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毅 李俊 李永亮 张建平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性格。
如同一本打开的书,城市的每一炷烟火,都散发着管理者与市民的抱负和追求。
随着第十届全球湘商大会的召开,株洲,这座古老而又青春的城市,不断地澎湃着向上的力量。
株洲向善,株洲向上,深植在营商环境的沃土里,澎湃在国有企业的奔涌中,交响在民营经济的铿锵上。
2021年,株洲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383.3亿元,占GDP比重69.7%;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位。
近年来,株洲擦亮城市名片,大力培育制造名城,民营企业被寄予厚望。
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说:“要把株洲创新和制造能力进一步发挥出来,形成‘国企带民企,大手牵小手’的良好产业生态。”
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悄然而生。
民营经济成为了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一大强劲支柱。
善治:政策环境阳光普照
“早餐”确实有营养。
3月26日一大早,株洲市第三次政企“早餐会”举行,市委书记曹慧泉邀请华联瓷业、株洲太平洋药业、湖南神通光电、株洲钻石人力资源、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湖南中普技术6家企业负责人共进早餐,听取企业家们的意见与建议。
“政企早餐会”,这是株洲市推出的“重商、亲商、安商”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尽量不占用企业家时间的前提下,利用“政企早餐会”,企业家针对发展问题“提需求”、“定菜单”,党委政府对照问题“解难题”、“搞服务”。今年至5月中旬,这样的早餐会已举行了6次。
高看一眼、重爱一层,这是株洲善待民营经济的态度。一份普普通通的早餐,洋溢的是阳光普照的生态。
“早餐会”的“能量包”效应正在强劲释放。“厂内的事情企业管、厂外的事情政府办”“企业家至上”“人人、时时、事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成为了株洲市的高频词汇,也宣示着株洲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牢固树立大抓民营经济的鲜明导向,毫不动摇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曹慧泉的谆谆寄语,凝聚起了加快产业发展、培育制造名城、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幸福株洲的“株洲共识”。
高瞻才能远瞩。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真正让企业在株洲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为了惠企政策更精准,株洲市全面梳理了近五年国家、省、市出台的各类涉企政策文件,提炼最受企业关注的核心内容,形成干货政策497条,公布政策兑现案例829个。
在优化政策兑现服务方面,市民中心开设政策兑现专窗,编制“一事一指南”,构建政策兑现“一次告知、一次申报、一次受理、一次办好、一次兑现”闭环流程。
搭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推行“申报零材料、审批零人工、兑现秒到帐”的政策直达服务,33条惠企政策列入“免申即享”首批事项。抓好惠企政策落实。
2019至2020年,全市共落实减税降费101.33亿元。特别是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出台“暖企十条”,深入开展“百会千企大走访”“国企带民企、大手牵小手”等系列活动,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解决企业难题4000多个,新增市场主体4.5万家,新增“四上”企业7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0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2020年、2021年株洲在全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排名第二,2021年受到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扬。
2022一开年,春雷炸响株洲上空。随着《株洲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的坚定发布,民营企业再次强烈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营造的如春的温暖。
在广泛征求民营企业家和商协会意见的基础上,株洲市从畅通政企沟通、优化营商环境、破解融资难题、强化人才支撑、鼓励创新升级等10个方面,对2018年发布的《株洲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断升级的政策环境,全方位、全旅程地呵护着株洲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
善为:政务服务精准到位
微信确实有大用。
2022年伊始,伴随着8033家工业企业被邀请加入“制造名城监督与服务企业微信群”,株洲全域覆盖的服务体系正式启动。微信群的运营,紧紧围绕着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行精准“滴灌”。
“公司新基地门口人流大、物流杂,难进难出。”来自联诚集团的吐槽一上微信,马上得到田心片区管委会的响应,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来现场调研、督办交办、检查结果,明确了责任部门、责任时间,“点对点”精准服务。
“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这是株洲善待民营企业的作风。一条简简单单的微信,激荡的是雷厉风行的作为。
牢固树立“服务民营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市长陈恢清的殷殷重托,打破了各类“卷闸门”“玻璃门”“旋转门”,垒就了株洲“全力为了民营经济”的服务高地。
优化,成为了株洲政务的一大关键词。早在2018年,株洲市“最多跑一次”事项就超过了1000项,占比95.3%。“一把手走流程”创新做法在全省推介。
投资建设方面,株洲“多测合一”改革经验获《中国自然资源报》推荐。在全省率先实行“联合审查”,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一网通办”。 “签约即供地”“拿地即开工”“开工即配套”“交房即交证”“竣工即办证”等典型经验被省政务服务管理局点赞推介。市场方面,在全省率先开设“企业开办一站通专窗”,“一行一主链”创新改革工作获央视点赞。
外贸向好,中欧班列实现了欧线、俄线、中亚线的全覆盖,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为湖南乃至中西部“出海”提供了更为便捷和经济的全链条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就业创业上,聚焦株洲市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硬质合金等世界级、国家级产业集群,新增对重点产业靶向引进的核心技术人才。
同时,加大海外引才力度,新设“人才贷”与金融VIP服务,创建长株潭人才会客厅,建立人才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人才电子绿码”,推行“免申即享”。
监管执法,在全省率先出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八条措施”“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若干举措”。与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署了《工作合作备忘录》,为株洲市优势企业“走出去”建立了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桥头堡”。
创新,成为了株洲政务的又一大关键词。株洲在全省率先上线“智慧株洲·诸事达”APP,成功开发融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扁平化城市综合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审批业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从网上办转为掌上办。
率先在全省试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电子退库业务,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限压减50%以上。
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企业上市培育工程成效显著,欧科亿成为全国贫困县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华锐精密在上交所科创板首发上市,上市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二。2019年成功获国家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全省唯一试点,累计为267家企业提供银行贷款9.25亿元。
创新推出全省首家、全国第三家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模式,搭建产业链金融支持平台,累计融资超100亿元。实行“一行一主链”,引导17家银行分别服务一条主产业链。
严格知识产权执法。在全省率先出台《株洲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八条措施》,建立长株潭三市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热线整合到“12315”投诉举报平台。
以产业项目为主抓手,以创建“五好”园区为主平台,当下的株洲,正围绕13条新兴优势产业链,着力构建“3+3+2”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目前,科技与人才的强力支撑,使得株洲市的国家级重大科创平台数量在全国保持领先。年平均可提供近10万技术人才的九郎山职业教育科创城,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株洲市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
“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优渥着株洲市民营经济的小环境。“一件事一次办”“办事不出园”以及“交房即交证”“竣工即办证”等“五即”等系列改革成效的推进,进一步丰沛着株洲市兴业沃土的“墒情”。
善任:政商环境神清气爽
榜单确实有动力。
一份热气腾腾的文件昭示了春的步伐。1月14日,株洲市重磅发布2021民营企业50强榜单。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与相对陌生的企业,传递着春天的花信。
这样一份权威的、被寄予厚望的榜单,对企业家们意味着什么?
作为“50强”的常客,此次榜首企业联城集团董事长肖勇民在会后发了一条朋友圈:“感恩时代,感恩客户,感恩同事,我们会更努力!”
首次登临“50强”华锐精密,其董事长肖旭凯也认为,这是一个正向的导向,引导着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榜单体现了企业真正的竞争实力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初心即是愿景。株洲市委、市政府久久为功,矢志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在硬环境上提供要素保障,在软环境上深化便民惠企。并通过对企业亲切关怀、亲自服务,与企业家清白交往、清正互促,构建起了亲清政商关系。
内外兼修,株洲,迎来了民营经济的满园花开。
内练一口气,株洲市建立落实了市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商协会机制,创新建立市工商联“四联四促”工作联系机制。市领导带头走访联系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出席商会谈招商等重要活动,既体现对民营企业的高度重视,又帮助民营经济更广领域合作,更有力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进一步加强直属商协会和异地商会的规范化建设,诞生了55家株洲异地商会和行业协会,9家异地株洲商会。同时,广泛调查摸底,建立株洲籍民营企业信息库,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精准对接。
充分利用湘籍知名企业家和相关领域知名人士春节、清明节、中元节等传统节日返乡契机,开展座谈宣传推介,搭建经济合作交流平台。
外练筋骨皮。株洲市依靠省市县的各类战略合作活动和招商活动,与商协会密切合作,加强与全国工商联及北、上、广、深工商联的交流合作,引荐大型湘籍民营企业落户株洲。
加强与异地商会互联互动,将异地株洲商会作为“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重要平台,城市会客厅、株洲驻外招商联络处为平台的招商格局已经形成。
以商协会为依托承办和组织的湘商大会、知名民营企业家株洲行、“德商株洲行”“闽商株洲行”“浙商株洲行”“郴商株洲行”等系列活动,已成为株洲“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重要平台。
娶进一门“好媳妇”,栽下满园“摇钱树”。
总投资10.5亿元的广州好媳妇日用品有限公司项目落户株洲后,广东省株洲商会会长尹建国连续两年组织商会开展“回故乡、建家乡”主题考察活动,促成了北大公学炎陵实验学校、醴陵鸿贤生态农业油茶基地、醴陵三园壹体壹基地壹中心、广州红海人力资源集团醴陵运营中心、湖南慧科生态教育研学旅行基地等一大批项目落户株洲。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湘商回株投资重点项目62个,实际到位资金63亿余元。
善成:民营经济硕果满园
招商还得成商,株洲,结出了民营经济的满园硕果。
今年1至4月,株洲市新增市场主体40097户,同比增长162.07%。其中新增“四上”企业178家,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去年,11家株洲企业荣登“三湘民营企业百强榜”,上榜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5月16日,株洲田心高科园,株洲联诚集团车间机器轰鸣,刚下线的Mireo冷却装置整齐摆放。这款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通风冷却设备,广泛用于高端轨道交通装备。
株洲高新区,湖南世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赶制碳陶制动盘。该产品成功解决多项关键技术,打破德、日等对高速列车制动盘的垄断。
货车启动,满载着Mireo冷却装置、碳陶制动盘等零部件,运往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三大主机企业,装配领先世界的轨道交通装备。
目前,在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像联诚集团、世鑫新材这样的民营企业多达300余家。
中车株机董事长周清和形象地说:“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在株洲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
“产业延伸到哪里,民营企业就跟到哪里!”株洲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杨志华调研发现,老工业城市特有的产业生态,让株洲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家在国企得到锻炼或与之过往甚密。
株洲民营企业借船出海、借力而上,最终反哺产业链的例子,比比皆是。
联诚集团是典型的受益者。20年来,紧跟龙头企业谋发展,从一家劳动服务公司跃升为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制造供应商之一,年营收超36亿元。董事长肖勇民感慨:“跟着主机企业走,我们知道世界顶尖企业在干什么。这是巨大的指引和帮助。”
更多民营企业成长为“株洲智造”主角。株洲13条新兴优势产业链,“民星”闪耀。
欧科亿、华锐精密相继上市,推动硬质合金产业再上台阶。300余家民营配套企业聚集上下游,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产业链不断壮大。即便是国企“挑大梁”的航空航天产业,也衍生配套企业近40家。
民营经济对区域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去年,株洲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投资64.6%,民营经济占GDP近70%,占税收的70%以上,解决城镇劳动就业80%以上。
株洲市聚焦赋能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敢闯善干的民营企业,顺势而为、大胆作为,在科创领域大显身手。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实现量产,抢占新一代储能型电池市场先机。湖南精益传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国内唯一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型传动系统设计分析软件,成为全球三大传动软件供应商之一。
抢抓数字经济风口,2.5万余家株洲民企上云上平台,培育工业APP1065个、5G应用场景100个。
在服饰、陶瓷产业,民营企业“长袖善舞”。湖南天泽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株洲天泽华丽“淘宝直播示范基地”,近日启动“百名网红助产业”活动,百名网红主播直播带货、带岗、带景、带食。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专注智能化、标准化生产,以现代瓷业助推醴陵建设世界级先进陶瓷制造名城。
近年来,按照“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成长路径,株洲对中小企业实施全过程、成体系的服务。
深入落实“人才新政30条”及配套细则,引进科技创新人才317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165项。
主动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机遇,引导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企业上云8081家、上平台510家,1700余家规上企业的20482台套生产设备实现工控互联。
推荐10家企业申报湖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建立了株洲市智能制造服务供应商名录;对智能制造水平有明显提升的15家工业企业给予市级财政补助470万。
与此同时,品牌的质量提升也摆上了议程。
时代电动以排名第一的成绩入选第六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白关丝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成功注册,“株洲王十万黄辣椒”“茶陵红茶”“茶陵白芷”“茶陵生姜”4件地理标志商标正待核准。
株洲市民营经济的勃兴,催开了经济社会的百花齐放。
近年来,在“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的行动中,无处不闪现着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的矫健身姿。
在结对帮扶中出力。从2017年至2020年,市工商联共发动471家民营企业成为结对帮扶后盾单位,组织187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155个贫困村,实施项目540个,投入资金1.5733亿元,精准帮扶678户贫困户,帮扶贫困人口19210人,累计捐款捐物超过2100万元。
2021年,17家株洲异地商协会和异地株洲商会成为驻村单位,助力乡村振兴。
在民生保障中发力。
就业帮扶打头阵,到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扶贫车间155个,吸纳了360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有效降低了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消费帮扶来加持, 2020年全市参与各类“消费扶贫”活动企业达90家,完成消费扶贫12.4亿元。
发展产业有甜头,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帮扶村的资源发展产业,实现村企共赢。茶陵县引导21个龙头企业、27个非公经济组织、68家合作社、80个种养大户与4万多名贫困人口结成委托帮扶关系,实施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实现户、村、企三赢局面。
在爱心公益中助力。民营企业和商协会积极参与公益帮扶、投资捐款修路、帮扶贫困学子等社会公益活动,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让贫困户感受到了民营企业扶贫帮困的爱心。
2020年,广大民营企业和商协会捐款捐物2700余万元。2021年疫情再度突袭,广大民营企业和商协会志愿服务1.2万人次,踊跃捐钱捐物约887万元,为新冠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一项名为“万名人才培训计划”的项目,开启了株洲市民营经济的灿烂未来。
株洲市每年定期在市委党校(市社院)举办民营经济新生代代表人士培训班,在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深圳大学举办“青年企业家创业接力传承班”,旨在提升民营经济人士素质,赓续优秀企业家精神。
在此背景下,株洲市优秀民营企业家不断涌现,联诚集团肖勇民、伟大集团邓天骥等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株洲飞鹿章卫国、株洲百货姚献其等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企业家”。
仅2021年,唐人神、兰天、伟大、联诚等11家民营企业荣登“三湘民营企业百强榜”。联诚集团、株百、恒茂高科、时代金属、菲斯罗克、宏大高分子等6家企业获评新湖南贡献奖先进集体,一大批个人被评为新湖南贡献奖先进个人。
新中国的工业基地,如今又崛起为新时期民营经济的高地。株洲,再次展示出了新的磅礴力量。
得民心者得天下,占民营者占先机。以全球湘商大会各类平台为载体,一个重商、亲商,并且能安商的株洲,正在王者归来,重上高山之巅。
发奋图强,名城崛起!“民星”闪耀,株洲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