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龚雅丽 通讯员 谭红娟
【文化解说】
珠梅抬故事
抬阁,又称“抬故事”,是一种民俗技艺表演,一般由小孩坐在木制的四方形阁子里,按照历史故事、地方戏剧、民间传说等场景进行艺术造型,由村民抬着游行于乡间,展现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这种民俗表现方式,在涟源市龙塘镇珠梅村得以继承并有所创新,小孩扮演各式人物,但不再坐在四方形木阁里,而是站立于四方桌上,由村民抬着游走。“珠梅抬故事”又称“珠梅故事会”,距今已有400年历史。2014年抬阁(珠梅抬故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守望故事】
一张桌子即是一个舞台,一个造型就是一台故事。
“珠梅抬故事”每场由数十台故事组成,每台故事由4个轿夫抬着,不同朝代英雄人物在“肩上”接连亮相。方圆数十里,群众敲锣打鼓,结队参与,场面蔚为壮观。
11月14日,涟源市龙塘镇珠梅故事会传习所挤满了人,搬道具、整理服装、排练,大家忙个不停。涟源珠梅故事会会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齐跃,正细致地给骑马架缠上彩带,并装饰上龙、镜子等物件。“过几天,在娄底城区有非遗展演活动,我们正在做准备。”刘齐跃说。
400年传承一“抬”戏
位于涟源城北的龙塘镇珠梅村与云河新村,是“珠梅抬故事”的主要传承地。
相传明崇祯年间,村里流行痢疾,无药可治,十不剩三。村民前往西元山珠梅观求神、许愿,打太平醮(梅山巫术的一种祈福仪式),打完醮后还抬着神像在村落巡游,寓意“普渡众生”“驱邪避灾”。所到之处,人们炮仗相迎、烧香礼拜。从此,每年秋天打醮、抬菩萨祈求平安康泰,成为珠梅人一年一度的盛事。
“‘珠梅抬故事’第17代代表性传承人共5人,我和师傅刘仓生负责全面工作,刘龙跃、刘如松、刘正业3人分别负责故事编排、化妆、道具。”刘齐跃说,“为了让‘抬故事’更具观赏性和民众参与性,一般选用年幼的孩子来演绎故事主人公。”
故事主人公以特定的着装、脸谱和造型,来表达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和故事情节。故事人物分为两层,上层为太子,由1岁左右的幼儿扮演,下层为臣子,是故事主人公,由10岁左右的儿童扮演,这种演出形式称“高低桩”。
“珠梅抬故事”从故事中选定人物,又以人物表达故事内容。在人物选择上,坚持“忠孝仁义信”原则,扑粉、上彩、勾脸谱,精心打扮后,孩子们被抬上故事高台,变身赵云、岳飞、杨门女将……
如今,除了以历史题材为原型的故事外,刘齐跃等人还创作了表现现代和现实题材的新故事。如《江姐》《红色娘子军》《脱贫攻坚》等,活动主题也由祈求平安、传颂英雄事迹,向歌颂新社会的新气象转变。在表演形式上,除保留原有的传统故事外,还创作了“桐车秋千故事”“盘旋故事”“船故事”“马故事”“蚌壳故事”等。
现在,“珠梅抬故事”的内容和数量大大增加,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自烹的“文化大餐”,一次抬演活动,从3台故事发展到60台故事,演职人员从几十人发展到上千人,观看人数最多时达10万人次。
民俗传奇闹村寨
“‘抬故事’的时候,那才叫一个热闹!”刘齐跃说。
天还没放亮,宁静的珠梅村、云河新村早已灯火璀璨:大人把孩子从被窝里叫醒,匆匆吃完早餐就赶往故事会传习所化妆;而传习所内外,扛道具的、换服装的、整队的、排练的,忙得不亦乐乎。
“咚咚咚锵,咚咚咚锵……”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村里顿时热闹了起来,40余台“珠梅抬故事”正式“起驾”。铳炮在先、鸣锣开道,彩旗摇曳、龙狮热舞。“故事摆放顺序按先武后文、先臣后君、先小后大、先近后远,后面跟着道士、信士、观众,最后是龙狮、锣鼓压阵。”刘齐跃说。
一台台故事绵延百余米,穿过村头巷尾,走过田埂山道。
在“中国梦”抬架上,3个小男孩动作划一,演绎着“新式故事”;身着铠甲的“杨门女将”,手执长枪威风凛凛,在半空中上下自如;红艳艳的小娘子,驾着“小船”祈福“国泰民安、一帆风顺”……
鼓声轰鸣、铜锣喧天、唢呐穿透云霄。村民簇拥着“抬架”鱼贯缓行、穿街走巷,队伍游到哪,人潮就涌到哪。
“这还没完嘞!”刘齐跃介绍,“白天‘抬故事’祈求平安康泰,夜晚点亮七星灯、再求一份‘健康长寿’。”
夜幕降临,灯光亮起,表演队伍犹如一条五彩长龙游弋在夜色中。抬架里下层的故事主人公与白天无异,上层“太子”换成了7盏灯笼,取名为“七星灯”,借诸葛亮点七星灯延寿的典故来祈求长命百岁,永保康宁。
文化瑰宝今再兴
“‘抬故事’发展到今天,确实来之不易,能否继续‘讲’下去,需要年轻人接班。”刘齐跃说。
上世纪70年代,因历史原因,“珠梅抬故事”曾一度中断。1982年,刘齐跃、刘仓生等人牵头组织恢复了这一传统习俗。“小时候就喜欢看《三国》《西游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有太多故事可以拿来讲。”刘齐跃买了很多书,并挖掘出一系列英雄人物,服装和道具半买半做,抬故事的数量成倍增加。
“当时‘抬故事’全是村民自发捐款,并且都免费参演,办得还算顺利。”2008年,刘齐跃等人还成立珠梅故事会,成员100余人,同时将刘氏祠堂改建为故事会传习所,用来日常授课、服装道具保管。
“这些年,故事会主要成员因为身体、年龄、待遇等原因相继退出,留下的铁杆成员大多已年逾50岁。”刘齐跃说,坚守“抬故事”很辛苦,但每次感受到村民的热情时,又坚定了他传承下去的决心,他要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引导更多年轻人参与。
刘齐跃带着村民不断往返职能部门,开展“珠梅抬故事”非遗申请,硬是将它“抬”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并带领团队先后参与“中国成都第六届国际非遗文化节”“湖南省首届抬阁联盟文化节”等多项文化调研和故事抬演活动。现在,无论知名度还是资金来源,都有了好转。
“要将这个‘民间瑰宝’传承下去,只靠师徒间的口口相传是远远不够的。”刘齐跃等故事会成员花5年时间收集整理《珠梅抬故事资料全书》,挖掘上百个故事,几百个人物脸谱、道具、服饰、髯口等,并利用涟源市非遗“进课程、进课堂、进校园”工程,在珠梅中学开设非遗传承班,进行现场教授。
“我希望能有更多接班人传承历史文化,‘抬’起故事,抬着传统美德走上更大舞台。”刘齐跃他们有这个信心,也会一直奋斗下去。
【专家寄语】
“抬”出自信与坚守
娄底市文旅广电体育局非遗科科长 李晓容
抬阁(珠梅抬故事)是具有娄底特色、参与人数多、覆盖面广的民俗活动。通过抬架上的人物造型、化妆、服装、道具来讲述历史人物和故事,弘扬忠孝仁义信等美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珠梅抬故事活动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逐渐成为村民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化着世代村民,滋养着一方乡土。
以刘齐跃为首的传承人群体,怀着对“抬故事”深厚的情怀和历史责任,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深入开展挖掘整理,还到岳阳、成都等地学习交流,改建了2000平方米的传习所,开展进校园活动。尤其是他们与时俱进,根据现实题材创作新故事,一次抬演活动的故事台数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3台增加到现在的60多台,内容十分丰富。“抬故事”抬出了珠梅人的文化自信,抬出了和谐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