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笑不赢就跑
——读《吴世茫论坛》

  胡一峰

  《吴世茫论坛》是作家出版社的新书。说是新书,也是再版,和1998年三联书店版相比,书的篇目编序作了调整,还多了作者新绘的水墨图。当然,更重要的是书中活泼的文风和硬朗的精神,直至今日,也依然是新的。书的作者自然就是当年在《新观察》上写专栏的“吴世茫”了。这本“论坛”是专栏文章的合集。那么,“吴世茫”又是谁呢?新版序言中揭开了谜底,湖南籍著名画家黄永玉是也。

  记得作家李辉在一篇文章中说,黄永玉有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豪气,“永远是自己的主宰”,这一点在他的画和文中,一以贯之。所谓“吴世茫”,是“无事忙”的谐音,也是黄永玉的自嘲之语。但若严肃一点说,“无事忙”固有身忙,更是心忙,而其所忙之事,又往往是常人目睹而无视、充耳却不闻者。

  读完本书收录的27篇杂文,又欣赏了书中妙趣横生的插图,我忽然觉得,好的杂文,所需要的和所灌注的,或许就是“无事忙精神”。

  且看,书中的《“大师”论》一文,讽刺“大师”满天飞,一气儿列出了“烧饼大师”“烙饼大师”“国画大师”“豆汁大师”……《如何剪指甲论》抨击电视台请人大讲如何剪指甲,《贺某市举办“蟋蟀大奖赛”》辛辣地批评全国大兴建设之际,某市却把玩蟋蟀作为“百废俱兴中之一兴”……可以说,几乎每篇文章都起笔于作者所见所闻的小事,议论申发的却是关乎社会风尚的话题。文笔虽嬉笑怒骂,游戏纸墨,不拘一格,流露的却是作者对民族、对社会、对文化的强烈责任感。

  当然,文章总是有时代性的,杂文尤其如此。《吴世茫论坛》里的文章写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距今已过去了三十多年。时代变迁,观念变化,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和态度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作者当年所批评的那些问题,以今日的眼光来看,因提问前提变化而已无伤大雅。不过,如果把这些文章回置于8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就会发现作者所提出的,乃是关乎一个刚刚走出内乱和动荡的国家,以何种精神面貌看待自己、重塑自己、迎接未来的大问题。正因为如此,如果我们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跳出文本,与作者做一种思想对话,又会从这些“旧文章”中获得新启发。

  以《山是山,洞是洞,树是树》一文为例,作者提出,“你像我,我像你,大伙儿像成一团,像到不能再像,像到连老婆也认不出丈夫那么像,结果,又有什么了不起呢?”因此,他主张,“树就是树……单有单好,丛有丛好,自是另一种景象。”接着,他又联系到龚定庵的《病梅馆记》,进一步阐发把“树还给树”的观点,短文的思想内涵由此而更加丰厚。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对畸形审美的批评和对健康审美观的呼吁,也可以联想到健全人格之重要。在美育广受关注、社会审美亟需提升的今天,倡导这样的思想,实在太有必要了。我想,这大概也是好杂文穿透时空的长久魅力所在吧。

  这些文章的力量和妙处还与作者娴熟的戏仿笔法密不可分。黄永玉是大美术家,看过他的“猫头鹰”“十二生肖”等作品的人,无不被意趣中透露的率真所打动。这种艺术气质同样渗透在他的杂文之中。

  比如,《一天零一夜》一文讽刺当年的有些旅游景点粗制滥造“景观”骗钱,索性再提出了一堆发展旅游的“点子”:拆掉故宫的木头建筑改为洋灰钢筋建筑,安空调、霓虹灯,白天参观,晚上搞“跌死可”(即迪斯科)等等。

  《筹办〈死人报〉启事》中,作者表示要办一张专登丧讯的报纸。“本报不论身份,不管年龄,只要一死,就可上报”“死者好处不多,本报根据家属要求,有专人负责帮忙搜集他人长处优点纳入之,保证文体流畅自然,不留剽窃痕迹”。这些话,听起来像气话又像疯话,却在幽默中完成了思想的传递。品读这些文章,叫我想起前不久刚读过的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仿讽佳作《如何带着三文鱼旅行》,还有读了便忘不掉的老舍先生《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这本《吴世茫论坛》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书中,黄永玉先生时不时幽自己一默。他在序言中回首往事,一本正经地写道,“我那时才七十五岁,多年青多辉煌的岁月”。在《笑可笑,非常笑》中又说自己很少吃眼前亏,因为“老汉我因为胆小遇到好笑的事情总是采用一种战术:‘笑得赢就笑,笑不赢就跑’”。读书至此,不禁抚掌大笑,先生真乃笑道中人,得笑之三昧也。

  (《吴世茫论坛》  黄永玉 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