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3版
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3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5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7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8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9版:市州
   第10版:要闻
   第1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碧水共长天一色
——长沙生态环境质量十年大跃升

  长沙生态环境质量十年实现大跃升,“山水洲城”品质更加彰显。

  辜鹏博 摄

  蓝天碧水,美丽后湖。(长沙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陈 新 李 明

  秋高气爽,行走星城大地,目之所及,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数据显示,2022年截至10月16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236天,优良率81.7%;1至9月,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十年前,秋冬的雾霾天气曾是百姓的“呼吸之痛”。十年后,蓝天已成日常,美丽长沙跃然眼前。

  蓝天碧水的背后,是铁腕治污的艰辛。

  作为省会城市,长沙工业企业排放多,柴油汽车尾气多,建筑工地扬尘多,周边农业农村秸秆焚烧治理难度大等复杂性特点,2013年,长沙空气优良率仅54.0%,重污染天数达54天。彼时,网络上充斥着不少雾霾的“段子”,足见老百姓对蓝天白云的期待日益迫切。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通过持续深入的攻坚,长沙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十年实现大跃升,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山水洲城”品质更加彰显,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这十年,长沙“大生态环保”格局持续巩固,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产业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重拳整治“散乱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推进VOCs治理和清洁化生产,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双碳试点示范建设;规范护水,深化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与整治;工程净水,逐步填平城乡基础设施短板;铁腕保水,强力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生态活水,提升水系环境容量自净能力;科学测水,打造科学精准监管监测体系;还湿养水,构筑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

  一幅天更蓝、水更清、万物更加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在星城大地上徐徐铺展。

  蓝天常驻。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4天,相较与2013年(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起始年)增加108天。空气优良率从2013年的54.0%上升至2021年的83.3%;PM2.5浓度从2013年的83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43微克/立方米。

  碧水常清。截至目前,长沙市湘江干流水质已全线达Ⅱ类,浏阳河、捞刀河、沩水、靳江河等主要支流水质均稳定或优于Ⅲ类;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长沙湘江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全市335条大小河流“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场景已成常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区域噪声和道路交通声环境整体平稳。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让美丽长沙的知名度、影响力大幅提升。望城区、宁乡市、长沙县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浏阳市获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至此,长望浏宁都获得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国家级金字招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长沙,越来越多的地方,生态旅游正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不仅如此,绿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生活已成风尚,全民共建共享,正汇聚强大合力。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篇章。长沙生态环境部门将牢记使命,久久为功,奋力前行,美丽长沙必将铺展更加壮美的图景!

  长沙生态环境质量十年跃升大家谈

  久久为功,蓝天常在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 张琳

  2021年,长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4天,相较于2013年(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起始年)增加108天,相当于2021年的优良天数比2013年多了3个多月,“长沙蓝”已成为常态。数据的跃升,见证了长沙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回望长沙空气质量跃升之路,是一条驰而不息、砥砺奋进之路。

  长沙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严厉实施“六控十禁”措施,打出了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

  长沙聚焦“四大结构”调整,在重点领域持续攻坚,强力开展移动源排气污染管控,实施柴油货车禁限行政策,建设黑烟抓拍、路面遥感等系统,持续开展高排放机动车路检路查,强力推进重点地区喷淋设施安装,深入开展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百日行动,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集中整治。完善施工工地视频和扬尘在线系统,扬尘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通过“夏季攻势”、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一企一策”、工业涂装行业专项帮扶等工作不断提升全市工业绿色生产水平。强化餐饮油烟、垃圾焚烧、烟花鞭炮燃放、秸秆焚烧、散煤燃烧等面源污染管控。

  同时,我们强化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数据分析、会商研判、提级管控、执法巡查、暗访督查、工作调度、应急响应、联防联控措施,开展蓝天保卫战市直相关单位工作评价,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主要污染指标浓度,着力消除重污染天气。

  绘就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 张杰

  这十年,长沙市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秉承“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三水统筹,坚持高位推动、规划引领、制度保障、部门协同、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河湖长制,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湘江保护和治理“三年行动”、水源地保护、洞庭湖削磷、铊污染专项治理等标志性战役。实现全市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划定110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现污水处理能力超过400万吨/天,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对湘江干支流93个重点入河排口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预警;落实“十年禁渔”,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3.07%;有效保障生态流量,退耕还林还湿总面积1267亩……

  2019年以来,全市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实现100%达标,2022年1-9月,湘江(长沙段)樟树港断面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年均浓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25.4%、67.7%、25.9%。浏阳河三角洲、沩水胜利断面提升三个水质类别,龙王港入湘江口水质实现由黑臭到优良的转变。浏阳河获评全国示范河湖,沩水、株树桥、圭塘河、后湖、松雅湖等被授予省级“美丽河湖”示范案例。

  开创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新局面

  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 欧俊

  十年来,长沙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始终保持严执法主基调,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同时不断优化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统筹推进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开创生态环境执法新局面。

  我们不断加大执法力度。聚焦主责主业,严格执法办案,查处一批突出环境违法行为,长沙案件数、处罚金额多年均居全省前列。因表现突出3次获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2次获评全国环境信访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获评全国“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活动表现突出集体”等荣誉。

  我们不断优化执法方式。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制定污染源、辐射单位和危险废物单位随机抽查工作方案,按照分别抽取、合并检查原则开展污染源分类监管和差异化监管,结合月执法计划制度统筹开展日常执法检查。建立并动态更新我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名录,对正面清单内企业降低检查频次,做到“无事不扰”。在监管行动中充分利用无人机、在线监控、用能监控、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执法,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强化企业帮扶指导,督促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我们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制定出台《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等18项执法制度,全面构建五大机制为特色的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体系。定期组织对区县(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污染源现场检查、纠纷调解处理、环境处罚案卷等开展日常稽查和专案稽查,不断规范我市生态环境执法行为,不断强化依法行政水平。

  环境监测能力水平迈上新阶段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 吴坚

  生态环境监测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不断优化,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大量增加,监测覆盖面扩大至乡镇和重点行政村,监测要素逐年增加,专项监测逐步丰富,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突飞猛进,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现代化水平迈上新的发展阶段,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做实“支撑”、做强“引领”、做好“服务”,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准、全”。

  十年来,我们的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在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中,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连续4年蝉联省直分析技能组团体冠军,团体奖项和个人奖项领跑全省。

  十年来,我们不断提升大气精准预警预报能力,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和轻微污染天气,切实减轻污染影响,目前,长沙监测网络更加完善,环境空气质量已建成10 个国控站点、9个省控站点、4 个市控站点、4 个组分站、162 个小微站、4 个工业园站点,形成了覆盖全市主要城区和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精细化监测网。2021年,长沙市大气预警预报时效延长至未来7天,等级预报和AQI预报准确率为86.54%和57.69%,居全省领先水平。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长沙已形成以100个地表水手工监测断面和5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为主体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声环境、农村环境、土壤环境、酸雨和降尘监测工作等逐步完善监测网络建设和增加监测指标。

  不仅如此,长沙建成“智慧环保”平台,深入开展空气、水、土壤、噪声等要素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建立了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和报送机制,为各级党委、政府、环委办、蓝天办、河长办、园区等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引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