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3版
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3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5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7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8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9版:市州
   第10版:要闻
   第1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山:“湘江源头”喜看“山乡巨变”

  湖南蓝山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 彭华 摄

  蓝山县皮具箱包科技产业园。 杨雄春 摄

  蓝山县毛俊水库是国务院“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2022年3月4日,毛俊水库正式下闸蓄水。 杨雄春 摄

  ▲蓝山县湘粤北路。 杨雄春 摄

  ▲2022年7月31日,蓝山县余香路通车仪式现场。 杨雄春 摄

  杨雄春 周石保 彭 华 曾兰志

  在蓝天与白云相交的地方,在青山与绿水相拥的地方,在湖南母亲河湘江的源头,是如诗如画的蓝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处“楚尾粤头”“湘江源头”“产业桥头”的蓝山抢抓机遇,积极向南向海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奋勇搏击,谱写了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挺立潮头、勇担使命,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打造“三区一园”,推动实现“四个走在全省前列”,吹响了建设开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新蓝山的号角。

  2012年至2021年,蓝山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1%、10.7%,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实现量质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跻身全市第一方阵。先后获得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全面小康推进工作优秀县、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县、全省“四好”交通真抓实干先进县等国家级、省级荣誉100余项。

  兴产业强实体 特色经济方兴未艾

  深秋时节,蓝山县皮具箱包科技产业园嘉益皮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脱贫户曾福庚推着叉车搬运皮具原料,嘴角上扬。曾福庚家住所城镇团沅村4组,曾因病致贫,还欠下一屁股外债。得益于蓝山县近年加快发展皮具箱包产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曾福庚进厂当了工人,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解了燃眉之急。

  蓝山县地处“楚尾粤头”,在广东狮岭从事皮具产业的蓝山籍人员多达4万余人。该县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举全县之力发展皮具箱包玩具“一主一特”产业,帮助城乡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沿海地区客商抢滩蓝山发展皮具箱包产业,蓝山县皮具箱包科技产业园二期标准厂房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呈现“集群式”落地、“抱团式”入驻、“链条式”发展态势。

  该县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领导干部带头为企业纾困解难。一个个满载皮具箱包的货柜从蓝山始发,运往世界各地,蓝山已成为全国皮具箱包重要生产基地。2020年和2021年,蓝山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永州·蓝山国际皮具箱包博览会。

  蓝山县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把营商环境打造成核心竞争力,助力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蓝山获批全省唯一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县。将政务服务中心搬进园区,创新推进涉企经营“一照通”改革,实现“服务一扇门、办事一个窗、审批一枚章、多件事一次办、服务‘零距离’”。在全国首创“帮您办”服务,政务服务“蓝山模式”被省市宣传推介。清亲的政商关系和优越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在蓝山放心放胆发展。

  “我们来蓝山,就是看中了蓝山县委、县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大做强皮具箱包产业的坚定决心。”奇秀科技投资11亿元建起了总面积10多万平方米的奇秀工业园,推出了自主拉杆箱品牌“名将”,与新秀丽等多个国际品牌合作,生产的拉杆箱出口东盟和欧美地区,并成功引进了航登科技、金骏包装、创赢科技等配套企业入驻奇秀工业园,全力建设集箱包设计、研发、配件生产、成品制造于一体的闭环式供应链和与快递物流公司无缝对接的仓储物流产业链。嘉益皮具、雅科达特种装具、揽胜科技等一批皮具箱包企业相继入驻蓝山经开区,蓝山创品国际智慧物流园成功开园。今年12月,第三届永州·蓝山国际皮具箱包博览会将在蓝山举行。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十年来,蓝山已引进皮具箱包玩具企业150余家,总投资达177亿元。全力打造“打造中国皮具箱包创新之都、玩具产业中国智造之都、知名品牌汇聚培育之都”。蓝山皮具箱包产业列入全省“十大产业集群”,蓝山皮具箱包小镇获评省级特色产业小镇。

  做大做强“一主一特”产业的同时,蓝山现代农业后劲增强,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蔬菜、水果、烤烟、茶叶、药材5个“万字号”农业基地初具规模,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达到15个,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1家,全县农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22.6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0.69亿元,年均增长6.72%。

  抓保护强治理 呵护源头绿水青山

  “湘江源头的水冰冰凉凉,还有一丝甜味。”深秋,来自长沙的尤女士和家人走进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捧起源头水连喝三大口。根据蓝山县生态环境部门检测数据,湘江源头野狗岭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Ⅰ类标准。

  蓝山县扛牢保护湘江源头的政治责任,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生态蓝山的实施意见、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工作方案、湘江污染防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把湘江源头生态保护当作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来抓。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立足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组织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全域是源头、全民抓保护、全程强监管、全面促落实”的理念,保持“源头”敏感,强化“源头”担当,展现“源头”作为,吹响了“在保护生态环境上走在全省前列”的号角。

  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湘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全面推行“双河长制”和“林长制”。创新成立民间河长行动中心,辖区内每条河流各明确一名官方河长、一名民间河长,县、乡、村相互搭配,实现全县全部河流和各类水库“河长制”全覆盖。

  该县拒绝生态效益低的企业投资办厂,十年来,累计投入8亿元以上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河长制、林长制、十年禁渔等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克服阵痛,依法关停影响环境的企业200余家,“停缓调撤”项目14个,每年为此减少的税收在3亿元以上,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污染防治持续发力,湘江源头的生态优势不断显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2%,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长期位列全市前5名、全省前30名,境内主要河流断面达标率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蓝山“熄灯为候鸟让路”成为常态,“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现身蓝山,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云冰山景区“千年苔藓”随处可见。蓝山被评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湘江源头区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湘江源头的绝美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好生态盘活文生旅融合“一盘棋”。该县引进香港新井集团投资15亿元在南风坳建设云冰山旅游景区,开发了云海秘境、冰挂奇景、湖畔鸟鸣、溪谷竹语等旅游板块,云海日出、冰挂雾凇、千年高山苔藓、星空露营、生态康养等特色旅游吸引粤港澳游客纷至沓来,被人们称为“南方雪乡”“南方避暑胜地”。云冰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观雁、冬听雪的“四季游”“全域游”发展格局,与湘江源国家森林公园、蓝山谷、百叠岭、大洞悠乐园、毛俊民俗文化景区等景区遥相呼应,文生旅融合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办实事惠民生 人民福祉持续改善

  傍晚时分,霞光满天。舜水河畔的蓝山县塔下寺文化广场欢声笑语不断。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沼泽地。蓝山县加快推进城市休闲文化广场建设,将荒地变成了市民休闲运动的“网红打卡点”。家住塔下寺教师村的李翠娥每天陪家人来文化广场散散步,欣赏沿河风光。

  十年来,蓝山县加速推进城乡规划和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提升,三蓝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大力实施民生类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毛俊水库枢纽工程成功下闸蓄水,水库移民安置工程全面完成。高速公路连接线、蓝山大道、东方大道等城区道路新改建完成,打通湘粤北路、工业南路、边贸北路、五里南路、余香路等40多条“断头路”,形成五纵五横的城市交通路网。新建启用蓝山县和平汽车站,城市循环更畅通,老百姓出行更舒心。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新建塔下寺文化广场、夔龙公园、森林植物园、舜水河湿地公园、沿河风光带等一批休闲广场和公园绿地,实现老百姓开窗能见绿色,出门能进公园。加快示范性中学、中医院、智慧停车场等民生项目建设,对城市老建筑三口井提质改造,搬迁老旧水果市场,整治“金龙街”马路市场,合理规划摊位摆放点,让“地摊经济”更规范便民。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业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毛俊镇、太平圩镇、楠市镇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二水厂、两江口水厂投入使用,城乡供水一体化步伐加快。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县城,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面貌显著改善,毛俊村、上下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43个贫困村6760户27571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兑现了“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的庄严承诺。深入推进“六稳六保”,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五大保险”扩面提标,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实现应保尽保。实施公租房建设6964套、棚户区改造1138套。完成湘源学校、示范性幼儿园、赤蓝桥小学等城区学校建设,新增城区学位2.3万余个,彻底消除大班额。千方百计统筹资金1.8亿元,在全市率先完成“规民”工作任务。

  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五升四降”新成效,初步实现群众看病“不花冤枉钱、不跑冤枉路、不误诊错诊”的目标。全县县域内住院就诊率 90%以上,基层就诊率72%,县内患者人均次诊疗费用降幅30%,蓝山中心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全县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显著增强。建设村级标准卫生室209个,实现体检、看病、拿药等基本医疗服务不出村。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总数由2012年的1144张发展到2021年的2414张,增长了1.1倍。2021年,蓝山县入选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优秀实践案例。

  在湘江源瑶族乡竹林村,湘九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把游客送上门,瑶家妹子王美嫦开办的“瑶家美食”农家乐几乎天天爆满。该县大力实施“交通强县”战略,持续发扬“三盯”精神和“三干”作风,改善农村交通环境,优化农村交通路网,打造了湘九公路、百叠岭通景公路、浆洞上洞至南风坳公路等一条条最美农村公路,推动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7月底,湘九公路正式通车,同步开通了湘九公路旅游专线,景区旅游道路环境优化改善,沿途3个少数民族乡镇的偏远山村群众出行更加方便。目前,蓝山县农村公路达1266.38公里,村村通上四级以上水泥路,25户100人以上的自然村全部通上了水泥路。2021年蓝山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深入推进“平安蓝山”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铲除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和“保护伞”,全县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和基层党建,干部上门为群众办实事成为常态。开辟21条“党建航线”,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农村党支部“五化”建设达标率100%,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消除。蓝山驻花都区流动党组织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毛俊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