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湘江周刊·湘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湘军故里文脉传
——访毛主席母校湘乡东山书院

  易鹰

  还是年少读书时即知,湘乡东山书院演变而来的东山学校是毛主席的母校,是少年毛泽东走出韶山冲接受新式教育的第一站。此前对湘乡的印象,来自于“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的史料记载,而在这群湖南人中,又以湘乡人居多。

  直到毛主席诞辰128周年之际的初冬,湘乡行实地探访东山书院,从书院倡修者新疆首任巡抚刘锦棠解甲归田兴学,到办学者以实学育才救国,到书院培养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和陈赓、谭政等开国大将,深感湘军故里的崇文尚武重教,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和家国情怀因东山书院相连一脉相承、延绵不绝……

  倡修者:封疆归来一乡绅

  青砖灰瓦的东山书院前傍清清涟水河,后倚苍苍东台山,紧邻湘乡县城。建筑风格朴实无华,不事精雕细刻,一如其所倡的“教之以实事,程之以实功”的教育理念。正厅顶梁正中绘有中国传统阴阳八卦图,两端书有“钦差大臣太子太保尚书衔甘肃新疆巡抚一等男刘谥襄勤倡修”“大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孟冬月谷旦十八里士绅建”。倡修者即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并出任新疆建省后首任巡抚的湘军悍将刘锦棠。

  在湘乡人曾国藩为首并一手创建的湘军阵营中,因军功而擢升督抚者灿若群星,刘锦棠的身世和军功都充满传奇。其父亲在湘军成立之初参军谋生,不久战死岳州。其母因生活所迫改嫁。在祖母抚养下,刘锦棠15岁参加湘军为父报仇。作战勇猛且有智谋,跟随叔父刘松山作战。刘松山阵亡后,刘锦棠继承叔父遗志全面接掌老湘军时,年仅26岁。左宗棠进军新疆后为前敌总指挥屡建奇功,助左宗棠收复新疆不过35岁。1884年,新疆建省刘锦棠为首任巡抚,史家有“新疆设省之议,发自龚自珍,定于左宗棠,成于刘锦棠”之说。

  边疆稍定,刘锦棠即萌去意,念及祖母年迈两个儿子战死,上奏朝廷回乡孝亲报恩,但数次奏请均未获批。祖母陈太夫人是伟大坚强的女性,不但在长子战死儿媳改嫁后抚养孙子成人,还将朝廷所颁赏赐为山西赈灾捐银三千两,并命刘松山、刘锦棠叔侄捐家财兴办刘氏族学(今城江小学的前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春,刘锦棠以其祖母病重回籍省亲获批。此次告假回乡,“陈太夫人耄年已不省家人子弟,公亦须髯不类少时。陈太夫人以为上客,公持之以大号,终不可辨识”,也就是祖母因老年痴呆认不出孙儿,可以想见铁血悍将刘锦棠戎马一生建功归来是何感受?不独于此,生母健在也不能探望,因湘中礼法“孝子不养下堂母”,湘乡风俗视丧夫后撇下子女改嫁为对丈夫不贞、子女不慈行为,儿女成人后哪怕再有出息也不得供养改嫁生母。身为封疆大吏荣归故里,母子俩只能隔河相见。刘锦棠回籍后侍奉祖母两年后送老送终,尽了孝道。

  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为培养贤才,湘乡士绅许时遂等发起筹建东山书院,呈文得到湘乡县衙支持。光绪十七年(1891)年,刘锦棠带头捐款两千两,士绅积极响应。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起,朝廷急召入京,他立即从乡间启程,不幸刚到县城就中风病倒,死时年仅51岁,随身行李中只有奏稿别无长物,清廷赐谥号襄勤。

  办学者:实学才能救中国

  书院作为独具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教育机构,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代末期,湖南是办新式学堂最早也是最多的省份之一,东山书院是新式学堂的代表和先锋。当时教育年鉴就赞之“开湖南新学之先河”,与北京同文馆、湖北自强学堂等并称为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与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相比,东山书院虽属后起之秀,但其所育英才对国家的贡献令人肃然起敬。

  倡修者刘锦棠去世后经过几年兴工,1900年才全部落成。其间,甲午战争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让开明士绅不再执著于旧式书院教育,转而主张发展培养中西兼通的实用型人才的新式教育。时局变化和社会变迁对东山书院的创建产生深远影响,并按刘锦棠的倡议先行添设东山精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湘乡举人向湖南巡抚陈宝箴呈文,“原任新疆巡抚刘襄勤公思矫其弊……创议添设东山精舍,以劝学育才……”

  办学者认为,只有实学才能救中国,而兴实学必须废科举,提出“教之以实事,程之以实功”的教育理念。在书院正厅左廊壁上《东山书院记》石碑,文中“用能实事求是,以称雄于五大洲”一句赫然显目,这应该和岳麓书院“实事求是”匾额一样对毛泽东产生了一定影响。东山精舍仿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成法,教学内容完全是变法图强的新学实学,分科造士,摒弃了传统书院科举仕进的初衷,转向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东山书院“实事求是”“变通求新”的办学思想还体现在实践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主张,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发展。每月购《万国公报》两册,每季购《格致汇编》两册,又有开启民智的《申报》《汉报》给诸生阅览。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增设体育设施。书院山长须选择品学俱优、学贯中西人士充任。建筑上也西学为用,大教室按照西洋风格建造,高大横格窗装进口玻璃采光好,两块大黑板可以上下移动,令人惊叹百多年前即如同今之大学课堂。

  求学者:学不成名誓不还

  不敢想象百年前一代伟人走出韶山冲在此求学时的场景。少年毛泽东得知母亲文氏家乡湘乡有所新式学校时,于1910年秋来此求学。当时父亲毛顺生原本要他去米店当学徒,临行前他改诗赠父表达志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校长李元甫思想进步,慧眼识才,对毛泽东入学考试的作文《言志》高度赞赏,认为文章优美,称“学校取了个救国才”。

  毛泽东在东山学校期间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特别对《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进步书刊有浓厚兴趣,较多地接受了维新派思想,喜欢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他的文章器宇不凡,气势如虹,得到老师“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的评语,很多经典佳句在同学中传抄,被同学誉为“文章魁首”。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登山游泳,磨炼意志,强健体魄,同时心系天下,忧国忧民,与同学聊天约定“三谈”原则,即谈读书心得,谈社会问题,谈国家大事。他同情贫苦人民,主动为佃户挑水劈柴,为无钱请“划子”渡河的母子垫钱,把被褥送给贫困工友自己则与一同读书的表兄共床就寝。他还取笔名为“子任”,意即以天下为己任。由于勤学用功、成绩优异,经过李元甫的推荐,毛泽东于1911年春如愿以偿地入读设在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

  东山学校是毛泽东走出韶山冲的第一站,为他探索世界、改造世界奠定了实学之基。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向美国记者斯诺介绍了自己的母校东山学校,“在这所新学堂里,我能够学到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1955年,毛泽东在与东山同学谭世瑛谈话中,再次说起了东山学校在他成长中的重要性,“我进不了东山学校,也到不了长沙城,只怕出不了韶山冲呢!”1958年,毛泽东为母校题写校名“东山学校”。今天,这所从创建之日就担负实学救国使命培养众多英才的百年名校已成为湖南省重点中学,欣逢伟大的新时代,见证并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使命。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化教育的引领作用,是根与本、源与流、魂与体中的至高地位。历史有时蒙尘,但英雄不会被忘记。作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之所,东山书院的倡修者、办学者和求学者,将永远被人铭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