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2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亮 黄利飞 通讯员 郑祖恩 任毅)钢渣来铺路,湖南年产的140万吨钢渣有望变废为宝;建筑垃圾原地“变身”,再生骨料用途多;共振碎石技术显身手,让旧水泥路面能原位再利用……“长江中游典型城市群多源无机固废集约利用及示范”项目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论证会暨授牌仪式近日在长沙举行,一批关于无机固废集约利用的科研成果、绿色技术,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等认可。
现场,会议专家组对平益高速公路、衡枣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与长沙高铁西站产业新城3个示范工程进行了授牌,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
平益高速公路示范工程关注无机固废生态建材在高速公路重载交通场景中的综合利用,开展排水沥青路面耐久性提升技术、钢渣沥青混合料、高掺量RAP沥青混合料等研究应用。衡枣高速公路大修示范工程基于长株潭及周边地区道路改造规划,开展无机固废再生建材在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示范,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破碎技术、再生集料利用及多源固废小型预制构件的应用示范。长沙高铁西站产业新城示范工程开展海绵城市透水地面研究;同时,原位利用长沙高铁西站附近建筑拆除垃圾,进行再生骨料的制备、分级及应用,实现建筑垃圾的快速、合理循环再生利用。
“长江中游典型城市群多源无机固废集约利用及示范”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湖南交水建集团牵头,联合湖南大学、北京大学等10家单位承担。项目的实施将促进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为湖南“三高四新”总体战略部署、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贡献绿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