比,一丘丘荸荠“丰”景如画。“我们采摘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眼下,荸荠进入采收期,在五果溜村荸荠产业园里,省农业农村厅驻村工作队农科专家郑和斌,来到田间指导荸荠采收注意事项。

  人才联产业,科技花开春满园。荸荠是五果溜村的特色支柱产业,省农业农村厅驻村工作队发挥人才优势,全村荸荠科学种植水平稳步提升。去年当地荸荠每亩增产1500斤以上,村集体收入增加5万多元。今年,五果溜种植荸荠近500亩,比上年增加100多亩,丰收在望。

  村民米成许说:“村民跟着党支部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干劲足,收成好,日子一天比一天甜。大伙都在不断追求进步!”

  泸溪县委书记彭武学说,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就是要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泸溪县通过院坝议事,议出了联系和服务群众“最美零距离”,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