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我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围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广聚天下英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月15日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长沙市、省科技厅、中南大学、省农科院、华菱集团等单位作了交流发言,湖南日报予以摘登,敬请关注。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谱写人才筑梦新篇章
长沙市
近年来,长沙市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战略位置,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供给,全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各类人才近悦远来,长沙发展拔节生长。
突出党管人才。一是坚持“一把手”领衔。市委书记任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带队揽才,并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先后组建长沙人才集团,成立市委人才工作局,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海归小镇。二是制定“一揽子”政策。继“人才政策22条”后,先后启动高端产业人才倍增行动计划,出台“乡村8条”“自贸区45条”及配套实施办法。三是形成“一盘棋”格局。细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建立述职评议、跟踪督查和绩效考核机制,形成统筹联动、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
突出产业聚才。一是紧盯产业链聚才。紧紧围绕22条产业链,逐年编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靶向引进104名高精尖领跑工程人才。二是紧盯创新链聚才。充分发挥在长高校、科研机构青年人才集聚优势,在全市5个国家级园区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先后立项重大科技项目10个,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发榜,鼓励创新联合体揭榜。三是紧盯人才链聚才。聘请在长知名科学家和产业领军人才担任长沙人才政策代言人,以才引才、以才聚才,共引进紧缺急需人才609名、高层次人才2465名。挖掘长沙名校杰出校友资源,先后引进10家校友企业落户长沙,总投资超过70亿元。
突出服务育才。一是真情服务人才。推行人才智慧导航,设立青年人才驿站,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支持154家企业自主认定紧缺人才191名。二是真金留用人才。近五年来,市级人才工作累计投入近30亿元,为7.81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兑现制造业企业人才职称晋级奖励补贴1.07万人。协调金融机构投放“优才贷”5.31亿元,带动授信100亿元。三是真诚呼唤人才。创作并推出国内首档城市人才发展纪录片《我的梦想我的城》,点击播放量超千万。
集聚高科技人才
服务高质量发展
省科技厅
近年来,省级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突破3000人,263名省级人才跻身“国家队”。“十三五”期间,新增选两院院士11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14项,居全国前列。
坚持培引并重,壮大战略科技人才力量。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支持项目对院士等战略科学家实行“一人一策”支持,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50家。省科技领军人才支持计划遴选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进行“菜单式”支持,近3批我省入选的两院院士中有7名为科技领军人才。湖湘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选育一批优势领域青年科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坚持“四个面向”,锤炼用好创新人才。大力建设岳麓山实验室、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基础研究平台。主动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21年全省获国家自科基金资助资金突破9亿元,24人获国家自科基金杰青、优青资助,173人获省杰青、优青资助。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凝练发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形成全链条支持体系,解决产业技术问题160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帮助参赛人员获投资超50亿元。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导向,2021年选派首批10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每年5000余名科技人才在农村一线推广先进适应技术、领办农业经营主体。
坚持制度创新,激发科技人才活力。科研经费试行“包干制+负面清单制”。大幅减少评估、检查、抽查等。试点高端外国人才服务“一卡通”,全国首创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办理“三窗合一”。落实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等政策,研发奖补政策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全覆盖。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出台首个省级科技人才评价管理办法。探索科技成果市场定价、收益分配、转化评价机制。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打造支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人才集群
中南大学
坚持人才为本、广聚英才,构建高水平国际风范的梯队式人才集群。筑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合力推进、学院主体落实”的人才工作格局。谋篇布局战略人才力量,设置“升华学者”战略主导岗、学科领军岗、青年拔尖岗,重点在有色金属、轨道交通、医药卫生等一流学科领域构筑人才高峰。创建以“前沿交叉项目、创新驱动计划”为牵引的人才培育机制,以“师德第一标准、教学实绩为要、科研质量为基、社会服务为重”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一支以16名两院院士、87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等领军人才、94名国家“四青”人才、1000多名省部级人才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国际风范的梯队式人才集群。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打造一流人才培养国家基地。实施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创新本硕博一体、国际化联合、校企政融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入选首批“强基计划”高校,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首批试点高校。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数全国第十,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数全国第八,首批国际在线课程数全国第四,国家双创项目数连续6年全国第一,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数全国第一。同时,每年录取湖南高考学生1300余人,学校博士生数量占全省42%,毕业生一半以上留在湖南工作。
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勇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使命。涌现了一批支撑湖南引领世界的战略科学家、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人才、服务湖南22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和3个万亿产业集群的创新创业人才。深地探测、新型冷动力、钨锂铝资源清洁低碳利用、辅助生殖、异种胰岛移植等原创成果世界领先;为国产大飞机、载人航天、重型运载火箭等重大工程提供数百种关键材料与技术。
弘扬袁隆平精神
打造农业创新人才高地
省农业科学院
省农业科学院围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充分弘扬袁隆平精神,着力培养、引进、用好农业科技人才。
坚持党管人才,健全人才成长机制。建立人才工作决策、协调和落实机制。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卓越人才培育计划,不断加强人才梯队及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十三五”以来自主培养3名院士,培育国家级创新团队10个。全院高级职称专技人员543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青年人才跟踪培养管理机制,实施院党委班子联系新进博士制度。
坚持因人制宜,健全人才使用机制。持续深化第三代杂交水稻、耐盐碱水稻等技术攻关,不断拓展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柑橘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研究,积极参与岳麓山实验室建设,加快探索耐盐碱水稻国创中心人才集聚、使用模式创新。每年选派科技服务团50个以上,“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近500名,建设科技示范基地200多个。产出全省80%以上的茶树良种,成功开发出“黄金茶”品牌,实现年产值超100亿元。
坚持人尽其才,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实施青年英才计划,设立科技创新奖、科技兴农奖,鼓励自主创新。“十三五”以来,投入人才发展资金和奖励资金4000多万元,重奖有贡献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人员180多人次。坚持破“四唯”、崇实绩,完善绩效考核、人才评价、人才选拔、职称评定、收入分配、人才教育等方面制度11项,较好激发全院人才创新活力。“十三五”以来,产出创新成果2000余项,获得国家迄今唯一的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隆平高科是我国第一家农业科技上市公司。
坚持兼容并包,健全人才竞争协作机制。注重团结协作,倡导“合唱”精神,科研资源配置坚持团队优先、协作优先;重大科研攻关坚持多学科、多团队的大联合大协作。推动各业务科研所之间、团队之间形成既有竞争更有协作的创新局面,让大联合大协作成为人才成长主旋律。如,统筹30多个团队协作攻关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实现研究成果“三个率先”。
打造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华菱集团培养造就了一支以艾爱国为代表的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
坚持党管人才,高站位推进人才强企。每年部署开展人才调研,组织召开专题务虚会、编制实施人才规划。建立党委联系人才制度。将人才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评议和干部考核重要内容。目前,华菱在岗操作工人中高级工以上技工占比达32%;拥有国家技术能手、技能大师12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人,国家级劳模5人;艾爱国荣获“七一勋章”,为省内唯一、全国钢铁行业唯一;蔡焕堂被认定为长沙市首批两名A类人才之一。
聚焦产品升级,高精度做好人才引进。集团大力实施“筑巢行动”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增长2.7倍,新入职大学生中“双一流”比例由13%提升至35%。引进高精尖缺人才16人。解决了湘钢长期高炉不顺的问题,4年内铁产量增加了26%;引进线棒专家4人,开发新品种20个,推动线棒材产品全面升级。
立足生产经营,高质量实施人才培养。建立大师工作室5个、劳模工作室2个,对优秀青年人才实行“双导师”制。艾爱国的徒弟欧勇29岁就成长为高级技师,36岁接替师傅担任首席技师。与华为、宝武等优秀企业,中南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开展合作办学,长期举办青技、青干、青训、青储等培训班,分技术、管理、设备、营销与采购等不同序列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骨干人才。依托技能竞赛、技术比武、行业竞赛等,支持王发龙、赵璇等一批技能人才脱颖而出,高技能人才每年增长3%以上。
突出创新创效,高水平强化人才激励。建立管理、技术、技能、职称四条通道,设立首席科学家职位。为30岁的郭博士设立以其名字命名、由本人组建的工作室,梁亮、欧勇等一批青年人才担任“首席师”。对技术创新关键人才打破薪酬“天花板”。对高炉炉长、转炉炉长等关键岗位实行劳动竞赛及创效奖励。近五年,高效品种钢占比由30%提高到55%以上,人才效能充分彰显。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贺威 周帙恒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