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9月2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业导师”炼成记

  朱春雷

  十年,弹指一挥间,如飞驰的高铁,瞬间即逝。从待业者,到创业者,到创业导师,一路走来,桩桩件件,记忆犹新。

  2012年,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年份。这一年,虚岁30,当爸爸了;这一年,在长沙贷款买的小三房搁置两年,终于完成装修,搬进了新家,真正意义上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

  不过这一年,小儿出生听力筛查未通过,诊断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为照顾儿子,我选择了辞工,成为一名待业者。

  那段时光,是黑暗的。我打零工,兼职做一些事情,同时努力学习听力康复知识,给孩子更多的爱和陪伴。

  年底,前同事找到我,提议趁着年轻做些有意义的事。两岁多的儿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佩戴上助听器,基本能正常交流。不经意间的成长,也时不时给家庭带来惊喜和乐趣,我的心情渐渐晴朗起来,于是积极响应。

  辞工前,我在原单位工作约有10个年头。于是,我选择持续扎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长沙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给我们解决了办公场地问题。

  入驻孵化器期间,得益于好政策,为我们减免房租,还不定期开展政策解读、创业辅导各类培训,降低了创业成本,让我们少走了弯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声振奋人心的召唤,我们开始招兵买马,从2—3人发展到了近20人的团队。耕耘自有收获,公司在成长。2017年,我们在麓谷新长海园区购置了两百余平方米的办公室。

  “双创”的浪潮持续向更大范围蔓延,自上而下,政府先后出台系列政策。2018年9月,我们引进新的合伙人,先期承租两千余平方米场地,开展双创孵化,陆续盘了周边园区新的场地达两万余平方米。同年,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创业并非一帆风顺。想加速推进业务,人员配备不齐;想把服务做得更好,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同事不多;高层次人才难招难养,很多事情滞缓……特别是到2020年,一方面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入孵租客企业业务停滞,退租、办公场地空置;一方面是我们缺少相关管理制度,业务骨干相继离开。

  我们开始苦练内功。建制度、梳理并完善流程规范;克服疫情影响,从头再来,重构团队。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还做了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为在孵企业减免租金约80余万,也因此获评为湘江新区双创示范平台。

  去年9月,运营的一个项目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与此同时,我们搬进了新的办公大楼,以崭新姿态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下设了几家子公司,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专业服务。高新企业三年一轮,去年进行了重新认定,经过专家评审,挂网公示,近日又再次获得颁发的证书和牌匾。今年,我也有幸备案成为了省级创业导师。

  10年间,我们先后得到了区一级、市一级、省一级相关部门的专项扶持,政策助力发展,眨眼间,人员规模也从50人即将要扩大到80人。

  “虽然前方拥堵,但你仍然行驶在最优路线上。”这是某地图导航软件里面的一句语音提示。喧嚣的城市,人多车多,高峰期易焦虑。但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可以静心、养性。今天拥堵,会想着走错道了,应该走另一条,其实,世界很大,世界也很小,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选择了便只管风雨兼程。

  弹指一挥间,十年。这十年,历经磨难和挑战,但更多的是成长和收获。我想积极投身区域经济建设,发挥引导帮扶作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独有的力量和优势资源,体现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

  大道向前,迎着双创的风,我愿和优秀的创新创业者,优秀的企业家朋友们,持续奋斗,一起走向未来。

  (本栏目欢迎来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