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均
关于张爱玲,我们不是说得太多,而是太少。我们太多渲染、重复她作为一个天才女子的“传奇”,而太少将心比心地探寻她在现实中,作为生活着的、感受着的女性所经历过的内心的光芒与黑暗。
我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张爱玲所经历过的美好的和不那么美好的岁月与生活。也许你并不熟悉“这一个”张爱玲,但这恰恰是我希望的。我未必以传奇与佳话为目的,我尝试理解。
为什么人们会说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最为彻底的唯美主义者”?张爱玲一生都在追求完美,追求极致,这既是《传奇》魅力之所在,亦是她个人婚姻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更是持续至今的“张爱玲热”背后深刻的文化心理内涵。比较而言,20世纪中国的其他一些作家与诗人,譬如徐志摩、戴望舒、沈从文等,创作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唯美倾向,但人生态度却远非张爱玲那样彻底。张爱玲的唯美态度与她观察人生、世界“眼光”的分裂有关。她的这种“眼光”极为个人化,早在童年父母离异之际便已出现,别人很难和她一样。
张爱玲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集《传奇》与散文集《流言》,最初是作为新文学的“异数”出现的,但到20世纪90年代它们已被人们承认,评价颇高。那么,张爱玲小说与散文的艺术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
张爱玲杰出的艺术才华,在于她为20世纪40年代亦新亦旧的中国生活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又从这种形式中衍生出某种六朝挽歌般的悲凉美感:一边是古旧中国的精致情调与喧哗声响,一边是现代人独自孤独的荒凉体验。两者交融,塑造出特殊的美感形式。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是,“我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
张爱玲与胡兰成历时三年有余的婚恋,以轰轰烈烈始,以决然绝去终,这场乱世之恋对她后来人生道路影响非常之大。尽管张爱玲一生著述从未就此提过只言片语,但与胡兰成感情的破裂深深地损毁并改变了她的人生态度。1944年他们开始相恋时,张爱玲对外部世界是抱有很多热烈想象的,希求从外部世界求得人生的极致与完美,1947年后,张对自我以外的一切则抱失望感受,开始转向较为纯粹的内心生活。这也是她为什么20世纪40年代喜以奇装炫人,好在杂志媒体上大出风头,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却迅速淡出,到晚年索性闭门不出,与世隔绝,前后判若两人。
张爱玲在抗战胜利后的一段“沉默年代”里,曾与当时颇有前途的青年导演桑弧相识相交,但她为什么又对好心人婉转的示意,“摇头再摇头”呢?她的确很赏识年轻且才具逸群的桑弧,但她没有机会。这中间埋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隐痛。作为一名被伤害过的女性,她经历着所有妇女共同的命运。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张爱玲差不多被人“遗忘”了,事实上她仍创作了一些长、短篇作品。
张爱玲虽然曾经是璀璨夺目的旷世之才,但20世纪50年代之后,漂泊海外、孑然一身的她亦不得不接受普通人的命运,为衣食生计而奔波,她这时期的小说剧本多是商业性的。这点她自己也清楚。
晚年张爱玲离群索居,最后又无声而去,她在去世前长达二十余年的幽居岁月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呢?如何理解张爱玲晚年的境界呢?如果我们能够想象一个女子在银色的月光下,起舞,飞扬,又悲恸低回,最后缓缓旋起,慢慢化入一片平静澄明的月光,那么,我们就能理解张爱玲经历过的内心旅程以及她晚年淡如止水的心境。
其实到20世纪80年代,她的独异艺术才华已被逐渐承认,声誉日显,但她谢绝一切邀请与访见,宁愿沉迷于“海上红楼”而遗世忘形。她以平静的姿态接受了时间和命运。她选择了一种自己与自己对话的生活方式,一种沉湎于想象与记忆的唯美姿态,于灿烂之处归于平静。
(《张爱玲传》 张均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