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蓄势起航 扛鼎一方
——看娄底经开区非凡十年巨变

  娄底经开区一角。 娄底经开区供图

  邹娜妮  吴炎冰  龙思江

  10年,于历史的长河不过短短一瞬,于娄底经开区而言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娄底经开区干群锐意奋发,砥砺前行。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在娄底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园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秉承“三生三宜”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增长与转型同步、生产与生态和谐、发展与民生共进的跨越之路,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间前行不舍昼夜,连结起过去和未来,铭记着光荣与梦想。十年来,一个又一个梦想在娄底经开区成为现实——

  园区荣誉显赫

  这十年,是娄底经开区走向“强起来”的十年,是激情满满、收获颇丰、活力四射的十年。园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空间稳步拓展,配套环节逐步优化,成功跻身国家百强经济技术开发区行列,先后获评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湖南省汽车配套产业基地、湖南省最具产业影响力产业园区等数十项称号。其中,薄板深加工产业被国家工信部列为“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重大产业项目、全省十大“千亿产业集群”,薄板深加工列入省政府2021年十大重大产业项目。

  综合实力不断跃升

  这十年,是娄底经开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成为娄底市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十年。园区规模工业企业数从67家增长到166家,年均增长10.61%,规模工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126.91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1007.12亿元,年均增长25.88%,2022年三季度总产值765.42亿元,同比增长2.62%;规模工业增加值从34.81亿元增长到181.34亿元,年均增长20.13%,2022年三季度增加值133.92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工业营业收入从122.14亿元增长到1217.01亿元,年均增长29.10%,2022年三季度营业收入955.75亿元,同比增长6.45%;利润总额从14.67亿元增长到73.56亿元,年均增长19.62%;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例从55.39%增加至92.84%,年均增长5.91%,2022年三季度占比95.7%;地方财政收入从1.77亿元攀升到6.60亿元,年均增长15.75%。

  主导产业蓬勃发展

  经过十年的发展,娄底经开区形成了钢铁新材、工程机械“两大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聚集了包括亚洲最大的高端中薄规格热处理板生产基地华菱涟钢、可生产世界最高规格汽车板材的VAMA、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液压油缸研发生产基地三一中兴液压、不锈钢复合钢筋成为国家行业标准的三泰新材等龙头企业落户发展。目前,园区正全力打造薄板深加工产业园、硅钢产业园、三一液压油缸智能生态城、重卡零部件产业园等园中园。

  十年间,两大主导产业企业数从36家增加到99家,年均增长11.90%,总产值从96.29亿元增长到974.18亿元,年均增长29.32%,2022年3季度总产值738.50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钢铁新材产业企业数从24家增长到49家,年均增长8.25%,总产值从54.59亿元增长到911.70亿元,年均增长36.73%,2022年3季度总产值696.24亿元,同比增长2.9%;工程机械产业企业数从12家增长到50家,年均增长17.18%,总产值从41.70亿元增长到62.48亿元,年均增长4.60%。

  10年的征程,无数个朝夕更迭的故事架起梦想之桥。三泰新材的热轧碳素钢-不锈钢复合钢筋、安地亚斯的新型动力电池陶瓷密封连接器等系列电子陶瓷、五江高科的感光干膜等自主研发技术均成为国家行业标准。与此同时,以电子元器件生产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医疗器械、健康管理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园区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特色鲜明、多元发展。

  改革探索持续深化

  历史,不会亏待奋斗者。改革之路,路阻且艰,无论遭遇何等境况,娄底经开区前进的步伐未曾停下。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园区在全市首创“项目周一调度会”,主要领导每周走访重点企业,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娄底经开区以“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推动发展”为总目标,以“办事不出园”为总要求,以“改权限、改审批、改执法、改服务、改机构、改人事、改考核、改薪酬”为总路径,全力建设全省乃至全国“效率更高、办事更畅、体制更活、服务更优、效益更好、激励更强”的实力园区。财税、金融、投融资等要素市场改革继续深化,国资、国企、商事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五办五公开”、“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方位推进,合理划分审批阶段,实施“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随着“经开区政务服务旗舰店”、“娄政通”APP、“娄底市‘链企银’金融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娄底市综合治税平台”等上线运行,村(社区)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

  这十年,园区开放水平持续提升,组建了投资服务团队,对入园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形成了从招商引资、建设投产到扶持壮大的全程“服务链”。一场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正在酝酿——建设娄底第一个产权服务平台、第一个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第一个农民工培训基地、第一个电商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投资保姆”服务。截至2021年,实际到位内资90.85亿元,进出口额124.29 亿元。

  创新活力高度彰显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娄底经开区并未停止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脚步,持续推动工业产业智能制造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园区高度注重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本着以升促建的原则,积极推荐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多措并举打造充满活力、辐射全市的区域创新高地、产业创新高地和机制创新高地,成为娄底经济社会的“增长极”和发展的“发动机”。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几家增加至2021年的60余家,逐步涵盖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子陶瓷、汽车、生物医药、物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多个领域,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012年的53.3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940.31亿元,年均增长37.55%,2022年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32.53亿元,同比增长3.57%。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2012年的52.0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937.98亿元,年均增长37.89%,2022年三季度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31.01亿元,同比增长31.04%。

  涟水河畔,变化正在发生!娄底经开区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创一电子与中科院共建国家级中科创一芯磁联合实验室落户园区,联手中南大学成立抗磨材料研究实验基地和新材料研究生实践基地。园区成功主办创客中国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活动,积极盘活、培育、壮大现有人才队伍和培训平台,发挥本土高职院校优势,培养高技能“娄底工匠”。党的十八大以来,园区规模工业研发费用从2.39亿元增长到38.92亿元,年均增长36.35%,2022年3季度研发费用29.71亿元,同比增长12.62%。

  娄底经开区,迎接一场场丰收!十年砥砺,娄底经开区既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奋进在更壮阔的征程,园区坚持目标导向,紧紧抓住“三生三宜”发展愿景,凝聚各方发展合力;厘清产业链发展思路,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优势产业聚集区;突出项目建设,围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切实加强各项服务、协调和考核工作;加强要素保障,解决资金、人才、用地和政务服务等问题,突破瓶颈制约。

  山长水阔不辞其远,赴汤蹈火不改其志。行进到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娄底经开区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进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