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观点·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4版
观点·深度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3月1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下管网让城市有“里”有“面”

  吴学安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针对当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健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制度,鼓励市场力量参与投资建设。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形象地说,就是将现在直埋在地下的各种市政管线统一安放到一个共同的“房子”里,维修和管护转入地下,管线就能得到更多保护。

  地下管网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新兴的建筑空间,国内在这方面的开发和使用时间不长,一些城市在防灾减灾领域还存在对地下、半地下空间遭受灾害的特点规律认识不深,存在部分工程设计灾害防救考虑不充分,应急能力建设有一定缺失等问题。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也被称为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是城市管道更新改造的重要形式,这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城市地下、半地下空间的安全。一方面,要将地下管网建设作为扩大内需和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科学规划,增加资金投入,将城市规划与管网规划、设计、建设和智慧运维统筹协调;另一方面,理顺体制机制,形成建设合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涉及诸多主管部门,需要各部门加强信息沟通与相互协作,建立责任机制,完善考核体系,着重解决“重建设、轻养护”现象,全面推进地下管网高质量建设。

  如果说,高楼大厦是城市的“面子”,那么,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以称作城市的“里子”。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用好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还能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