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杰
通讯员 方超
6月16日,常德市西湖管理区金色桃海合作社基地负责人王益文组织工人,将采摘的黄桃运进冷库保鲜。
“黄桃最佳保鲜温度是2至6摄氏度。黄桃采摘后,常温放置三四个小时,就会失水、变软。”王益文种植330亩黄桃,今年进入丰产期,刚建好4个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可存放鲜果近100吨。
正午时分,室外气温达34摄氏度,而仓储保鲜设施内仅5摄氏度。前来订货的客商王义武,看着黄澄澄的鲜果笑了。“果蔬基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损耗率高达15%至25%。”王义武告诉记者,常温采摘的果蔬,必须在仓储保鲜设施中降温,然后通过冷链物流车辆运输。
西湖管理区优质果蔬产业发展势头较旺。去年,全区种植各类果蔬2.61万亩,总产量6.48万吨,产值1.2亿元。为打造高标准果蔬产业园,该区持续建立健全惠农机制,重点扶持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
“经营主体建设仓储保鲜设施,政府给予30%补贴。”在西湖管理区绿祥农业蔬菜合作社蔬菜基地,300立方米仓储保鲜设施内,近100吨西红柿正待发货。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文兵介绍,该仓储保鲜设施可储存果蔬200余吨,建设成本约15万元,政府补贴4万多元。
绿祥农业蔬菜合作社今年200亩西红柿迎来大丰收。前段时间,各地西红柿大量上市,价格走低。合作社负责人张学年把采摘的西红柿储藏在仓储保鲜设施内,错峰上市。近日,西红柿价格回升,张学年乐开了怀:“每公斤要多卖几角钱。”
“有了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农产品可储存、运得出、价格优。”西湖管理区富民蔬菜合作社负责人刘让运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种植黄瓜、苦瓜、丝瓜、豆角等果蔬318亩,建设仓储保鲜设施6个,可储存果蔬1000余吨。今年初,他们与当地10余家商超签订了供货协议。合作社每天采摘果蔬3至6吨,每天发货5吨,剩余果蔬全部冷藏,调剂发货。
目前,西湖管理区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32个,近6000立方米,覆盖70%的果蔬基地,可储存果蔬近万吨。“仓储保鲜设施延长了果蔬供应期,提升了农产品价值,增加了农户收入。”张文兵表示,争取2年内,全区果蔬基地实现仓储保鲜设施全覆盖,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