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鸿丽
通讯员 覃正文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近日发布《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1)》,常德位列榜单第71位,在湖南省7个上榜城市中排名第三(前两位为长沙、株洲)。这张榜单,是依据创新能力、融合发展、经济带动、品牌质量和绿色集约5个方面27项指标,对全国293个地级市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系统研究和综合评估而确定的。
一个人们印象中的农业大市,今日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常德凭什么?
“链群培育”满园春
装备制造业迈上千亿台阶,超80%规模工业企业聚集园区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中联建起塔机智能工厂,“灯塔车间”“智能立库”“黑灯产线”处处繁忙,却鲜见人影。在这里,每18分钟下线一台塔机。10月25日,全球首台超万吨米级上回转塔机W12000-450下线,震动全球业界。
中联建起技术总监许辉介绍:“以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塔机制造工厂为核心,常德形成中联系‘1+20’产业集群,在省内构建两小时生态圈,在常德构建半小时生态圈。10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为公司供货,本地采购率达80%,带动产业链深度发展。”
近年来,常德围绕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常德坚持“链群培育”,建设“五好”园区。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四大千亿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21条优势产业链,实行“一链一策”;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打造“县域半小时”“市域一小时”配套圈;紧扣制造业,紧盯“三类500强”企业、总部企业、上市公司,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配套企业;重点优化产业布局,让企业向园区集聚,向园区要“亩均”效益,打造特色园区。
目前,常德已形成以中联建起、溢多利、迪文科技等企业为核心的“1+N”产业集群,超80%的规模工业企业聚集在园区。常德装备制造产业迈上千亿台阶,今年前3季度新引进、新开工、新投产亿元工业项目分别达152个、85个、77个。今年8月,全国43个产业集群纳入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常德重大成套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榜上有名;智能农机产业成功获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科技创新动能足
近5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25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加232亿元
11月30日,位于常德经开区的常德三一机械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生产线,一派忙碌。这是全球设备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搅拌站制造基地,拥有授权专利336项,核心发明技术专利135项。该公司总经理彭光裕告诉记者:“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今年1至10月,公司规模工业产值增速达287.8%,主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与同型号混凝土搅拌站相比,我们的产品生产效率高出20%,计量精准度高出50%,品质过硬,生态环保。”
近年来,常德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建设行业研究院、技术创新联盟和自主研发机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院士专家团队,开展“智汇洞庭·科创常德”系列活动;根据企业的规模、产品、技术等不同特点,构建“小升规”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利用常德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大数据等平台,引导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服务化等方向发展。
在科技创新驱动下,5年来,常德发明专利每万人拥有量增长2.2倍,高新技术企业由103家增至360家,高新技术产业年增加值由218亿元增加到450亿元;1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飞沃科技成为常德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累计有2.4万多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
纾困增效添活力
向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新一轮赋权332项,园区推行“大部制”管理
11月15日,常德召开“纾困增效”专项行动部署会以来,常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深入响箭重工、常德中车等多个企业走访调研,搞座谈、听建议、解难题。常德市工信局牵头,发改、财政、人社、金融、电力等部门组成7个工作组,走访调研150余家企业,涉及12个行业,提出帮扶建议20多条。
近年来,常德坚持“打造平台”与“暖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筑牢主体信心。改革园区管理体制,分别向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开展新一轮赋权162项、170项,在园区推行“大部制”管理等制度。针对企业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创新、人才、物流、金融、会展等服务平台建设;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干货”195条,为企业降费减税;从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22名优秀干部到园区任职或挂职,组织150多名干部入园开展“与企同行·纾困增效”帮扶行动,单列近1200万元专项资金帮扶亏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