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7月0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植根民族土壤 建设网络文艺

  蒋蒲英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映照着每一寸网络空间。网络文艺兼具民族性和大众性,网络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对标对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用网络发展新理念激发新动力,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挖掘中华五千年文化精华,尊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鲜明逻辑,培养民族文化情感。网络文艺作品能否将“中国精神”切实、丰盈、时代地表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把握好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取决于是否尊重中华文化历史逻辑,取决于是否深刻地认识中华文化的本质、规律和价值。

  网络文学发展初期,一些作品以架空历史等博眼球,用怪诞离奇赚流量。以网络文学为母本改编的电影、电视、动漫、网络游戏等文艺产品同样存在此类问题。这与早期的网络文学作者良莠不齐,对中华文化历史逻辑认识不清有较大的关联。网络文艺多年的发展证明,网络文艺工作者要把握中华文化核心要义,深入了解、认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厘清认识中国文化传承的基本走向,构筑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框架,吸收各门类艺术瑰宝中的精华精粹。

  赓续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传承文化基因,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培养网络文艺的中华文化认同、文化自觉。精神内核与价值输出是网络文艺创作的灵魂,新时代网络文艺要呼应时代,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情怀、道德规范,把网络文艺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和当代审美与网络文艺创作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几千年来,众多的文化文艺先贤秉持着“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他们的光芒照耀着中华文明的进程,也辉映着文艺创作的未来时空。近年来,深受好评的《姜子牙》《哪吒》等系列电影、动漫、电游,都从《西游记》《封神榜》《山海经》等中华优秀传统作品中挖掘故事、提炼人设,很好地传承了中华文化基因。

  恪守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鲜明中国风范,树立高度文化自信。网络文艺是在网络的田间市井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它时尚、灵动、鲜活,有着充沛、自由、雄劲的网络原创力。网络文艺工作者要将高尚的审美情趣传达给广大网民,与网民、粉丝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成就,传递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空间润物无声地培养网民的文化自信。

  王阳明有诗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提示我们切勿舍弃宝藏而乞求施舍。网络文艺尤其需要从中国美学中汲取那些隽永而深沉的精神,建立中国文化网络精神家园,建立网络文艺文化自信。植根土壤,不断吸收和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方能创造更多具有中国文化气象的艺术精品。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吸收了国宝熊猫、灯笼的造型特点,成为讲述中国故事最鲜活的形象。

  网络文艺的精神养成和文化构建中,要体现中华民族的大乐大和的审美基础、审美情感、精神谱系,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自强不息”“家国情怀”等精神特质。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以网络文艺的璀璨点亮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火炬,塑造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形成雄健的中国气派、容融的中国风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