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智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5月0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 彰显立德树人鲜亮底色

  邓东京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高校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实施红色育人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要把红色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坚持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让红色基因厚植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高校要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培根铸魂的“活教材”,将红色基因厚植青年之心。

  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教材。高校应梳理校本红色资源、整合地方红色资源、利用历史资源,挖掘其中的价值意蕴和优秀文化元素,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校本课程和读本,将红色历史和文物史料转化为生动教材。

  把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力量。高校应围绕“传承什么样的红色基因”“怎样传承红色基因”等重大问题,引导师生了解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红色文化历史、感悟红色故事精髓,在研究与实践中传承好红色基因,将红色文化转化为育人力量。

  筑牢红色教育“主阵地”,让红色文化浸润人心

  高校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建好校园文化“主场所”、抓好党团班级“主阵地”,种好红色教育“责任田”,让红色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学生心灵。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推进思政课走进社会生活场、实践大舞台、网络新空间,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将红色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实现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品德修为、文化自信等的内在融合,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交相呼应、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建好校园文化“主场所”。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集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大学精神于一体的校园景观,让校园处处充满红色精神。

  抓好党团班级“主阵地”。打造一批先进党支部、培育一批先进团支部、设立一批“红色班级”,推进红色文化与党、团、班三级组织有机融合,让红色精神成为新时代青年追求进步、提升品德的不竭精神力量。

  搭建红色实践“大平台”,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

  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在于实践。高校应搭建立体多元化红色实践“大平台”,让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

  打造红色教育实践平台。开辟校外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通过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体验式学习,厚植家国情怀,与党同向同行;建立“红色文化社团”“红色志愿服务队”,开展讲红色故事、诵红色经典、创演红色剧目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弘扬红色文化。

  搭建红色故事宣讲平台。成立红色教育宣讲团,通过专题报告、读书分享、实地宣讲等形式,鼓励学生深入一线开展红色宣讲,让学生从“倾听者”变为“讲述者”,在讲好红色故事的过程中增长历史知识、增进情感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打造红色传播“全矩阵”,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高校应抓住全媒体融合发展契机,推动红色文化“全矩阵”传播,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

  增进红色文化传播的全媒体表达。整合利用校报、校园广播以及各种新媒体传播平台,实现媒介融合互通,推进红色文化创新表达、创新传播。

  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主体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红色文化产品研发中来,推出系列贴近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红色文化产品,让大学生“讲”大学生爱听的红色故事;开发沉浸式、互动式红色体验项目,鼓励青年学生以讲解员、志愿者等身份参与其中,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生力军。

  (作者系长沙师范学院宣传统战部副部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