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涛 向莉君
欢腾的画面犹在眼前:张吉怀高铁开通运营,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经济发展稳步提升。
惠民的乐章仍在耳畔:文明创建成果惠及万家,居民收入屡攀新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首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打造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州域南部核心经济区的战略目标,加速推进“项目兴市、改革兴市、实干兴市”,开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取得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谱写了建设现代化新吉首的崭新篇章。
生态宜居 产业兴旺 山乡面貌焕然一新
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
这个夏天,张排村的葡萄火出了圈。围绕采摘、休闲、观光,500余亩葡萄园,产值超过1000多万。
张排村通过优质种植、开拓市场,成功引种推广崇明玫瑰、巨峰、甬优1号、夏黑、醉金香等10多个葡萄品种。其中,张排种植的“醉金香葡萄”夺得2017年湖南省第四届“湘葡绿品杯”葡萄品评会金奖;“崇明玫瑰”和“巨峰葡萄”获得2018年湖南省第五届“湘葡绿品杯”葡萄品评会金奖。2013年开始,村里连续举办了五届葡萄音乐节,这让张排葡萄名声大噪。
葡萄种植大户、张排村村主任田祖生介绍,通过自主采摘,电话微信等订购,村里的葡萄不用出村就全部销售一空。
火出圈的,不光有张排的葡萄,还有吉首漫山的湘西黄金茶。
深秋时节,沿着干净宽敞的炒沙路步入“湘西黄金茶第一村”——马颈坳镇隘口村。蓝天白云下,一垄垄茶园顺着地势从山上铺展开来,整洁的民居有序点缀其间。
依托茶叶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加工、产业链延伸等发展模式,隘口村茶园面积从十年前的130亩发展到现在的1.9万多亩,成为吉首市黄金茶原产地和核心产区。2021年全村实现人均收入2万余元。
在村里的洪莉茶舍,每天都有不少人专门来品茶,张天忠莫洪莉夫妻是村里的制茶大户,勤劳肯干,不仅房子收拾得整洁漂亮,每年的茶叶销售也很可观,莫洪莉介绍今年已制作销售干茶近1000公斤。隘口村785户,几乎户户种茶制茶。
2012年,吉首市按照“兴茶兴市、富市富民”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湘西黄金茶产业。“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茶产业发展的文件,推出茶园新开奖补、肥料奖补、茶苗无偿提供等鼓励政策和奖补措施,大家的积极性都上来了。”隘口村党支部书记向天顺介绍,现在村里发展茶旅融合,建设了景观台和司马茶居民宿,并开发茶餐、茶具、茶枕等产品,每年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村民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广。“湘西黄金茶”真正成了“致富茶”。
吉首市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已形成“东果、西园、南蔬、北茶、中加工”产业发展格局。“三农”工作在全市发展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2021年,全市农业增加值10.57亿元,较2012年增长1221.25%。
——吉首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4.3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21.55%下降为零,2017年在湘西州率先实现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吉首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
——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2021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5.4万吨,较2012年增长10.2%;蔬菜总产达到10.6万吨;农产品供给上实现了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转变。
——产业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坚定不移走“品质立茶、品牌兴茶、政策扶茶、文旅活茶”之路,湘西黄金茶建成基地15.5万亩,可采面积达10.2万亩;全市种植业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达29个;荣获“2021年度茶叶百强县”,烽火苗疆黄金茶特色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示范园。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极大改善。行政村通水泥路率达100%,实现农村光纤通达率、宽带通达率、4G覆盖率3个100%。扎实开展“美丽湘西”建设,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工作;“户集、村收、市转运”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系统基本完善,山乡面貌焕然一新;矮寨镇德夯村、双塘街道大兴村等6个乡村获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如今,吉首市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改革创新 积极求变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吉首市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年来,工业、第三产业等取得历史性成就,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9月28日,2022年吉首市第三季度项目签约仪式举行,酒鬼酒生态文化产业园三眼泉项目、湘西州优质农产品产业链建设项目和总部经济项目、新能源一体化储能系统配套集成项目、武陵山智慧冷链仓储物流园经营合作项目等纷纷落地吉首,32个项目投资总额180亿元。
每个季度都有新项目落地,其中不乏京东集团、快手科技、南方电网投资等世界500强企业,远景集团、携程科技投资等中国500强企业,可谓极具实力。
湘西州是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州府所在地的吉首市抓住这一机遇,着力打造武陵山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坚持高位招商、诚信招商、以商招商、透明招商、服务招商、精准招商“六个招商”,线下线上招商齐头并进,一批批优质项目纷纷落地。
——新型工业稳步推进。十年来,吉首经开区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83.4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08亿元,落户园区企业达150余家,一批制造业骨干企业稳步壮大。2021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35.3亿元,年均增长9.7%;地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90家。
——商贸物流业加快壮大。老爹建材等一大批城市综合体、专业市场、仓储物流项目陆续建成投用,友阿现代商贸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老城区、雅溪片区、乾州新区、州府新城四大核心商圈繁荣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至102.6亿元。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举措,组建常委担纲的“客商对接、项目推进、运营服务”三大专班,设立纪委负责的“办不好件”受理窗口,搭建常态化政银企合作平台,设立园区政务服务分中心……
吉首这片投资热土,已成为“淘金”宝地、兴业“天堂”,处处涌动着开放、开发,创业、兴业的热潮。
工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随之兴起。
吉首作为湘西州首届旅游发展大会的举办地,旅游的热度从夏天持续火爆。
国庆假期,乾州古城推出夜游新模式,万溶江水韵的风情、震撼的实景光影演绎秀《荣光·乾城》、热闹的乾州不夜城、美食街,“上新吉首”游夜乾城将夜游、夜秀、夜演、夜展、夜食、夜购、夜娱于一体,还原山城市井风情,点亮夜间经济。国庆假期前6天,每晚的游客量有4万余人,火爆出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为了推动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吉首市相继出台《吉首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吉首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成立吉首市德夯风景名胜管理处、吉首市天行健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吸引了携程集团等20余家企业进入吉首市旅游市场……
以自然山水为基石、以人文风俗为底色、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吉首走出了一条品牌引领、市场主导、融合发展之路,激发旅游市场的更大潜力,堪称“吉首模式”。2021年,吉首接待游客1295万余人次,是2012年接待人次的3.72倍,实现旅游收入122亿多元,是2012年旅游收入的5.01倍。
2021年,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获评国家5A级景区,实现湘西州“5A”零突破;矮寨大桥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6-2019年,吉首连续四年举办中国吉首“神秘湘西·吉周吉年”文化旅游节、2012-2020年连续举办八届中国吉首“鼓文化节”,成为湖南省三大民族民俗文化节庆品牌之一;打造了德夯大峡谷嘉年华、吉首矮寨公路奇观自行车公开赛、矮寨大桥国际马拉松赛等具有国家级影响的品牌推广活动以及苗族四月八、苗族调年节、清明歌会等民族节庆活动。
“吉祥首府揽胜景,天下鼓乡入画图”,吉首已成为游客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民之所盼 政之所向 民心工程加快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担当,是情怀,更是庄严承诺。
9月28日,吉首市智慧停车指挥中心投入运营。这是吉首推出的又一项惠民措施,新闻消息刚发布出来,市民纷纷点赞。
通过搜索“吉首阿达驻车”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等方式,市民可实施查询空闲车位、智能找车位、自动缴停车费等,享受智慧停车带来的便捷。这样既提高停车泊位周转率、缓解停车交通拥堵,还为管理部门提供实时管理数据,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直以来,吉首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思想认识,加快推进建设,筑牢民心工程。
——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深入推进健康吉首建设,所有乡镇卫生院均配备彩超、DR、全自动生化仪,全面消除卫生室“空白村”;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改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解决;吉首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教育事业更加优质均衡发展。坚持推进教育强市,新建市一中双塘分校、乾元小学、乾雅小学等项目;大班额全面清零,小升初分区划片摇号招生2020年圆满落地;全市公办园幼儿占比50.28%,普惠率85.12%;创新“学校吹哨、部门报道”机制,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获评省教育“两项督导”评估优秀县市,顺利通过国家“义教均衡”验收。
——住房更加宽敞。加快推进以乾北公租房、老旧城区棚户区改造、租赁补贴等为一体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健全城镇物业管理组织构架,吉首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根本改善。
——出行更加便捷。“最美高铁”张吉怀通车;完成张社大道、G209复线拓宽及西出口道路、夯吉公路、长坨至曙光公路、天星庵路等骨干道路,城区交通“五纵八横”骨干路网全面建成;基本形成以吉首为中心,通达周边所有县级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覆盖武陵山区城市群核心发展区2小时交通圈,连通长沙、重庆等3小时交通圈。
——环境更加优美。牢牢扛起生态环保政治责任,勒紧生态环保的紧箍咒,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森林覆盖率多年来保持在74%以上,空气质量连续4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吉首绿”“吉首蓝”触目可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社会更加和谐。深入推进城市“五进小区”和农村“互助五兴”模式,建好“爱心积分超市”,激活基层治理活力;统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法治吉首、平安吉首稳步实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进一步巩固扩大。
——就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累计提供就业岗位数58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万余人次;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低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参保任务完成率均实现100%,特困人员、残疾人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孤寡老人、困境儿童各项保障政策全面落实。
一件件,一桩桩,顺民意,暖民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13年的17980元、5977元提高到36390元、14334元。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旅游百强县”“中国茶叶百强县”“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4年获得全省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前十位县表彰,连续3年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市称号……现在,满载收获的吉首市,正奋力谱写建设现代化新吉首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