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成 龙晓晖 张忠良
金秋时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酉水欢歌、群峦叠翠,花果飘香惹人醉,稻香鱼肥话丰年,城乡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建成小康的喜悦交相辉映,绘就一幅城市靓、产业兴、人民富、乡村美的美好画卷。
城乡大地生机勃勃,美丽家园宜居宜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靖县围绕加速建设“酉水明珠·黄金茶城·幸福保靖”目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创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抓手,大力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取得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谱写了建设现代化新保靖的崭新篇章。
十年来,保靖县地区生产总值从40.88亿元增长为80.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68亿元增长为10.9亿元;财政收入由3亿元跃升至5.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19.64亿元增长到24.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461元增长为2703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91元增长为13108元。
“两茶一果”助振兴,农业特色产业富民强县
“今年的茶品质特别好!我种了50亩8号保靖黄金茶,炒了300斤干茶,每斤售价接近5000元!”10月14日,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种茶大户石桥聪一边泡茶,一边算起了收入账。
黄金村是保靖黄金茶的发源地,所产茶叶素有“一两黄金一两茶”之美誉。登高远眺,白云悠悠,万亩茶园随山势排开,层层梯田,绿意涌动,阵阵茶香随风荡漾。冷寨河清澈见底,鱼虾嬉戏;沿岸杨柳依依,鸟鸣迭起。
好山有好水,好水出好茶。龙颈坳、格者麦、德让拱、库鲁、夯纳乌、团田、冷寨河7大古茶园,如珍珠般散落在黄金村各个角落。2057株明清时期古茶树,历经数百年风霜雨雪,成为保靖黄金茶种质基因库。其中,德让拱古茶园中的“黄金茶树王”,树龄达416年,被誉为“可以喝的文物”。
老茶树变身“摇钱树”,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保靖人的辛勤付出。
保靖县农业农村局原高级农艺师张湘生,倾尽青春年华研究保靖黄金茶扦插育苗技术。黄金村的茶农至今记得,张湘生背着孩子、顶着烈日,在试验田里奔波的场景。
手工制茶湘西州级非遗传承人向天全,12岁开始跟着父亲制茶,手艺精湛。“父亲一再叮嘱我,茶再贵,也要保证质量。”向天全说,他坚持手工制茶,既是为了口感,也是一种缅怀和传承。
如今,全村共有茶叶种植面积3.2万亩,年创产值3.2亿元,兴建合作社40多家、公司14家、家庭农场10家、加工厂200多个;研制出“黄金2号”“黄金8号”“黄金168”等多个新品种,开发出茶粉、茶油等新产品,不断提高保靖黄金茶附加值。
保靖县位于土壤富硒带、微生物发酵带和植物群落亚麻酸带“三带”交集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后,保靖县立足实际,做大做强保靖黄金茶、油茶和柑橘“两茶一果”特色支柱产业,按照“一县一特”“一特一片”的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因户施策,确保乡镇、村有稳定脱贫的主导产业,建档立卡户有稳定脱贫的当家产业,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2020年底,全县204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2648人稳定脱贫,2277户10174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挪穷窝”“斩穷根”,27个先进个人和集体获全国全省脱贫攻坚表彰,保靖县先后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重点帮扶先进县,实现了由国家深度贫困县向高质量脱贫摘帽的转变。
保靖县比耳镇坐落在酉水河畔,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享有着“柑橘之乡”的美誉。
脐橙是比耳镇的主导产业,已有200多年历史,现有种植面积1.4万亩,年产量1.7万吨,是全镇居民主要收入来源。当地流传着一句歌谣:读的是柑子书,盖的是柑子屋,娶的是柑子媳妇!
近年来,当地政府引导搭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提高栽培技术和脐橙质量。同时,积极对接湘潭大学艺术学院,协同创新,打造“酉酉橙”品牌,皮薄肉多,口味香甜,广受欢迎。
近年来,保靖县在柑橘产业上谋发展,以柑橘特色产业为发展动能,有效发挥酉水人才专家工作站作用,把专家引进来让人才跟着产业走,壮大村集体经济,绘就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新图景。2021年全县种植柑橘15.6万亩,产量达12万吨,年销售额3.8亿元,是实实在在的“致富果”。
两茶一果富百姓,目前保靖黄金茶、油茶、柑橘三大产业总面积达43万亩以上。其中,保靖黄金茶14万亩,总产值20亿元。如今,沿河种植的柑橘,环山栽种的茶叶与油茶,成为保靖县一道靓丽风景。以前的荒山滩涂,逐渐变成保靖人的“金山银山”。
“两山一河”绘新景,生态文化旅游来势喜人
保靖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巴楚文化的积淀,苗山土水的烟雨,写下一方山水传奇。近年来,保靖县大力发展以吕洞山、白云山、酉水河“两山一河”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旅游,做好“旅游+”文章,形成全县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位于保靖县南部的吕洞山,是国家AAA级景区,最高海拔1227.3米,由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地壳运动造就而成。峰顶巨岩壁立,是里东苗王的化身,被誉为苗人的精神家园和心中的圣山。
吕洞山区不仅山清水秀,其苗寨尤为原生古朴。大大小小数十个苗寨依山傍水,木屋瓦房,古木参天,古茶飘香,溪河绕寨,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这些苗寨错落有致、保存完好,文化底蕴丰厚。其中五大苗寨均为吕洞山化石级古苗寨。其中夯吉是吕洞山五行苗寨之首,被誉为“千里苗疆第一寨”,孑遗着最古老的原生态苗寨之韵。
这里,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拦门酒、赶秋节、过苗年等节日和活动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探奇。干净整洁的户间道和游步道,古朴的民居,庭院美观的农家乐,大片大片的茶园,汩汩流淌的小河,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保靖黄金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们正以黄金村为核心,做茶文章、打康养牌,打造特色茶旅小镇。”吕洞山镇镇长彭进告诉笔者,该镇正打造“一山一谷六寨”生态文化旅游格局,推动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
划一叶扁舟,随着“毕兹卡”繁衍生息的母亲河酉水而上,倾听一曲原始巫风“活化石”梯玛神歌,探寻土家发源地之宁静祥和。踏一路风尘,沿着苗族先民迁徙的足迹,感知一个古老民族的雄强、坚毅、沧桑和达观。
位于保靖县北部的白云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旖旎,生态保存完好。山上终年云雾缭绕,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森林覆盖率达93%,是一个天然氧吧。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白颈长尾雉、珙桐等数十种“国宝级”动植物。
伫立海拔1250米的白云山巅,远观千山万壑、云卷云舒,近听竹林呼啸、鸟唱蝉鸣。走在密林深处,地上青苔铺成一片绿毯。不时有不知名的鸟儿飞过,空灵的叫声在大山回荡。数道光瀑从绿叶缝隙洒下,犹如一个时空驿站,让人忘却时光的流逝。
上世纪70年代,200多名青年学生在上山下乡的热潮中来到白云山,建起知青农场。他们在山上开垦梯田,建起茶园,种上五谷,放牧牛羊。
2019年10月,保靖县在原知青场场部建立白云邨民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民宿只有14间客房19个床位,却拥有知青石屋、土家吊脚楼、五柱八扇复式楼等众多特色房型,引来远近游客,常年供不应求。
保靖迁陵镇陇木峒村是国家级传统土家村落,在充分挖掘隐藏在绿水青山中的经济价值里,不断摸索前行的陇木峒走出了一条农旅、文旅、教旅“三旅”融合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是湖南省屈指可数的村办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里开发了农家餐饮体验、特色瓜果采摘、四季森林花园游览、垂钓休闲娱乐等多项乡村旅游项目,每年可接待游客8万人次,解决村民就业70余人。2021年全村仅乡村旅游收入便达60余万元,真正把一方“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如今的保靖,文旅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有地缝第一漂的捧车河“人体漂流”、有气势宏伟壮观的府库红石海景区、还有202村、白云邨等高端精品民宿,让游客在秀美山水间呼吸清新空气,在休闲娱乐中体味岁月静好。2021年保靖县旅游接待人次约254.8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1.27亿元。
“酉水明珠”放光芒,文明城市宜居家园梦正圆
酉水画廊,流光溢彩;老旧街巷,面貌一新。如今的保靖县城,大街小巷干净有序,文明之花蔚然绽放,城市功能日益完备,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让保靖人幸福感倍增。
“你瞧改造前和改造后的对比就晓得,现在多好啊!”松月路地处保靖县南门河片区的核心“商圈”,夜市商铺林立,小区住户众多。由于建设时间久远,存在部分路面破损、墙体破旧、卫生死角杂草丛生等差、乱、脏现象,严重影响了附近商铺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通过实施“微改造、微景观、微提升”,如今的松月路黛瓦白墙、休憩凉亭、仿古楼门、花坛砌栏、花树招展……焕然一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从曾经的“脏乱差”到现在的“整洁好”,成功实现了华丽转身,“逆袭”为幸福小巷。
十年来,保靖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的品质保靖,做好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补齐民生短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升人民素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田应秀是一位在环卫所工作了快十年的环卫工人,说起保靖城市十年来的变化,她感触颇深:“我工作快十年了,树种得越来越多了,路灯越来越亮了,人的素质都提高了,我们的工作也轻松了。”
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品质相关,与民生福祉相连。截至目前,保靖县已多方投资5.1亿元,改造小区127个,改造楼栋281栋涉及5448户,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一条条不起眼的背街小巷,成为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的缩影。拆违建、治违停,改善生活品质,10余条背街小巷在焕然一新的同时留住了乡愁。
保靖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为湖南省2022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省级联系点项目,按照“改造一片,提升一片,美化一片、幸福一片”的总要求,按照小区“缺什么补什么”,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从前期设计、制定方案、改造过程以及竣工验收都让小区居民全程参与,把群众的需求和意愿体现在每个改造环节,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真正成为亲民、为民的暖心工程,让小区居民幸福指数在家门口“升级”,擦亮文明城市幸福底色。
十年间,保靖县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善治,城市面貌提档升级,城市运转提质增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坚持“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环卫工作新模式,实施环卫一体化服务,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建立生活垃圾限时清理、“门前三包、门内达标”、机动保洁等制度,解决牌匾乱设、摊点乱摆、广告乱贴、道路乱挖、车辆乱停、非法运营等问题。
放眼保靖广大农村,乡村面貌发生的沧桑巨变,更是令人欣喜。近年来,保靖县创建111个美丽乡村、2条最美生态公路;建成4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3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安全饮水、生活用电、4G信号、光纤通达实现全覆盖,全面实现“五通五有”。
如今的保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27%,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9.2%,优良率居全州第一;河流、水库水质均在Ⅱ类以上,生态环境满意度评价全州排名第一,酉水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被誉为绿色明珠、天然氧吧。
守好一方碧水蓝天,保靖的答卷,既有速度又有质量,保靖县城入选“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被赞誉为酉水河畔的“威尼斯”并获评“最干净的城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好画卷,正在保靖大地徐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