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学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9月2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湖湘红色文化 助力学校劳动教育

  黄泽勤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设立劳动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两年来,劳动教育课程纷纷回归大中小学的日常课表,劳动教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优秀的红色传统和强大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浓厚的弘扬红色文化的教育背景下,将湖湘红色文化与学校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必将丰富劳动教学内容和强化劳动教育效果,为劳动教育顺利实施增添亮色。

  夯实湖湘红色文化内容,落实劳动教育目标。“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在湖南这片写满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上,革命先辈灿若星辰、革命胜迹星罗棋布,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三湘儿女的精神血脉。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在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充分挖掘所在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对红色教育素材进行系统整理,将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清讲透湖南红色故事,让学生从发生在身边的红色故事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对红色人物的敬仰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有利于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赓续湖湘红色文化基因,创新劳动教育实践。作为“革命摇篮,伟人故里”,湖南是一个群星璀璨的红色文化基因宝地,这块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上,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断肠将军”陈树湘的壮怀激烈,留下了“半床被子”的鱼水深情。从厚重的历史中走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始终是湖湘红色文化鲜明的底色;“通变求新、与时俱进”也是我们开展劳动教育应该坚守和发扬的湖湘精神。学校在开设相关劳动通识课程的同时,既要利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劳动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方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也要充分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湖湘红色文化,奋力营造生机勃勃的红色文化校园氛围,让红色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深深浸润学生,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目的。通过强化丰富多彩的现场教学,让学生们深刻体会艰苦奋斗、不畏强敌的革命作风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深刻理解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意义,从而加强学生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践行湖湘红色文化精神,完善劳动教育机制。湖湘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既具有全国红色文化的共性,同时还具有独特的湖湘文化特质,如心忧天下的勇敢担当、 敢为人先的奋发图强、知行合一的实事求是等,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各类学校要以湖湘红色精神为引领,将形象、直观、亲切的红色资源利用好,发展和完善红色精神与劳动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双向育人模式,同时要结合地方特色,兼顾校内和校外两个实践阵地,提高大学生对劳动的政治认同,增强劳动教育的效率,形成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开展、由外部灌输到内部相传的良性循环,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

  红色文化成于过去、承于今天、续于未来。我们要从历史影像中重温那些惊天动地的峥嵘岁月,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感触时代的红色精神图谱。将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们从内到外沉浸于红色文化的熏陶中,引导青少年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精神的实践者,必将取得思政育人与劳动教育的双重成效。

  [作者为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怀化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8C0981)和2017年教育部项目(17YJC751048)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