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基
新年伊始,从大湘西怀化传来好消息:“怀化—万象”国际货运列车开通。仅需6天时间,怀化冰糖橙、双峰小农机、三一重工小型挖掘机等产品,就可跨越山海抵达老挝万象。
这趟列车,也是我国中部地区首列始发开往东盟地区的国际货运列车。它的开通,标志着湖南又增添一条陆上出海通道。
半个世纪前,百万大军战“湘黔”,火车“拖”来怀化城。当时,这个叫榆树湾的小镇,为打开山门而欢呼,可怎么也不会想到,后来会一跃成为西南五省边区的交通枢纽,成为湖南第二个高铁十字架的地方,甚至成为今天的东盟货运集结地。
回望这几十年,山城怀化因为火车带动,经历着沧桑巨变。特别是近些年,这座火车拖来的城市,“后发效应”非常明显。
地处武陵、雪峰两大山脉之间,怀化曾因交通闭塞而被贫穷困扰,是一个落后欠发达地区。这里的人们对交通的渴盼与认识尤为深刻。他们不只停留在“要致富,先修路”上,而是把交通优势化为地缘优势、开放优势。
怀化的交通枢纽地位凸显,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沪昆高铁、怀邵衡铁路、湘黔铁路、焦柳铁路、渝怀铁路、张吉怀高铁在市区呈“米”字型交会。新建成的怀化铁路编组站是全省第二编组站。怀化是全国目前唯一不是省会城市的高铁枢纽城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第一。
正是得益于交通优势,怀化地缘优势在开放大潮中充分彰显。这个中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抢抓重大历史机遇,打造湖南对接RCEP的重要通道和节点城市,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对接融入RCEP的“大平台”,开放前景光明灿烂。
三湘大地,这些年变化最大的,交通无疑是其中之一。出行便利,惠及广大民众。但如何将形成的交通优势变成区位优势、经济优势,这是各地需要认真研究的大课题。怀化的实践,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