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5月24日,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镇和平村禾苗青葱。杨敏穿着一身干净的运动服,在田间巡查,颠覆了记者对农民皮肤黝黑、双腿沾泥的传统认知。
在永州市,不少像杨敏一样的85后、90后,从都市返乡种田,不仅改变了传统农民的外在形象,更让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几亩薄田收入微薄成为过去。
“小丫”扛大旗,种田超千亩
1986年出生的杨敏,大学毕业后在永州市经营服装店,她父亲杨树青是种粮大户。
杨树青生于1958年,多年种植几亩责任田,收入微薄。为增加收入,2008年,他转流700亩耕地种水稻。几年下来,收支两抵,节余不多。
杨敏发现了父亲种粮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善。她主动向父亲提出,这些田她来种。
杨树青摇头:“你脚上没沾几点泥,没有种田经验,吃得消?”杨敏却态度异常坚定。她告诉记者,大学教育传授给她现代管理理念,她有发展规模种田的底气。
2016年,杨敏动员丈夫辞职,两人返乡种田。“小丫”扛大旗,一系列动作令人惊叹:再流转100亩耕地,总面积达800亩;开展市场调研,选择优质畅销的水稻品种;强化绩效管理,员工多劳多得;请教专业人士,加强农机保养,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当年,每亩水稻单季纯收入平均达300元。
2021年起,杨敏夫妇种田达1200亩。
“门外汉”成了行家里手
山脚下,黄牛健硕;水田里,一派绿色。
今年,东安县横塘镇带家村种粮大户林春梅,种植水稻253亩,养殖肉牛50头。
几年前,林春梅还是种植水稻的“门外汉”,现在,她种养结合获得好收益。
林春梅出生于1992年,曾在广东工作。2017年结婚后,她与丈夫商量创业。她看好规模农业前景,提出返乡种田,丈夫觉得可行。
这年初,林春梅夫妇流转50亩耕地,建好7000平方米栏舍。先养殖生猪,后养黄牛,牛粪还田。他们深知,种田是个技术活,事事亲力亲为,刻苦钻研。
稻谷发芽率低、秧苗返青慢……林春梅夫妇请来农业专家,向当地老农请教,查找资料,终于成为水稻生产行家里手。
林春梅告诉记者,他们种植水稻的诀窍是“勤”与“早”。多下田观察水稻长势、变化,抓早、抓苗头防治病虫害。牛粪还田,稻谷品质好,供不应求。
过去,村里大多是施用化肥过多的板结田,他们改良后成为高产田。
在零陵区富家桥镇阳河村,比林春梅大1岁的孙致正,种了620亩水稻。
以前,孙致正在一家农机生产企业担任“三包”服务员,是保养、维修农机的一把好手。
2017年,孙致正回家跟父亲种植水稻。父亲原来种田100亩,他把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孙致正抓农机养护,农机使用效率大大提高。经常收看病虫情预报,提前防治,农药使用量大幅减少。当年,亩均单季纯收入比以前增加200元。
刻苦学习,科学种田,种出好粮,这是永州85后、90后种粮大户的追求。
年轻的种粮大户越来越多
祁阳市八宝镇八宝社区26岁的李无难,今年第一次规模种田就种了380亩,每亩年租金400元。看似有些懵懂,但这位当过兵、现任村会计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做了认真细致的市场调查,深思熟虑。
李无难建成10个育秧大棚,面积480平方米,育秧成本低,还为其他种粮户提供服务。与专业公司签订病虫害防治等合同,发展机械化生产、统防统治。他说,粮食生产政策利好,他边学边干,坚信能把田种好。
双牌县泷泊镇平福头村种粮大户唐顺斌,今年36岁,2007年退役后创办了一家家具厂。去年,他回村流转260亩耕地种水稻,全年投入16万元,产出仅14万余元。加上国家补贴,勉强保本。
今年,唐顺斌种田面积增加到400亩。他对记者说,去年没赚到钱,但发现了问题,如没有及时清除杂草、杀灭福寿螺、管水不力等。将采取相应措施,相信会有好收成。
■短评
青春在田野上闪光
刘跃兵
初夏的永州,山清水秀,田野尽绿。这是青春的色彩。
在这里,不少年轻人离开都市,回到农村耕耘。此前,他们有不同的经历,职业各异,但都成功转型,现在有一个同样的称呼:种粮大户。
与老一辈种田人不同,他们敢想敢干,善用科技,注重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种田方法。他们看好规模种粮的美好前景,为此锲而不舍地努力。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成为粮食生产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