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琼媛 刘瀚潞
齐白石的虾灵动生趣,黄宾虹的黄山松涛翻涌,潘天寿的雁荡山山花烂漫……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热播的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中,一幅幅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徐徐展开。
传统画作与当下丰富的媒介形态、前沿的技术手段相结合,山川草木跃然纸上,带来极富创新性的沉浸式视觉观感,将观众带入生动的画中奇境,阐释独具匠心的艺术之美,于历史深处探寻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品格。
透过画作看见史诗
在岁月沉淀的多彩棱镜中,美术是其中靓丽的一面。
柔和的光影,轻轻地点亮一条艺术画廊,齐白石的《虾》、黄宾虹的《万松烟霭》、潘天寿的《雁荡山花》等中国近现代经典美术作品依次呈现。这些作品,静静地矗立在各地美术馆,囿于物理空间的局限,未能被更多人清晰、透彻地看见。《美术里的中国》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将这些画作齐聚于一座动态化、数字化的“艺术画廊”,带观众邂逅一画一人一生。
端详每幅画的时间,约莫是12分钟。在这条艺术画廊中,《美术里的中国》化身一个颇具创新的解说员,化繁为简,以小切入,从画作为线索,带领观众钻进时间的河流,感受一幅画、一位画家和一个时代的故事。
首集节目中,《美术里的中国》以几只水墨勾勒的虾子,湘潭县杏子坞农家院舍的一扇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脸盆、暖瓶等,串联起齐白石的故事。从几只水墨勾勒的虾子开始。观众跟随镜头,“潜入”水草青青的世界,看群虾游弋,跃出了画纸。除了阐释画作的艺术价值,《美术里的中国》同时也注重讲述画家创作美术作品的历程。在《虾》的水光潋滟中,观众遇见北京跨车胡同的院子里的齐白石,湘潭县杏子坞的齐阿芝。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画家齐白石的一生中重要的节点被呈现,在动人的生命故事中展现了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和人生追求。古朴的农家院舍,推门而入,里面藏着乡下人齐阿芝一生绘画的朴质来源。时代的变迁,则更凝结起齐白石对人民的深情。他悲愤地画螃蟹,嘲讽侵略者横行霸道;他深情地绘寒鸟,鼓励民众身处逆境,精神不死。他始终接壤着最鲜活的乡土记忆和对祖国大地最深沉的爱。他鲜活而深情的艺术作品,也出现在那些人们日常生活的脸盆、暖瓶,着实透出“人民艺术家”的本色。
在后面剧集中,观众还能看到黄宾虹能埋首故纸丹青之中,创新总结七种墨法,坚持在诗性的东方笔墨精神中,去寻找抚慰与重建的力量;潘天寿用传统的山水花鸟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展现壮志激昂的新时代给予画家的激荡和震撼;徐悲鸿的奔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永远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激励我们砥砺奋进,腾飞跨越……
《美术里的中国》将画作背后,艺术家饱满的性格和充沛的情感展现出来,令观众感悟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品格,看见优秀美术作品如何镌刻时代,印刻了当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构筑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反映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与中国审美。
“高冷”画作亲切可感
不只限于让观众读懂一幅画和一个时代,《美术里的中国》以现代技术,为观众建构了一个更立体、更友好的艺术世界。
在传统的美术作品中,画家把三维的世界描摹在二维的画布上,又凭借高超的技巧呈现出三维的观感,这样一个先抽象再具象的过程。《美术里的中国》又将画作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元素,通过对运动轨迹戏剧化故事化的设计,引领观众的视点在画作中游弋,带来一种浸入式的体验感,切实感受画作的栩栩如生。
在第一集的《虾》中,水墨的虾子真实地在描画的水草间游动起来,浓淡墨点染的螃蟹也在纸上举钳“激战”,场面热闹非凡。在第二集《万松烟霭》开头,黄宾虹的水墨画《万松烟霭》里,黄山奇秀与水光星光合为一体,月夜之下,黄山空旷寂寥,雾霭和松涛迎面拂来,令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无穷变幻里,又仿佛沉浸在水墨气韵中。
《美术里的中国》创新性地采用三维建模技术,“活化”二维作品,让画家笔墨世界里的一切都“活”了起来,为屏幕前的观众带来真切的沉浸感,实现“人在画中游”的效果。
丰富的实景拍摄、多元的摄影风格也是片中的一大视觉亮点。《美术里的中国》将画作与画作背后的实景也相互交融,充分使用4k高清摄影、超微距摄影、航拍摄影、延时摄影,甚至水下摄影等形式,利用风格多变的镜头语言搭配较快的剪辑节奏,令自然的呈现充满真实感。
在突出视听手段创新的同时,《美术里的中国》在文案解说上也下了功夫。
一方面,《美术里的中国》旁白文案没有使用太多复杂的美术术语,在精炼优美的同时又兼顾了通俗生动,观众听来浅显易懂、妙趣横生;另一方面,专家访谈与解读的穿插,以“轻量化”的专业赏析为纪录片增添了学术性。如第一集《虾》邀请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赏析齐白石“一根须子足以让后辈感叹”的画功,第二集《万松烟霭》邀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院郭石夫等解析黄宾虹标志性的墨法,并调动视觉语言使专家解读更加可感。
光影交融,画映百年。通过《美术里的中国》这扇窗,我们领略到了绵延不绝的丹青光影背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感受穿越时空、历久弥坚的家国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