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强省会 勇担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沿着总书记足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4月2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湘江新区贯彻落实“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出炉,12大专项行动、6类支撑平台推动“强省会”战略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奋楫争先,打造“强省会”核心引擎

  梅溪湖国际新城。

  (资料图片)

  ■ 王 晗

  省会兴则全省兴,是希冀,也是路径。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的湖南湘江新区,使命重大,无上光荣。

  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到省委、长沙市委先后召开高规格推进会,释放出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强大决心和信心。

  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和动力同在。湖南湘江新区责无旁贷,扛牢政治责任,强化使命担当,奋力打造实施“强省会”战略的新区样板。

  风雷动,起宏图!4月21日,《湖南湘江新区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行动方案(2022—2026年)》新鲜出炉,以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率先打造吸引各方要素的“强磁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强引擎”、参与区域竞争的“强支撑”。

  推进制造强区、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开放融通等12大专项行动,强化工业园区、专业园区、城市片区、国资国企等6类支撑平台……根据《行动方案》,湖南湘江新区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三区一高地”和“四个新区”总体定位,大力实施“455”战略,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空间、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致力成为“强省会”战略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

  到2026年,湖南湘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500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300万人,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综合实力跻身国家级新区前列。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未来五年,产业、城市、环境将有哪些看得见的变化?笔者梳理这份《行动方案》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览瞰湖南湘江新区擘画的“强省会”奋斗蓝图。

  制造强区

  夯实先进制造业“压舱石”

  巩固壮大优势产业,坚持研发端、孵化端和转化端“三端”齐发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以工程机械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先进储能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智能终端和第三代半导体为主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到2026年,形成3个两千亿级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发展新兴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实施企业上台阶行动,推动两业深度融合,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培育百亿级企业30家以上,税收过亿元的企业达100家左右,市场主体数量突破85万户,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

  创新引领

  科技创新核心“策源地”

  发挥“岳麓山”品牌效应,推动湘江西岸科创走廊、湘江科学城、湘江科创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规划建设。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打造双创示范基地升级版。到2026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达到48600件,加快新区天使母基金投资进度,打响“岳麓山下好创业”创新品牌,形成“研究机构+天使投资+孵化服务+企业+政府”的“双创雨林生态”。

  数字赋能

  5G引领,新基建筑未来

  以服务产业为重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5G全域覆盖,率先部署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数智化升级,推动先进计算产业发展,打造城市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生态。到2026年,新区全域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生产线)达50个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8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

  开放融通

  建设湖南自贸区联动发展区

  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强化开放平台互动发展,持续推进招大引强,深化开放交流合作。鼓励引导优势企业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合作,加强与自贸区长沙片区、湘潭综保区等对接沟通,完善外资外贸工作联络机制,推动贸易领域金融改革,推进海归小镇、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基地和中德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三类500强”优先落地设立企业总部、第二总部或区域总部。

  交通枢纽

  四通八达通江达海交通网络

  完善对外交通通道,优化公共交通网络,完善骨干路网体系,加快补齐高铁、水运、航空等突出短板,构建多位一体、快进快出、联通世界的对外通道体系。大力支持渝长厦高铁建设,推进高铁长沙西站及其配套交通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虞公港、铜官港双深水港口,推动坪塘、湘阴六塘等通用机场建设,融入4小时航空经济圈。推动轨道交通、过江工程、重大跨片区道、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推进中车智轨、云巴等中小运量交通网络建设,打造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智慧交通快运系统。

  能源保障

  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统筹优化

  建设绿色电力供应系统,推进“气化长沙”工程,推广绿色低碳能源。实施城市电力扩容工程,布局数字化供电服务网格站,创建电力物联网与智能电网“两网融合”发展全国先行示范区;完善输气管网、储气调峰设施和高压燃气输配系统,加快形成覆盖全域的天然气管网布局;积极发展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浅层地热能勘查开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设以望城区为代表的省级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区、以湘阴高新区为代表的集中供暖供热供气示范区。

  绿色低碳

  从“低碳”到“近零碳”

  打造双碳试点示范,推动双碳产业转型发展,科学实施生态空间管控,强化环境保护与治理。推动梅溪湖、洋湖近零碳示范城区创建,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绿色交通、能源站、海绵城市等近零碳试点工程建设;促进“三线一单”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探索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实施重大污染防治工程,全面推进“三水共治”“多源齐控”,整体推进“保卫净土”行动和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坚持“一微克”行动,全面推行垃圾“不落地”分类回收处理模式。

  精美城乡

  打造现代化智慧城市标杆

  优化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升山水洲城独特风貌,全面建设十大城市片区,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全力创建绿色完整社区,全域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多规合一高质量编制湘江新区国土空间规划,高标准打造梅溪湖、岳麓山大科城、金洲新城等产业功能片区,高水平建设滨江金融、洋湖总部、高铁西城高端服务功能片区,高质量塑造大王山、大泽湖特色功能片区,拓展建设湘阴、湘潭九华新片区。到2026年,实现50%以上的乡镇、村达到五星级示范标准,推动城乡融合提质升级。

  文旅名城

  底蕴深厚、充满活力的文旅产业集聚区

  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红色景点保护工程,持续推动品牌创建,增强文旅消费能力。发挥岳麓山5A级景区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一廊三区多点”文旅产业格局,建设湘江欢乐城、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二期、雷锋文化小镇、汉王陵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提质建设市府商圈、梅溪湖商圈、洋湖商圈、宁乡商业中心、望城张家湖商业区等高品质商圈。到2026年,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达1500亿元左右。

  民生福祉

  构建全龄友好幸福新格局

  积极参与全龄关爱工作试点,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医疗卫生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提升。积极参与长沙市全国儿童友好型城市、国家青年发展型城市、老年关爱城市建设,大力改善医疗硬条件和软环境,打造具有区域辐射带动力的医疗健康中心,支撑长沙建设综合性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到2026年,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托育机构,每5平方公里拥有1处中型体育文化活动设施或户外体育设施,1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金融保障

  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做大特色金融资产总量,建设新金融聚集高地,落实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基金、租赁、信托等新兴金融业态突破性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建设以湖南金融中心为核心,以湘江基金小镇、麓谷基金广场为支撑的新金融聚集高地;以“科技+金融”为重点,推进科技赋能金融、金融服务科技。到2026年末,实现入驻各类金融机构1300家,力争A股上市企业达到60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财政撬动、公司实施、一二级联动、封闭运行、资金双控、滚动发展”的“资金池”良性循环开发模式。

  人才强区

  高端人才集聚区

  全方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优化人才工作机制,打造双创示范基地升级版。实施人才智能产业工程师精进计划、管理者拓展计划、后备军培养计划,精准培养专家型科技人才、专业型管理人才、专精型储备人才,建立招才信息集中收集发布机制,探索抱团引才新模式,吸引各类人才集聚新区,形成“研究机构+天使投资+孵化服务+企业+政府”的“双创雨林生态”,支持湘江科创基地一期、58前行科创等孵化平台发展,支持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等一批示范性双创平台发展,营造更加开放包容、更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氛围。

  数说  

    类支撑平台的五年“小目标”

  ● 打造融城载体  ● 做实融城平台    ● 优化融城服务

  ● 新建工研院、中试基地10个以上  ● 培育新型研发机构10个以上

  ● 湘江发展集团:打造成为国家级新区头部标杆企业。

  ● 湘江智能公司: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化产品总成供应商和智能系统方案解决商。

  ● 湘江新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打造专业化产业融资服务平台。

  ● 长沙城发集团:打造国内一流的产城综合运营商。

  ● 滨江金融片区:入驻各类金融机构及配套企业1300家,金融业税收120亿元。

  ● 梅溪湖片区:服务业收入约600亿元,税收50亿元。

  ● 洋湖片区:总部企业突破100家。

  ● 大王山片区: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0亿元。

  ● 高铁西城片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及其核心区投资建设运营。

  ●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片区:每年新增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 金洲新城片区:工业产值2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GDP占比达30%。    

  ● 大泽湖片区:全面建成国内一流的海归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 湘阴新片区:新引入创新型企业约500家,技工贸总收入约400亿元。

  ● 湘潭九华新片区:引入创新型企业约400家,技工贸总收入约400亿元。

  ● 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

  ● 湘江数字健康产业园

  ● 湘江融城科技城    ● 湘江科创基地

  ● 湘江基金小镇      ● 湘江智航新城

  ● 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

  ● 宁乡智能家电产业园 

  ● 湘阴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产业园

  ● 九华医疗器械产业园

  ● 培育形成1家5000亿级园区

  ● 1家3000亿级园区

  ● 2家2000亿级园区

  ● 2家1000亿级园区

  ● 1家500亿级园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