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跃上葱茏攀新高
——绥宁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 陈志强 黄玉文 郑丹枚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金秋时节,行走于绥宁大地,处处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洋溢着绿色崛起的浓厚气息。万木竞秀的山川,碧水悠悠的河流,绿色盈溢的产业,活力四射的城乡……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让人赞叹。

  绥宁县位于湘西南边陲,境内生态优良,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76.49%,被联合国誉为“没有污染的神奇绿洲”,是“中国竹子之乡”和全省4个竹产业建设示范县之一,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借山水之灵气,绘发展之胜景。近年来,绥宁县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县”,推动绿色发展,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走实“两化路”,奏响了一曲曲“绿色崛起、美丽富民”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

  聚合绿色资源

  让生态产业挑起强县富民的“大梁”

  机器轰鸣,流水线高速转动,9月29日,在绥宁县袁家团工业园区,湖南中集竹木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抓紧生产……

  湖南中集公司是邵阳市唯一一家南竹加工上市企业,年销售额达3亿元。“我们的竹产品供不应求,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欧美国家。”谈及企业的发展前景,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

  “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我们要科学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全域旅游、现代服务业,把生态资源优势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把生态产业变成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在全县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会议上,绥宁县委书记佘芝云讲话催人奋进。

  咬定青山,砥砺前行。近年来,绥宁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充分挖掘优良生态中蕴含的“产业附加值”,积极构建以“生态+”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探索变“美丽资源”为“美丽经济”的新路径。2022年1-6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41亿元,同比增长4.4%;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85元,同比增长5.9%……

  “生态+制造”产业链已见雏形。把绿色GDP作为核心价值取向,放大优越生态环境对战略资本的天然吸附效应,加快构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发展模式。以竹木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培育主体产品,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园区,推动“竹子之乡”向“竹业之乡”转变。

  一根竹子串起一条绿色产业链,成为致富一方的支柱产业。2021年,全县南竹加工规模企业发展至24家,竹木加工产值达17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5万人脱贫致富。开发出竹木复合板、竹地板、竹管道、体育滑板、绝缘纸、竹餐具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创国家级名牌5个、省级名牌14个,其中竹滑板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竹筷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30%。袁家团工业园获评国家木竹产业示范园,关峡湘商产业园成为全省“135”创新创业重点园区,园区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秋阳下,走进绥宁乡村,但见田野里,金浪如海,一垄垄杂交水稻连阡累陌;山坡上,果树成片,一株株油茶树、猕猴桃硕果缀枝,漫山流香;茶园里,一片片茶林盘山而绕,碧色连天……一幅现代生态农业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生态+农业”新业态蔚成大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生态化与品牌化、网络化、适度规模化相结合,着力打响特色品牌。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抓特色农业,突出“一镇(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大力推进杂交水稻制种、油茶、中药材、葡萄、猕猴桃、中华肾果、有机蔬菜和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突出建好“三茶两花”(庙湾茶、绞股蓝茶、青钱柳茶,玫瑰花、金银花)。先后引进隆平、科裕隆、亚华等十余家制种企业,制种面积、产量、产值长期保持全国前列。油茶林发展到21.7万亩,纳入全国油茶重点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8个。特色农产品规模加工企业发展至20家。2021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6亿元。被授予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基地示范县,“绥宁绞股蓝”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绥宁青钱柳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东山红提”获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做好山水文章,唱响生态品牌,“生态+旅游”经济圈基本成型。

  “品鉴”黑米饭、万花茶、猪血丸子、烤笋等特色美食,“体验”跳花跳月、围火坐夜、竹竿舞、侗琵琶等民俗风情……5月8日,绥宁县最隆重的民间节庆——苗族“四月八”姑娘节在“云端”开启。

  直播中,县委书记佘芝云、县长夏贤钦身着苗服为文旅代言,吸引200余万网友关注,一时好评如潮。

  近年来,该县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深入实施旅游+美丽乡村、+文化产业等“旅游+”工程,打造文旅结合、商旅结合、农旅结合“三个旅游经济圈”。黄桑生态旅游区荣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巫水画廊景区获批国家3A级景区,堡子岭国有林场成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建成花园阁、插柳等4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入选湖南省大湘西精品线路重点县。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上堡等13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苗族插绣、剪纸、上堡故事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月八”姑娘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知名度、影响力逐年提升,已成为该县旅游的靓丽名片。

  2021年,全县旅游共接待游客181.22万人次,同比增长34.8%,实现旅游总收入21.36亿元,同比增长76.7%。

  聚力环境整治

  让青山绿水成为绥宁最美的“名片”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绿色生态是绥宁县最鲜明的底色。近年来,绥宁县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打响“蓝天碧水”保卫战,以最严的环保举措守护绿色家园。

  “我们必须保持清晰的头脑,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盯紧重点任务,狠抓整改;强化责任,严格执法,始终保持环保监管高压态势,坚决守护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9月26日,在县污染防治“夏季攻势”“利剑”行动工作推进会上,县长夏贤钦语气坚决、掷地有声。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格局不断优化。始终把生态立县作为第一战略来坚守,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产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11个信访交办件全部办结销号,反馈意见涉及该县17个问题均按要求实施整改;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涉及该县的16个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十三五”期间,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划定生态红线区2.2余万公顷,自然保护地面积3万余公顷,商品材采伐指标压减至8万立方米以下,成功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生态资源培育和保护修复,完成植树造林19.66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81.3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1847万立方米。境内河流水质提升到Ⅱ类及以上,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每年都在320天以上,打造了“神奇绿洲、最美生态”的靓丽名片。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开展八大专项行动,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县城区10蒸吨以下燃煤(燃柴)锅炉全部淘汰,VOCs治理项目全部完成,未达标排放的砖厂全部关闭,联纸厂全面停产……一系列治污降霾措施落地有声。2021年,县城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全市第2,全省前列;大力实施碧水保卫战,让水更清。开展千吨万人水源地隐患排查,对全县42座水库退养进行监督巡查,饮用水源保护、非法采(洗)砂得到全面控制,全面推行“河长+警长”制,水污染、流域垃圾、水域岸线林地破坏及河道采砂得到全面整治。2021年该县地表水综合指数2.55,水质排名全市第一,全省前5名。同时,积极开展净土保卫战,让土壤变得更净。

  大力实施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五年来,狠抓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畜禽养殖业专项整治,畜牧业全部实现生态养殖。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袁家团工业集中区污水收集管网以及湘商产业园和武阳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园区废水和县城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集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对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居)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转运特许经营试运营,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日常保洁实现常态化。

  近三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均达到100%,镇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达到100%。2021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3.92%,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逐步普及,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60%的村达到65个;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行动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储运有效落实,积极引导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和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得到规模化发展。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走进绥宁,就好像进入一座偌大的花园,满目葱茏,鸟语花香。“太美啦!连空气都是甜的。”游客们纷纷赞叹。

  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如今的绥宁正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聚焦强效赋能

  让生态绿色擦亮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绥宁坚持不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

  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为有力抓手,助推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创建工作,科学制订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强化规划引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突出“生态立县”主基调,编制完成了《绥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并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绥宁生态县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强化宣传引导。深入开展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方面的宣传工作,大力实施生态镇、村、绿色单位创建,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不断完善致富交通网。不断夯实交通基础设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构建了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协同推进的综合运输体系。武靖高速实现通车,结束了县城30分钟不能上高速的历史。国省干线公路达到28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窄改宽”627公里、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158公里。推动路长制建设,全面拉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对农村公路进行提质改造,提升公路“好路率”。提升农业基础条件,修建农田机耕道、竹林道,其中2021年修建农田机耕道200公里,新修竹林道200公里。

  如今,一条条平坦如砥、四通八达的公路蜿蜒于青山绿水之间,如玉带飘舞,如彩虹飞渡,纵贯南北、连接东西、辐射八方,织就了一张张便捷高效的交通路网,成为绥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产业扶持发展政策。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绥宁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巩固杂交水稻制种、油茶、竹笋、黔邵花猪、青钱柳等优势产业,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立足生态优势和文化特色,加快核心旅游景点(区)建设,融合发展一产、二产。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和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等工作,缩短群众、企业办事时限,全力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

  梧高凤至,花香蝶来。天赋异禀的生态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让绥宁县成为一方投资兴业的沃土。

  “政策暖心、服务贴心、办事顺心、风景舒心,在这里投资发展,我非常开心!”绥宁银山竹业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

  守护“青山绿水”,掘金“美丽经济”,绥宁县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阔步向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