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昂昂
湘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已成为湖南的重要文化符号,在湖湘文化的传承、认同和传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1年,湘菜产业克服疫情影响逆势上扬,湖南省湘菜餐饮营收1869亿元,全国湘菜产业营收4200亿元,产业规模稳居八大菜系第二位。
如何进一步发挥湘菜产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前,湖南省政协在多年坚持围绕湘菜产业发展深度调研、建言献策的基础上,开展深入调研,为“做好一桌湖南菜”持续聚力献智。
多年来持续助力湘菜产业发展
“扶持食材产业平台开发建设,加快湘菜产业发展”“关于重点打造湘菜产业龙头企业的建议”“适应湘菜产业发展,多渠道培养领军人才”……近年来,我省政协委员多次提交提案为湘菜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湘菜产业成为提案“高频词”的背后,是历届湖南省政协对湘菜产业发展的持续关注。
早在2003年,湖南省政协就向省委、省政府递交了“关于加快湘菜产业发展的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2007年,时任省政协常委的陈敬在政协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作了题为“制订湘菜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大会发言,为同年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湘菜产业的意见》提供了宝贵参考。
2007年6月,在省政协的大力推动下,湖南省湘菜产业促进会成立。成立以来,湘菜产业促进会在省政协指导下,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商协会优势,在做大做强湘菜产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对于省政协而言,湘菜产业调研既是惯例性课题,又是现实性课题。
从育种基地到品牌企业,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从网红餐饮店到预制菜生产车间,湖南省政协调研组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同时结合政协云推出热点关注,广泛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于5月底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名为《关于促进湘菜产业发展 “做好一桌湖南菜”的调查建议》的政协专报,得到了省委相关领导高度肯定,并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阅、精心谋划。
湘菜综合产业链生机勃发
调研中,省政协调研组实地走访考察了生产湘菜预制菜的彭记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龙牌酱油的龙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打“传统文化+现代文创”的文和友、原材料基地樟树镇阳雀湖樟树港辣椒种植基地等,涵盖了湘菜产业链的原材料、调料、文创、新业态、零售等方面。调研组发现,从田间到车间,从实验室到百姓餐桌,湘菜产业已经形成一条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的综合产业链,生机勃发。
目前,湖南预制菜产业总产值超200亿元。调研组特地走访了彭记坊、绿盛等湘菜预制菜企业,深入了解预制菜生产、销售等情况。目前,我省已形成如彭记坊、王栏树、林结巴、新聪厨等一批成长型预制菜企业,未来10年湖南预制菜产值有望超千亿。调研组指出,要立足湘菜特色,完善本地化产业链,制定规范行业标准体系,以高质量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高品位生活需求。
饮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食+文化”的模式已成为新兴湘菜餐饮的特色和亮点。在“景点式餐饮”文和友、网红餐饮品牌费大厨门店内,调研组一行围绕长沙本土网红餐饮店如何更好助推湘菜产业发展等话题,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调研组指出,要重视湘菜人才创新培养,保障食材质量安全,以标准化推动品牌化,让“网红”餐饮能够长红。
在长沙市望城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育种基地、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等地,以农口院士及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为代表的科研力量,为高质量食材供应打下了坚实基础。认真听取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刘少军对畜牧水产种质资源最新成果的介绍后,调研组指出,要发挥好湖南农学院士作用,加快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更好地以科研技术攻关促推产业发展壮大。
着力整合资源形成完整产业链
在了解到湘菜产业可喜发展态势的同时,调研组也发现当前湘菜产业发展仍存在一定缺陷。
对此,调研组建议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企业主导”的原则,着力整合资源形成完整产业链,提升“一桌湖南菜”的吸引力、创新力、带动力、辐射力。要充分发挥官春云(油)、刘少军(鱼)、印遇龙(生猪)、邹学校(辣椒)、刘仲华(茶叶)、单杨(食品加工)等院士专家的科技创新成果优势,挖掘院士与美味佳肴的故事,遴选制定“湖湘院士宴”菜谱,构建一套“湖湘院士宴”体系。
在做优预制菜方面,调研组建议尽快推出湖南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开展预制菜生产、储藏运输等领域的技术攻关与设备创制,建立健全预制菜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溯源体系,加快国际品质认证,推动预制菜产业标准化生产等。
从田间到餐桌,从农业、食品加工业到服务业,从湘菜人才教育到就业培训,从湘菜饮食文化的挖掘到宣传推介,从传承到创新……调研组的建议涉及湘菜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必将为湘菜产业进一步发展增添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