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7月酷暑,双牌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青水碧,游人络绎不绝;以观赏银杏叶闻名的桐子坳景区,连片马鞭草迎风招展,游人纷纷前来“打卡”……
双牌县是个典型的山区县、林区县。该县从“零”起步发展生态旅游,如今进入佳境,境内有2处国家4A级景区、2处国家3A级景区,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8家;2010年以来,接待游客年均递增20%以上。
2020年以来,该县先后获评“首批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中国最美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等多项荣誉。去年,双牌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明显,获省政府2021年度真抓实干表扬。
努力发现美,接续开发美
走进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武成楼掩映在绿色中。
武成楼的主人何武成夫妇,正忙着烹饪山野菜、土鸡,招待游客。
何武成的祖辈世代都是当地农民。何武成从3间木板房接待游客干起,现建成这家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酒店,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
何武成的经历,是双牌旅游日益兴旺的一个缩影。该县分管旅游工作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彩玲披露双牌旅游成功的一大秘诀:努力发现美,接续开发美。
上世纪80年代,双牌县委、县政府发现阳明山生态好、杜鹃花海连绵10余万亩,具有发展旅游的潜力。于是,一届一届班子接续开发旅游资源。1992年,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成立,杜鹃花海、万寿寺、万和湖、小黄江源4大景区陆续开发开放,景区公路、游道逐步修通……如今,阳明山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双牌县茶林镇偏僻的桐子坳村,村里有3000余株银杏树,其中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银杏树217株,树龄最大的1600多年。每到秋季,村里一片金黄。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游客慕名而来。该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获评国家4A级景区。双牌县上梧江瑶族乡盘家村海拔600多米的云台山,常年云雾缭绕,现已开发成国家3A级景区。
大力挖掘美,因地打造美
自然景观有着季节性限制,掣肘旅游发展。这一现象刚开始时在桐子坳等景区较为突出。
每年观赏银杏的时节仅两个多月,其他时间就颇为冷清。桐子坳村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人文风情,把“一季游”发展成“四季游”。
2017年,桐子坳村流转土地,因地制宜建成贯穿景区的花溪景观带,新建醉蝶山庄、祈福广场等景点,举办“过半年”等传统习俗节会,发展生态康养,实现一年四季有美景。
大力挖掘文化之美,是双牌旅游成功的又一大秘诀。
阳明山自古“儒、释、道”和谐发展,和乐安宁,是一座文化和谐之山。为充分挖掘和传播阳明山的“和”文化,2006年4月29日首届中国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拉开帷幕。当天,100对新婚和99对金婚、银婚及铜婚夫妇,在阳明山共同宣读《中国阳明山红杜鹃爱情宣言》。寻“和”之旅亦悄然启程,向世界各地征集“和”字。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几易其稿,为阳明山书写英文“和”字。
到目前,阳明山已举办13届“和”文化旅游节,社会各界名人雅士共题写“和”字7000多个,在此珍藏。风格各异的“和”字,饱含着和谐、和平、和美、和善、和睦的美好祈愿,让阳明山走向五洲四海。
“大力挖掘美,因地制宜打造美,丰富旅游内涵,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何彩玲介绍。
发展全域旅游,城乡处处是景
何彩玲介绍,努力让城乡处处是景、时时见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是双牌旅游发展的一个方向。
实施县域水系生态修复和治理工程,实施城乡污水处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小水电专项整治,不断擦亮绿色底牌。该县先后改造治理11家规模以上养殖场,整治3处城市黑臭水体,境内潇水河水质长期保持国家一类水质标准。
科技兴林,全县林地面积连续11年增长,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5%,居全省首位,生态持续向好。每年春秋季,数万羽白鹭“打卡”双牌县城,宛若水墨丹青。
双牌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泷泊·国际慢城,规划建设荷韵休闲、民俗体验、滨水拓展、田园康养、高端花谷休闲度假区。在泷泊镇霞灯村创建花千谷·月湖旅游区,2019年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把麻江镇廖家村建成四季有花有果的乡村旅游村。每逢周末,在县城永水河、断桥、永水拖蓝景点,都会举行竹筏表演、群众文化演出、品尝美食等活动,引得游客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