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文隆
春意萌动的3月,浏阳河畔,处处是春天的味道。
浏阳河支流大溪河畔,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浏阳市孔蒲中家庭农场稻田边,桃花开了;农家小院里,梨花也开了……
61岁的孔蒲中走在自家农场硬化道路上,左瞧右瞧,忍不住高歌一曲《我爱桃花我爱家》:“当我想家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桃花;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可爱的家……”
孔蒲中是浏阳市达浒镇金石村一位新型职业农民。他一家四口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农场,主要发展“水稻+”综合生态种养。
1994年,孔蒲中开始摸索野生甲鱼养殖。2006年,他在自家稻田里放了100多只甲鱼做生态养殖实验,获得成功,继而以“稻鳖共生”为基础,不断创新,一步步让水稻、甲鱼、草鱼、泥鳅、黄鳝、青蛙、鸡等在田间实现“互惠共生”,探索出“稻田+”生态种养模式。
2018年1月底,国务院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孔蒲中作为唯一的基层农民代表,在会上就促进家庭农场发展作了发言。
“你怎么会被邀请进中南海开会?”被问了无数次的孔蒲中挠了挠头说:“可能是我养甲鱼养得比较好,还带了一些学生吧。”
孔蒲中养甲鱼独有一套:他在一丘丘稻田周围挖沟蓄水,甲鱼平时就在沟里活动、进食,也不时爬进稻田里面找东西吃。由于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水面上慢慢长满浮萍。浮萍遮阴,却影响甲鱼生长,孔蒲中在田里放养草鱼,让草鱼吃掉浮萍,同时草鱼游进稻田深处,把田里的草也吃得干干净净。
“草鱼的排泄物又肥了田,给其他田间生物提供了养分,甲鱼也有了更多食物。” 孔蒲中说,近几年,他家的农场平均每年要卖出两三千只成年甲鱼,草鱼每年也要卖上千公斤,种养规模由几十亩扩大到上百亩。
稻田里放养甲鱼、草鱼,稻子也长得好。如今,孔蒲中家庭农场主要种“玉针香”等优质水稻品种,还推出了自己的稻米品牌“孔贤米”,成为市场抢手货。
“今年早稻要种100多亩,中晚稻一起要种200多亩。”孔蒲中说,种子都已订好。
田里产出好,田埂上也不浪费。在孔家旁边,只见稻田周边都用丝网或挡板围起来,“防止甲鱼爬走”。挡板内,田埂上,鸡鸭成群,田里却光秃秃的。“田里的草,一长出来就被鸡鸭吃得干干净净。”孔蒲中把眼光落在田埂上的桃树上。他介绍,3年前,他从外地引入良种桃树1000多株,今年都会挂果。“一株桃树的桃子,可以卖到200元。”他说。
除了种桃树,当时节到来,孔蒲中还会在田埂上种丝瓜。“丝瓜每年也要卖几万元钱呢。”他说。
最后,悄悄问了一下,去年收入如何?他回答,存了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