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观点·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5月06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洞庭湿地护鸟第一人”
——记敬业奉献的“湖南好人”李剑志

  李剑志。 钟浩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玉菡

  通讯员 黄拥军

  4月28日,记者随沅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李剑志到南洞庭车便湖拍鸟。李剑志带着10多公斤重的拍摄器材,从中午蹲守至傍晚,为灰头麦鸡、绿头鸭、凤头䴙䴘、小云雀、红喉鹨等10余种鸟留下“倩影”近100张。

  李剑志是沅江市职业中专的一名数学老师,因爱鸟护鸟拍鸟,获得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湖南省十大爱鸟护鸟卫士、绿色湘军十大杰出人物、斯巴鲁生态保护奖等荣誉,被称为“洞庭湿地护鸟第一人”。去年9月,李剑志被评为敬业奉献的“湖南好人”。

  由猎鸟变为爱鸟护鸟

  李剑志出生于物资贫乏的年代。小时候,他用弹弓打鸟,让母亲做成美味。长大后,他用气枪打鸟,将鸟的羽毛制成装饰品。

  改变缘于一次特殊的摄影经历。1999年,沅江市泗湖山镇农民黄远富捡到一只受伤的猴面鹰后,拒绝他人重金购买,将其交给动物保护组织。李剑志拍下了这组动人的画面,刊发在《益阳日报》上,引发极大反响。人们纷纷为黄远富的善举点赞,李剑志也被深深触动。

  “一位普通农民都知道保护鸟类,我一个知识分子,却还在猎鸟!”回想当初,李剑志羞愧难当。他想,何不利用自己的摄影特长,拍摄这些精灵,唤醒人们的护鸟意识。从此,李剑志走上爱鸟护鸟拍鸟之路。

  为拍鸟吃了不少苦头

  “拍鸟,不能影响鸟儿的正常生活。不拍巢鸟,也不能为了拍摄效果吓鸟、追鸟。”李剑志对记者说。

  最初拍鸟,李剑志用的是胶片机与土办法。一到晚上,他和妻子胡爱云就往野外跑,妻子拿着手电筒照明,他在一旁捕捉镜头。后来,李剑志觉得不过瘾,花了数万元购置摄影设备。

  野外拍鸟不易,李剑志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2004年1月27日,为拍摄天鹅、小白额雁等珍禽,李剑志顶着寒风,骑行数十公里,来到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最南端。白天,他躲在洲滩上守候大雁游近,晚上借住在别人鸭棚里。鸭棚四面漏风,李剑志冻得全身发抖。一次,为拍到成群大雁在水中嬉戏的镜头,他守了6个小时,才得偿所愿。

  2010年7月的一天,李剑志租船到南洞庭湖拍鸟。下午返回时,遇暴风骤雨。与风雨搏斗2个多小时后,终于平安抵岸。

  洞庭湖栖息着350多种鸟类,李剑志已拍到将近310种。“希望有生之年,能把剩下的鸟类拍全。”李剑志说。

  呼吁更多人保护精灵

  爱鸟如子的李剑志,想唤起更多的人一起护鸟。

  2005年,李剑志的《洞庭百鸟图》正式出版,填补湖南省鸟类学方面空白,获省第二届科普作品奖图书类二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何继善为书撰写一联“剑胆琴心摄百鸟,志高望远研洞庭”,并题写书名。

  随着对洞庭湖鸟类研究的深入,李剑志相继出版《洞庭湖鸟类图谱》《湖南鸟类图鉴》等著作,在各类报刊发表鸟类摄影作品800多幅。他自筹资金,在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以及湖南省内学校和社区举办爱鸟护鸟摄影展200多场次;组建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撰写《关于加强南洞庭蒸钵湖区域候鸟保护的建议》等,引发有关部门关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