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茜 通讯员 谢琦麒
【院士名片】
朱明,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农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专家,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主持研究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棉籽泡沫酸脱绒成套设备与技术”,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我国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和发展战略研究、学术组织建设、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原来是做棉花种子加工的。”初见朱明院士,这句朴素的开场白,与他质朴外表十分相称,却道不尽他不辞劳苦,矢志奋斗的征程。
32年前,年仅32岁的朱明就站上了国家科技奖励的最高领奖台,捧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奖杯。
当初大学一毕业,他就立志要以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来改造农业,并挑战了一个填补国内空白的种子加工项目——棉籽泡沫酸脱绒技术装备研究。
为此,他到山东农村一待就是5年,连春节都在实验基地度过,攻克了棉花种子规模化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出适合国情的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经过成套设备加工精选后的棉种饱满健壮、均匀一致、无菌防病,比传统播毛棉籽方式可节省种子50%以上。团队走遍了全国200多个产棉大县和农场,将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到全国所有棉区,累计产生3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此外,设备还出口到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10余个国家。
成功研发出这套技术和设备后,朱明又一头扎进了农产品产地加工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中。这些研究工作必须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但无论多苦多脏多累,他都第一个往前冲。
“我不是什么农业专家,农民才是。我只是田间地头把脉的‘赤脚医生’。”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提供了世界上70%的水产养殖产量。但是,一直以来,我国淡水渔业发展面临劳动生产率低、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和保鲜加工技术不足等问题。
朱明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淡水渔业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支撑不足,以及养殖工程化、机械化、信息化技术发展和装备建设严重滞后。
2016年,他受聘到华中农业大学,创立了渔业全产业链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着力于解决产业问题。在他的推动下,水产学院发明了零排放循环水淡水养殖,这种模式节水、节地、适应性广,养殖废弃物近乎零排放。
“新技术让病害发生率降低70%以上,鱼药使用量降低80%以上,池塘单产提升了5倍。”朱明介绍,这相当于把传统养殖场搬进了厂房,符合当下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是整个渔业养殖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认为,构建以高效绿色为目标的养殖工程技术体系、以品质效率为目标的保鲜加工物流技术体系和以健康方便为目标的食品加工技术体系,将为大众提供高品质和丰富多样的淡水鱼新产品,满足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加快促进我国渔业现代化进程。
“湖南是我国渔业重点省份之一,加强全产业链工程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朱明表示。
“湖南还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农业领域的院士之多仅次于北京。”朱明建议,湖南应充分发挥好“院士天团”领军作用,支持种业、水产、农机等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并开展科技支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行动,为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