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11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块泥巴,攀上“电力珠峰”

  图① 10月27日,醴陵市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对刚生产的特高压空心电瓷进行坯检。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图② 被喻为“电力珠峰”的特高压线路。齐滨 摄

  图③ 11月15日,南昌至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长沙变电站竣工。该电站变压器、避雷器等主要设备装配的瓷绝缘子都来自醴陵制造。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摄

  编者按

  一块泥巴,攀上特高压“电力珠峰”;一朵烟花,璀璨了世界夜空;一根芦苇,钓起江湖35亿元大产业;一件舞服,席卷国内广场,舞出了国门;一张文印纸,铺向大都市楼宇间一家又一家门面……

  这些最初不起眼的产业,虽说是“草根”一族,却蓬勃蔓延其势难挡。它们凭借独门绝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劈波斩浪,成长为以小而精、小而优为特色的优势产业而笑傲“江湖”,成为县域经济顶梁柱、响当当的行业“顶流”大牌。

  今起,湖南日报推出《“草根”到“顶流”》系列全媒体报道,以醴陵电瓷、临湘浮标、浏阳烟花、赫山广场舞服、新化文印等为案例,探秘县域特色产业群从“草根”到“顶流”的崛起之路。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通讯员 戴丹

  窑炉高耸,窑门缓缓打开,吐出滚滚热气。

  5天高温烧制,出炉的不是白如玉、薄如纸的釉下五彩瓷,而是施着棕釉、高达数米、以吨计重的“大家伙”——瓷质电绝缘材料,俗称电瓷。

  醴陵电瓷,从湘东小城,奔赴川渝水电站、新疆风电场、巴西美丽山……

  醴陵,享有“中国陶瓷之都”美誉,其釉下五彩瓷名扬天下百余年。

  殊不知,醴陵电瓷同样熠熠生辉:由一块瓷泥,裂变为1000多种电瓷产品,涵盖电站、线路用瓷等各领域,攀上有“电力珠峰”之称的特高压;电瓷产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出口量全国第一。

  泥巴玩出国际范,醴陵电瓷有什么秘诀?

  笑傲“江湖”—— 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出口量全国第一

  “电若没有电瓷,好比河水没有了堤坝。”

  问到什么是电瓷?多数醴陵人这样回答。

  初冬,行走在醴陵乡镇特别是东部乡镇,大大小小的电瓷厂、日用瓷厂沿106国道分布,散发着浓郁的瓷城韵味。

  走进阳东磁电厂,电瓷品种五花八门,有实心的、空心的,电站用的、线路用的。

  它们的十八般武艺令人惊叹:“柱子”不是“傻大粗”,“伞盘”不是“白幼细”。前者光滑无瑕,称支柱绝缘子,是电站卫士,一个就是上万元的“身价”;后者个小力气惊人,用于电力线路,称盘形悬式瓷绝缘子。

  “我们平常在电力线路上看到的‘电葫芦’,就是由一片片‘伞盘’串起来的。”阳东磁电董事长李蔚霞介绍,“电葫芦”是连接铁塔和电线的,起支撑和绝缘作用。

  电瓷、日用瓷、艺术瓷,组成了醴陵陶瓷大家族。

  配料、练泥、拉坯、施釉、烧成,日用瓷与电瓷生产工序几乎相同,电瓷制造难在哪?

  电瓷体积大,工艺、材料等参数严苛。烧制环境温差更大,要在5℃至1326℃间精准控制。

  电瓷种类多,每种产品都有“个性”,需要不同的制造装备。

  “电瓷不能有丝毫瑕疵,否则可能被击穿,引起电网故障。”李蔚霞说,经过20多道试验关卡,电瓷才能出厂。

  这些天,在西藏那曲羊八井的国家电网高海拔试验基地,醴陵电瓷企业一下来了3家。

  在4300米高海拔地区,测试的1000千伏所有电瓷,全部通过了抗震、抗冻、抗风等一系列指标。

  醴陵人用雕琢艺术瓷的功夫制造电瓷,如今在电瓷领域笑傲“江湖”,成为全国重要的电瓷电器研发生产出口基地。

  湖南省电瓷电器行业商会统计,醴陵现有电瓷电器生产企业18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7家,电瓷产量占全国51%、全球30%,电瓷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全国第一;2021年前三季度,醴陵电瓷电器产业产值1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5%。

  千年传承—— 国企奠基,民企成势

  渌水穿城而过,城市霓虹洒向江面,湖南电力电瓷电器有限公司(简称湖南三电)伫立江边。

  怎能想象,1941年,抗日战火纷飞,醴陵一片凋敝,城中尚未通电,就在一个日用瓷窑中,竟奇迹般地烧制出了300伏针式瓷瓶。拳头大小的电瓷,被紧急调赴抗战前线,用于保障电讯通畅,在黑暗中点亮了希望。

  “制瓷是醴陵人的基因。”湖南省电瓷电器行业商会会长万四海,曾是湖南三电董事长,娓娓讲述醴陵电瓷的沉浮。

  醴陵盛产陶土,东汉就有陶器作坊。清末,醴陵釉下五彩瓷蜚声海外。

  新中国成立后,醴陵电瓷厂、渌江电瓷电器厂等国营企业在渌江边应运而生。

  “一批批大学生从北京来到醴陵,他们满怀抱负,在荒芜的土地上,创造了10千伏、110千伏瓷套等标志性产品。”万四海说,国营电瓷厂为醴陵电瓷业奠定了坚实基石。

  1982年,中国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建设需要进口22万片绝缘子,外国电瓷商趁机涨价,一片要价100多美元。他们断言,中国不能生产。

  “被屈辱深深刺痛,大家的劲头一下子爆发出来。”万四海回忆,当时没有图纸、没有经验,甚至连生产设备都没有,渌江电瓷电器厂向水电部立下军令状,向高压绝缘子发起攻关!不到两年,高压绝缘子研制成功,全行业为之一振。

  填补空白屡建新功,醴陵电瓷打响了名号,打开了市场。

  新世纪之交,国企改制大潮席卷,不少国营电瓷厂黯然离场,但技术和人才的火种没有熄灭。

  瓷厂员工石军生买下乡办企业,更名华鑫电瓷;阳东村村民李蔚霞兄弟6人东拼西凑借来20万元,创办阳东磁电;李福来、文戈等人白手起家,分别创办醴陵东方电瓷、浦口电瓷厂……他们出身“草根”、敢于拼搏,让醴陵电瓷如火苗般轰然成势。

  “顶流之谜”——  玩出高科技,走上特高压

  长沙县安沙镇,湖南首个1000千伏变电站拔地而起、气势恢宏。

  在相当于15个足球场面积的场地内,巨大的瓷绝缘子高高耸立。

  11月15日,南昌至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长沙变电站竣工。项目经理杨革立介绍,变压器、避雷器等主要设备装配的瓷绝缘子都来自醴陵制造。

  2006年,中国首个特高压工程启动建设时,高端绝缘子几乎依靠国外进口。

  “现在这一领域已经完全实现国产化,醴陵电瓷功不可没。”醴陵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吴文辉说,从跟跑、并跑甚至到领跑,醴陵电瓷的骐骥一跃,源于一次破釜沉舟的工艺革命。

  2008年,湖南省组织电瓷企业赴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展,华鑫电瓷、阳东磁电、玉果电瓷作为“尖子生”被选派出征。

  “德国设备先进,制泥、码垛等工序都实现了自动化,加工时间精确到秒。”与西门子、ABB等世界巨头同台亮相,大家看到了差距。

  “要勇敢闯出国门,不能吃老本。”回国后,阳东磁电立即着手改造窑炉,优化生产工艺。产品试制,相当于“烧钱”,一天“烧”去约5万元。面对资金困难和不见底的投入,合伙人吓到了,掌舵人李蔚霞坚持背水一战:“哪怕弹尽粮绝,都要想办法顶上去!”

  经过5个月的漫长煎熬,生产线焕然一新,产品性能实现质的飞跃。

  特高压电压等级提升,对电瓷尺寸、强度、精度的要求不断刷新。

  绝缘子的长度和输电电压之间有个简单的关系,电压越高,所需的绝缘子越长。比如,220千伏高压需要2米高绝缘子,1000千伏特高压大约需要10米高绝缘子。

  10米高的瓷绝缘子,烧制难度极大,怎么确保不变形、不开裂?

  醴陵电瓷又一次引领行业风向标。

  华鑫电瓷率先造出国内首座12米高的全自动窑炉。“瓷套要‘站’得稳,炉子长高还不行,粘接技术学问很深。”华鑫电瓷董事长石军生介绍,10米高瓷套由多个小瓷套粘接再二次烧制而成,过去国内没有成熟粘接技术,导致瓷套整体性能不稳。

  华鑫电瓷远赴英国寻找泥料,反复配制粘接材料,终于在2019年取得了特高压无机粘接出线瓷套制造技术重大突破,打破国际垄断。

  一手研制设备,一手攻关技术,醴陵电瓷不断走上高端。

  浦口电瓷1100千伏变压器瓷套,刷新国内技术水平,成为美国通用合作伙伴;华鑫电瓷成功研发出1000千伏避雷器用瓷套,打破国际垄断,从乡办企业蝶变国家“小巨人”……醴陵电瓷行业获得各类专利300多件,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正是品质可靠和技术领先,醴陵电瓷赢得了国家电网等各大企业的信任,与西门子、GE、ABB等国际巨头战略合作,攀上特高压“电力珠峰”,在西藏拉萨换流站、巴西美丽山等电力基础设施中大显身手。

  “涅槃计划”—— 小县城大视野,打造“世界电瓷之都”

  高大宽敞的电气试验大厅,各式设备忙于为电瓷全身大体检。

  浦口电瓷负责人满心欢喜:“‘家门口’体检,时间成本减少三分之二,检测资质和数据国际市场认可,帮助我们实现出口量大增。”

  检验检测是电瓷电器产品走向市场的关键一环。过去,醴陵电瓷产品送检要去西安,耗时长达3个多月,是每个企业的一大难事。

  着眼未来竞争,政府出资投建醴陵电瓷电器检测中心,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撑。

  记者在醴陵东富工业园看到,电力电瓷电器产业园建成,招商来势喜人,入园的高端电瓷电器企业达30家。检测中心就在园区,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检测。

  目前,电瓷电器产业产值约占醴陵市工业产值的23.5%,与日用瓷、工艺美术瓷形成醴陵陶瓷“三足鼎立”格局。

  新基建热潮下,特高压建设表现抢眼,电瓷电器产业发展前景迷人。

  大家眼光瞄向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产业链上游——

  东方电瓷开拓铁建市场,电瓷走上轨道交通装备;

  湖电电力做大电器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阳东磁电发力新能源装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成套技术装备成为国家“首台套”,被工信部推广。

  醴陵有个电瓷“涅槃计划”,做大电瓷电器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电瓷之都”,让电瓷飞向更辽阔的天地。

  

  湘经评

  常玩常新

  土中生金

  孟姣燕

  醴陵陶瓷名气不小,享誉世界。醴陵电瓷历久弥新,做出了大产业。

  传统制瓷与电瓷制造有着几乎同样的工序。然而,传统产业转型先进材料产业,从原料配制到工艺水平、装备制造,这其中奥秘重重,必须一道道解锁。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外技术垄断封锁,在国家支持下,国营企业奋起追赶,填补空白,为醴陵电瓷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不盲目、不跟风,敢于拼搏、勇于创新,专注细分领域,志在“单打冠军”,闯出一片新天地。

  “泥巴,常玩常新。”醴陵电瓷人朴素的话语,蕴藏着“草根”变“顶流”的秘密。醴陵自古有深厚的制瓷传统,制瓷的基因流淌于醴陵人的血脉。在传承与创新中,一块泥巴,攀上了特高压“电力珠峰”,优势资源变成了特色产业。

  湖南重点发展先进陶瓷材料产业,将其列入全省20个优势新兴产业链培育。新基建热潮也为电瓷产业加持。常玩常新,泥巴能生金。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