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 弦歌奏新声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8月1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慢活实做”,关键在用好平台和抓手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系列评之三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欧阳金雨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的必然要求。然而,现实来看,乡村文化振兴周期长、见效慢,考核中指标不易量化,属于绵绵用力的“潜绩”,以至于一些地方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把乡村文化振兴归入“虚功”“慢活”,出现了重视不足和缺乏务实举措等问题。

  乡村文化振兴是“慢活”没错,但不是“虚功”。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2月在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用好各种平台和抓手,把“慢活”实做、久久为功。

  文化阵地建设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头戏。不久前,人民日报以“屋场恳谈会激发治理效能”为题,将衡阳市衡南县在全国首创的“屋场恳谈会”治理办法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在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屋场恳谈会”,正是各地打造乡村文化振兴阵地的生动写照。

  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根本任务,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落实到乡村,影响群众、组织群众,营造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浓厚氛围,推动乡村全面发展。衡南县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党史学习教育等作为“屋场恳谈会”的重要内容,县、乡、村三级干部走进屋场,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同喝一壶茶,面对面宣传宣讲,让党的声音传入了家家户户。

  “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以衡南县的探索为标杆、榜样,发挥“两中心一平台”“村村响”“屋场会”和农家书屋、乡镇影院、博物馆、文化馆、民俗馆等平台载体作用,开展“新思想进基层”学习教育,就能不断增进干部群众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他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让乡村文化阵地发挥作用,不仅要注重“搭台”,更要重视“唱戏”。“欢乐潇湘”“书香湖南”、湖南艺术节、广场舞比赛、书法美术摄影创作展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万家共享文化“富矿”;实施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宣传教育“五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流动舞台车等文化项目,提高惠民工作质效;深入挖掘湖南“红色、绿色、古色、夜色”文化资源,打造“湘味”“乡味”兼具的文艺精品,繁荣乡村题材文艺创作,让“送文化”有可能形成向“种文化”“创文化”的链条延展。

  振兴乡村文化,要善于挖掘地方资源禀赋。文化生发,要充分利用好本地有形或无形、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比如传统古村落、特色民居、民间传说、民俗民风、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民俗活动、品牌文化活动等。其次要依托各类红色资源优势,建设一批红色美丽村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融合创新发展。只有因地制宜,在内容供给上与群众卯榫相接、讲求精准细致,让群众想到就能来、来了就可享文化服务,才是提升文化阵地黏性的最佳方案。

  “精神富有”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文化振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精神高地”。把握好乡村文化振兴“虚与实”“快与慢”“显绩与隐绩”中的三对关系,用好平台和抓手,人民群众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便会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感受文化的熏陶、汲取文化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