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清 何云飞 周明远 罗新鹏
“道县教育质量,老百姓还是满意的。”初冬时节,我们来到道县采访了县委书记李天明,他高兴地说,“尤其是高质量学位建设,很大程度地满足了老百姓子女就学需求。”
近年来,道县坚持将学位建设作为民生一号工程来抓,以超常手段建学位上水平,以学位大建设促进教育大发展。先后投入26亿元,新建城区学校7所,改扩建城区学校8所、乡镇学校17所,新增学位51010个,提前实现消除大班额清零目标,先后获评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让学校成为亮丽风景
初冬的朝阳下,道县敦颐高中大门气势雄伟,校内楼宇错落有致,亭台轩榭间鸟语花香,不时传来的琅琅书声,构成一幅绝美的校园风光。像这样的校园在道县随处可见,端庄典雅的芙蓉学校,四季如春的绍基学校,古色古香的谷源学校,无不成为当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高站位认识。道县坚持把城区学位建设作为推动道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常抓不懈,坚持以最强的领导、最多的投入、最大的力量抓学位建设,切实解决大班额、上学远、入学难的问题。成立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有关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城区学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县学位办”,按照“一所学校、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原则,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聚集学位建设强大力量。高标准规划。始终坚持将校园建成最美丽的地方,聘请国内优秀的专业设计团队,以先进的理念规划全县学校建设,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道县县城学校专项规划(2016-2030)》等一揽子文件办法,确保学校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美观性。高水平布局。围绕“到2020年,实现道县教育在永州南部率先崛起,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市前列,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奋斗目标,将补齐学位建设历史欠账作为加快教育强县建设的根本前提,稳妥调整学校布局,积极顺应农村教育发展趋势,科学优化城乡学校教学点,为消除大班额提供科学保障。先后整合教学点117个,落实迁转安置在校学生800余人,城乡学校增效提质取得实效。
让教室成为成才摇篮
“在经历了长达30年之久的大班额阵痛之后,道县人决定要举全县之力解决大班额问题,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建设,将教室打造成为师生精致的精神乐园。”道县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8年以来,义务教育消除大班917个、超大班549个,分流超额人数16309人,2020年末彻底消除大班额。
大手笔投入。强化县级财政学位建设兜底保障,坚持将新建和改扩建学校添置设施设备专项经费、城区学校对口帮扶薄弱学校经费、城区教师到城郊薄弱学校任教的岗位津贴等纳入预算,按“两个比例三个增长”要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20%的比例用于县城公办义务教育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入按2.5%的比例用于教育发展,近三年整合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地方城市建设土地出让金和教育附加费征收项目10.8亿元用于城区学位建设。采取学位建设与城市片区开发相结合的办法,将城区学位项目整合打捆进行融资,筹集21亿元解决建设资金难题。加大引项争资力度,先后引进道州玉潭(东阳)、道县朝阳学校民办教育品牌,积极争取省委书记民生实事工程项目资金1500万元,实施西洲芙蓉学校建设。采取PPP、EPC等融资模式融资4.2亿元,城投打捆融资12亿元,完成城区11所学校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千方百计解决学位建设资金难题。大合力建设。坚持合力攻坚,建立城区学位建设联席会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协调督办会,调动各方力量服务城区学位建设。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亲力亲为,采取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限期销号等方式方法,确保推动集中突破城区学位建设攻坚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将城区学位建设作为希望工程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城区学位建设项目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超常规思想,优化规划、报批、地勘、评审、招标、建设、验收等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和手续,为城区学校建设开绿灯,全方位保障建设进度。大力度推进。建立城区学位建设督查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季度调度一次,县委副书记每月调度一次,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半月调度一次,将集中攻坚城区学位建设纳入全县绩效考核,作为民生实事的第一号工程提升分值比重,制定出台《道县城区学位建设考核办法》,实行“一周一调度一简报、一月一督查一通报”工作机制,将月通报、半年及年度考核结果,在道县政府网等新闻媒体上公布,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加强结果应用。
让教师有职业自豪感
道县历来文风沛然,文化底蕴深厚,重教氛围浓厚,当代道县人继承这一优良传统,以最优的政策不断提升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真正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自豪感。
加大引进提升归属感。为切实解决因学位大幅增加而引起的教师紧缺问题,道县突出精准招录,扩大教师队伍增量,创新工作思路盘活教师队伍存量,大幅提升教师的归属感。通过采取公开招聘编制教师、引进县外骨干教师、返聘离退休教师、聘请编外合同制教师、接收定向师范生和特岗教师等途径补充教师2362人,落实5000多万元,返聘离退休老师696人,招聘合同制教师613人。实施定岗招考引进村小教学点教师163名,先后送培公费定向师范生1231人。鼓励城郊超编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引导城镇骨干教师向农村薄弱学校合理流动,缩小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师资水平差距,先后调整交流校长及行政领导192人次、教师1364人次。加大培训提升获得感。聚焦质量提升,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保障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师资需求。实施教育工作“四名工程”,着力优化教育人事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组建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立青年教师传帮带和学校教师结对帮扶机制,采取择优选苗、定向培养、定岗分配的方式,通过以考促学、以赛促教推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让教师在学习中收获成长。先后打造培养市级名校长4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56人,遴选县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109名,推荐申报省市及名师、名校长及特级教师8人。加大保障提升幸福感。突出精准倾斜,激活教师队伍能量,在福利待遇、住房保障等方面对教师高看一等厚爱一层,让教师备感教师职业的自豪和幸福。设立县长教育奖励基金,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720万元以上,用于教育表彰奖励。安排50万元,在全市率先设立特困教师救助基金。按标准落实教师公费体检制度。单独设立中学高级教师、中小学骨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津贴。创造条件全面落实农村教师岗位津贴、班主任津贴、教师绩效考核奖等提高教师待遇的政策措施。农村教师岗位津贴提高到400-1000元每月,班主任津贴提高到500元每月,全部由财政保障兜底。累计建设教师公租房和周转房2912套,基本实现农村教师人均一套房。
让学生不输在起跑线
道县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为让学生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道县按照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办学理念,以最大的力度创造最优的成长环境,让每个孩子茁壮成长成才。
精准配套。按照“功能齐备、应配尽配”的原则全力抓好新建、改扩建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配套设施和教学仪器的添置,投入8700万元,完成了新建学校“三通一平台”建设,班班通、电脑室、功能室、实验室等多媒体教学设施全部安装到位,添置学生课桌椅、办公桌、寄宿生床铺等,搞好校园绿化、美化、亮化,营造了格调高雅、舒适方便的校园育人环境。精准帮扶。按照应帮则帮、应助则助原则,切实解决困难学生后顾之忧。落实年度幼儿园贫困助学金发放4240人次共计212万元,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2.77万人次共计1237万元,普通高中助学金3422人次共计361.1万元,免除高中贫困寄宿生学杂费1901人次共计156.9万元,中职学校助学金1890人次共计189万元,免除中职学生学费12665人次共计1564万元。依托濂溪教育基金会落实公益捐赠资金发放63万元,通过兜底保障实现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全覆盖。精准管理。切实规范中小学校招生办学,严格义务教育招生管理,精准计算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类别及招生范围,实行城区学校网上招生、阳光招生,落实招生名单公示,妥善抓好义务教育大班额化解迁转学生回流,从源头杜绝开后门招生、消除择校热。加强对进城经商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关怀力度,实行无差别化招生入学,做到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全覆盖,让农村孩子同等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资源。